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区新词的构成、来源与结构_音节论文

沪上校园新词语的构成、来源及结构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沪上论文,来源论文,结构论文,方式论文,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1.1社会语言学认为,具有相同年龄特征的任何一组语言项目,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语言变体。相对于幼童或中老年语言变体,青年语言变体是对新起的语言变化影响最大、反应最快的一种变体。其特点在词汇方面最为突出。

1.2本文是在我们所建立的“沪上校园新词语”语料库的基础上完成的。(注:新词语包括新产生的词和形式固定的习语。)这些词语基本上是上海及其周边部分高校和高中在校青年日常口语或网上书面交往中流行使用的、而《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未及收录的新词语或被赋予新意的旧词语(简称为校园新词语),经整理后共计1139条。收集方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记录法;收集时段为2002年12月~2005年9月;收集过程原则上采取“与其失之于严,毋宁失之于宽”的态度,这是由于言语社团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自的语言变异会互相扩散和影响,所以我们收集的词语,其外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少数可能已转而成为全民的常用新词语,少数可能是从其他言语社团传入并流行开来的,但都与这一群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3我们已对新词语从义类、词长、词性、来源、滋生方式、结构方式、修辞技法和语用特征等角度进行了描写和分类。本文重点分析它们的构成、来源及结构方式。由于我们所建立的语料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将定时进行增补或删除,而且描写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失误的地方,所以我们的统计数据不能以确数表示,只能以概数表示。另外,统计的角度是有选择的,旨在能较大程度上说明问题,对语言变化作一种倾向性预测。

2.校园新词语的构成

2.1义类构成

我们将校园新词语分为学习考试、校园生活、文化娱乐、情感恋爱、形貌性状、体育运动、动作行为、物品器具、感叹语气、极致程度、社会现象、商业贸易、交际用语、称呼称谓、其他等15项义类。从意义角度的分类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对新词语意义的分类也难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为义类之间的界限很难做到泾渭分明,一个词很可能分属于几种义类。另外,即使分出这么多义类,个别词的意义归类还是有些牵强。我们尽量使分类能够反映大致的情况。

学习考试类是与学生学习考试相关的词语,如:平移(抄袭作业)、留学生(留级的学生)、零作弊(没有作弊现象)、翘课(逃课)等。

校园生活类是学生学习考试之外的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词语,如:卧谈会(寝室里躺在床上聊天)、三味书屋(充满难闻气味的男生宿舍)、迷信(盼望来信)、熊猫馆(女生宿舍)等。

文化娱乐类是与网络文化和休闲娱乐相关的词语,如:息影(演员停止拍电影)、爆头(在电脑游戏中把某人打得脑袋开花)、蹦迪(跳迪斯科)、灌水(论坛上写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等。

情感恋爱类是与情感体验和爱情生活相关的词语,如:BF(boyfriend)、半月谈(勤换男友或女友)、黄昏恋(毕业生谈恋爱)、可爱(可怜没人爱)、蓝颜知己(女性特别知心的男性朋友)等。

形貌性状类是与人的体形外貌、个性素质和所处状态相关的词语,如:卡门(形容人很肥胖)、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特困生(上课特别爱睡觉的人)、正点(人长得标致)、撞衫(两人在同一场合穿了同样的衣服)等。

体育运动类是与运动锻炼和体育竞技相关的词语,如:草割(轻松战胜)、德比(同城之战)、篮球宝贝(为篮球队加油助威的年轻女性)、瘦身(减肥)、舍宾(一种形体运动)等。

动作行为类是与人的动作行为举止相关的词语,如:开扁(打架)、磨牙(讲话)、摆pose(摆造型)、碎碎念(小声嘀咕)、血拼(疯狂购物)等。

物品器具类是对各种物品器具命名的词语,如:东东(东西)、老鼠(鼠标)、小强(蟑螂)、清咖(纯咖啡)、闻香阁(厕所)等。

感叹语气类是表示语气和感叹的词语,如:哇噻、哇靠、YEAH(噎)、××的来、××叭啦等。

极致程度类是表示极高程度的词语,如:爆(非常)、毙(极,作补语)、巨(非常)、狂(非常)、滥(非常)等。

社会现象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词语,如:扒分(利用业余时间赚钱)、吃弹皮弓(被回绝)、公吃公喝(公费吃喝)、多赢(各方都获得好处)、海待(待业的海归人士)等。

商业贸易类是与商业贸易相关的词语,如:吃地段(置房市场中看地段开高价)、房倒儿(倒卖房产的人)、跳楼价(要亏本跳楼的价格)、杀熟(小业主设法占熟人便宜)、假爷(制造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人)等。

