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行为的形成机制
——基于班杜拉的形式-观察学习理论
董骞阅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摘 要 本文在班杜拉形式-观察学习理论的视域下,分析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与其自身和群体环境的关系,从对榜样行为的表征进行筛选内化到表征符号外化成道德行为,青少年同辈群体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同辈群体 道德行为 观察学习
1 同辈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需要一个可以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而且能够保守秘密的地方。朋友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青少年的朋友关系对于他们自我概念和同一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提供基础。
(二)心理虚构。传统的传记文学写作为了保证传记的真实客观,主要描写人物的外在行为,几乎不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使得传主的个性被忽视。随着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传记家在事实的基础上开始将人物的心理穿插在叙事中,从心理的角度再现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塑造的人物形象闪现着人性的光彩。
青少年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致相似的青少年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他们年龄相仿,性格相近,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也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在许多方面都能够相互理解。因此,他们很容易组合在一起形成同辈群体。青少年同辈群体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有核心人物。他们是青少年同辈群体思想的主要来源者和行为导向者。核心人物一般具有其他成员所没有但又崇拜想要拥有的素质,他们或是有能力又或是有权。核心人物在群体中有较强的威信和影响力,对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够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因而核心人物的素质影响着同辈群体的发展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成员地位平等。成员地位平等表现在:群体活动集体商议,集体统一行动;认为自己是群体的一份子,可以为群体的利益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青少年同辈群体中成员地位平等满足了青少年被尊重和寻求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青少年会对同辈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婚姻忠诚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忠诚情况。爱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独占性、排他性,所以,忠诚是婚姻的根基,一旦根被拔起,就会使婚姻这棵大树死去。社会学家认为,忠诚是一种道德行为,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人觉得它是对人们个性的严重束缚、压抑。其实,对婚姻的忠诚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问题,更是一种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婚姻生活不仅包括忠诚本身,还要有家庭责任感及经营婚姻技巧。在现如今“婚外情”泛滥、“小三”盛行、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本研究所选对象在被问及有关婚姻出轨的问题时,均表示坚决反对精神出轨或身体出轨。
第一,注意过程。人们从展示给他们的大量范例中选择并进行观察以及从这些原型中抽取重要部分。示范形式的奖赏功能、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观察者信息加工的能力和以往形成的知觉定势等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第四,动机过程。如果一个原型反复显示所期望的反应,教导人们再现这一行为,当他们失败时给予指点,当成功时给予奖励,这个原型就能最终在大多数人身上引起匹配反应。
2 班杜拉的形式—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与结果在替代的基础上习得的。人们通过言语和想象的表象形式,加工和保持所获得经验,通过这些符号的中介作用,预见到不同的行动带来的不同结果,由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即学习者在观察学习中通过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包括四个部分:
第四,有群体亚文化。这种由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同化性,会使青少年去践行群体亚文化中的思想。
强化在观察学习中是居先发生作用的,当观察者知道某个原型的行为将会产生有价值的结果时,他们就会增强对原型行为的注意,从而提高观察学习。这种预期会促使观察者对他们重视的示范行为加以编码和演习,进而加强对在观察中习得行为的保持。这一反应信息除了通过身体演示传递外,还可以通过言语的和符号的描述来传递。人们从这些抽象的示范模式中习得思维和行为的一般规则。由于观察者各自吸取了不同原型的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示范作用就显示出了无限的多样性,促使了行为的创新。此外还有自我强化即人们为自己确定某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反应。
第二,保持过程。人们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指导个体如何操作。此外还有心理演习,即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看在眼里,在脑海中进行演习。
第三,行为再现过程。人们把观察学习到的东西付诸行动,但在转化为行为时还存在着种种障碍。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示范一个非常近似的新行为,通过演习和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反馈,经过自我矫正,将这一近似的行为加以精炼和完善。
青少年同辈群体作为一个“小社会”,自身承载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来说影响深远。
每一个基层单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会各不相同,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院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医院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不断努力,制定和完善科室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科室文化内涵建设,建立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使科室长期保持和谐的精神氛围,使职工群众团结一致,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事业中去。
3 班杜拉的形式-观察学习理论对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行为的形成
3.1 选择道德原型,进行观察
青少年将观察到的行为进行编码,当这些榜样行为反复出现在青少年的身边时,这些重复出现的道德行为就能唤起形象复本。当青少年遇见相似的情况时就会采取恰当的道德行为。青少年将观察到的道德行为在脑子里或者真实地实践时,就可以增加道德行为的熟练程度和保持的时间。将习得的道德行为进行符号性地组织和演习示范行为,然后再进行联系,就可以获得观察学习的最高水平。
3.2 将习得的道德行为进行符号编码和心理演习
人们会选择注意具有吸引特征的原型。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本身在团体中的地位就可以吸引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有意关注核心人物身上具备的品质,以此为示范原型进行观察。当同辈群体中的某一成员的道德行为受到奖赏时,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也会选择受到奖赏的原型行为进行观察。
第三,内聚力强。内聚力指“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者行动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个体认同群体的目标,并自觉地将群体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群体成员自觉遵守群体规范和价值观;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完成群体任务。青少年同伴群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要,但又导致了群体的封闭性,对外部群体和的排斥,限制群体的交往范围等。
3.3 再现习得的道德行为
青少年将习得的各种道德行为综合起来,产生新的模式。观念和行为的完全一致通常是通过对初步尝试的正确调整而得到的。在学习这些道德行为时,青少年不能全面观察自己的反应,因而就必须依赖于线索或者旁观者的口头报告,从部分习得的道德行为、行为的集中演习和再现中进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经过自我矫正的调整,把这一近似的行为加以精炼。
吴辉生主要负责南疆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地处南疆的特殊性,只要新接项目到手,在做工程的编制施工计划目标时,他都强调要把民族团结、维护当地稳定、造福当地少数民族百姓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来抓。在对工人进行入场三级教育时,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习俗都讲深讲透,加深他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践行民族团结,在每周生产例会中也经常安排民族团结工作,告诫本单位的员工,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事不做,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搞好一切工作的永恒主题。
3.4 根据获得反应决定道德行为频率
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个体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会成为群体道德赏罚的对象。这种道德赏罚是通过语言、神情等对个体的行为和人品做出喜爱或憎恶、认同或排斥的反应而实现的。如违背群体的规则就会遭嘲讽、唾弃,甚至以是否继续留在群体中或者是否加入这一群体为赏罚的“利益诱导”,这样就使得个体会产生苦闷、孤独、紧张等不良感觉;而依从或者顺从群体规则和行为则意味着不良感觉的解除,甚至会因被群体接受、肯定,而带来愉悦、幸福等情感。而且这种强化很及时,青少年群体之间往往即刻对成员的行为和人品做出评价,因而作用非常巨大。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并主动通过调节“现实自我”来达到“理想自我”,进行自我教育。青少年同辈群体是群体自我教育的组织,群体的气氛和风貌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激励性、感召性、暗示性和渗透性作用,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道德风貌;核心人物的示范效应,为个体的自我教育提供了现实标杆。群体中核心人物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榜样示范;群体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自我、了解道德价值、践履道德规范、实现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大丫在车上问我现在干什么呢。我说当保管员,就是混,眼神儿不行,别的也干不了。她问我这些年一直是挣工资生活吗?
参考文献
[1] 刘慧珍.教育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 朱培霞.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影响机制探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9):22-24+27.
[3] (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董骞阅(1994.12-),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