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手术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结论: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骨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使手术优良率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 肱骨骨折;胫骨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063-02
Clinical effect of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treatment of humerus and tibia fracture Zhou Li, Yang Hongli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humerus and tibia fracture with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Methods Select 106 cases of humerus and tibia fracture patient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Observation group to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for treatmen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surgery was 92.5%,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5%. Observation group adverse reactions for 3 cases, control group for 10 cases. Conclusions Of humerus and tibia fracture with bridge combined effect is ideal, fixa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patients get good improve joint function, make operation was improved,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 The humerus fracture. Tibial fractures;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Clinical effect
肱骨骨折以及胫骨骨折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两种骨折类型,对患者生活及健康有着严重威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关节功能消失。本文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曾在我院治疗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106例,分别以常规内固定方法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曾在我院治疗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10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肱骨骨折患者50例,胫骨骨折患者56例,并且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对照组中共有患者53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段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6±2.6岁;观察组患者53例,有32例男性与21例女性,年龄为24~66岁,平均为46.8±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充分准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全麻。观察组中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该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固定棒、连接块以及锁定螺钉。所有患者均对其行有限切口,对其实施闭合微创固定,确定患者骨折部位,然后对其行小切口,在直视状态下实施骨折复位,选择之前所作小切口,之后将固定棒以及连接块插入,对患者皮肤行10mm切口,将其作为置入螺钉位置,利用锁定螺钉导向器进行引导,以电钻进行打孔,之后将螺钉置入,最后依次固定其余螺钉。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守MIPO原则,在固定棒以及连接块插入时应当保证与骨折端距离较远,应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状态下对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对于胫骨骨折,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大号单棒或中号双棒,在骨折近端可分别固定双侧;对于胫骨骨折,大多数选择大号或中号单棒固定,也可选择小号双棒进行固定。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1-2]。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邻近关节能够正常活动,并且能够对抗力量,患者可正常行走,不存在疼痛感,其长管状骨不存在成角畸形情况,且旋转小于5°,短缩在5mm之内,未出现感染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则表示为优秀;在经过手术之后,患者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其邻近关节活动在正常情况下的75%以上,能够对抗力量,但稍受限制,可正常行走,偶然有疼痛感存在,其长管状骨成角畸形,但角度在5°之内,旋转在5°~10°之间,短缩在5~10mm之间,不存在感染情况,存在轻度神经血管损伤,则表示为良好;骨折愈合延迟,骨折邻近关节活动在正常50%以上,对抗力量受限,且十分明显,步态呈跛行,伴随中度疼痛,其长管状骨畸形角度在10°~20°之间,旋转在10°~20°之间,短缩程度在10~20mm,不存在感染情况,存在中度神经血管损伤,则表示为尚可;在手术之后,患者骨不连,其膝踝关节活动在正常50%以内,无法对抗力量,步态跛行明显,存在明显疼痛,胫骨畸形及旋转均在20°以上,短缩>20mm,存在感染及重度神经血管损伤,则表示为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
在经过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在手术结束之后,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出现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出现人数为10例,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由固定棒、连接块以及锁定螺钉构成,通过这三个部分实现整体锁定连接,通过多方向螺钉能够使外固定架立体固定得以实现,该系统的抗弯曲、抗旋转以及抗剪切作用十分强大,对于过大应力可起到很好的防止作用,可对新生肉芽组织以及骨痂进行保护。另外,临床研究显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十分合理,该系统生物学以及生物力学特性均与骨科发展BO原则相符,在手术过程中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固定棒数量及连接块模式,可使大多数骨折需求得到满足[3]。
综上所述,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庆文,柴瑞宝.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20):1715-1717.
[2]王海敏,汤志刚,诸葛天瑜,孙球,陈朝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5,12(33):63-64.
[3]赵烽,熊鹰,张武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3,5(40):268-272.
论文作者:周立,杨红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患者论文; 胫骨论文; 肱骨论文; 组合式论文; 系统论文; 桥接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