应答交际类是青年在口语应答交际中使用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如:I服了YOU(我服了你)、不来三(不行)、华尔兹(我哪知)、莎哟哪啦(再见)、少掰了(少吹牛了)等。

称呼称谓类是对特定人群的称谓词,如:班头儿(班长)、的姐(开出租车的女性)、老板(导师)、李莫愁(女研究生)、美眉(年轻的女性)等。

其他类是很难归属到上述各义类中的词语,如:医龄(从医的年数)、食疗(食物疗法)、踏空(希望落空)、铁交椅(稳定的地位)等。

各义类的词语数量及所占的百分比如下表(表中以各义类的首字简称,下同)

学 校

文 情

形 体 动 物 感 极 社 商 应 称 其 总计

56 27 164 88 389 25 62 64 16 13 99 34 30 43 27 1137

5% 2% 14% 8% 35% 2% 5% 6% 1% 1% 9% 3% 3% 4% 2% 100%

很明显,形貌性状类所占比例最高,这是因为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想像丰富,能运用形象化思维创造出一大批形象化词语。

2.2音节构成

校园新词语的音节构成百分比如下表:

单音节 双音节 三音节 四音节 五音节及以上

7% 48%23% 17%

5%

校园新词语的词长涵盖了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及以上音节,其中双音节所占比例接近半数,但相对于汉语普通话词汇,这个比例不算高。另外,从理论上新词语的产生应该以复合为主,但在校园新词语中单音节占到了7%,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再具体观察各词性内部的音节构成百分比:

名词

动词

形容词副词叹词代词象声词语气词量词

单音节1% 5% 31% 100%61%

100%

双音节

47%55% 43% 31% 100% 100%

三音节

28%20% 16% 8% 100%

四音节

20%15% 7%

五音节4% 5% 3%

总计100%

100%100%100%100% 100%100% 100%100%

我们主要看名、动、形、副四类词语,因为其他类新词语数量实在太少(收集到的象声词只有1个,代词3个,语气词2个,量词1个,叹词13个)。校园新词语中形容词、副词的单音化倾向非常明显。青年学生似乎不太愿意使用区别意义十分细致的形容词,而喜欢用单音节词来形容比较概括、模糊而又颇有感性的直觉,用一个单音词表示多种感觉的综合。如:酷(cool)、爽(舒服开心)、火(有人气)、面(缠人)、媚(妖娆)、强(很厉害)、牛(了不起)、妖(过于妖娆)、巴(老土)、菜(水平差)、惨(事情糟糕)等。

2.3词性构成

校园新词语的词性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词性,词性构成百分比如下表: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叹词其他总计

56% 31% 10%

1% 1% 1% 100%

名词语比例超过动词语比例,这跟青年学生对新事物的感知和接受较为敏感有关。

再具体观察数量上在前七位的各义类内部的词性构成百分比:

形文社情 物学 动

名词 53%

73%

67%

50%100% 44%

动词 18%

26%

33%

48% 54%

100%

形容词

29%1% 2%

2%

总计 100

100

100

100100100

100

七大义类的新词语都为名词性、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词语,词性和义类的对应还是比较整齐的。值得一提的是,“形貌性状”类却以名词居多,这是因为校园新词语中许多名词语本身带有描述性,而非纯粹的指称,如:暴龙(脾气很粗暴的人)、东方不败(长得不男不女的人)、骨感(人长得消瘦但不乏美丽)、青蛙(长得难看的男生)等。

3.校园新词语的来源和滋生方式

校园新词语的来源可以分为自创新词语、原词语新用、吸收外语词语、吸收方言词语四大类。

3.1 自创新词语

自创新词语的滋生方式包括:

A.利用已有的构词法和汉语语素构造新词语(包括用汉语构词规则和汉语语素构成的纯粹意译词)。如:本本族(有驾照却没有车的群体)、菜鸟(电脑水平很低的人)、保级(保住参加某一等级比赛的资格)、软散文(细腻柔情的散文)、踏空(希望落空)等。这类情况还包括:25点生活(夜生活)、3860部队(老年人和妇女)等情况,它们并非纯粹的数字词语。

B.不成词语素的独立使用。如:衰(走霉运)、炫(耀眼)、逊(逊色)、白(白痴)、嘲(讲话幽默却又有挖苦人的意味)等。

C.摹声词。如:叽叽歪歪(说话唠叨啰嗦)、切(对某事不屑一顾)等。

D.缩略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提取原词语的语素组合而成,如:动漫(动画和漫画)、环姐(环球小姐)、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速配(快速配对)等;

二是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而成,如:GG(哥哥)、MPJ(马屁精)等;

三是英文单词缩略而成,如:GF(girlfriend)、IOU(I love you)等。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英文单词缩略形式是直接从国外借用的,那么它应归入外来词(详见下3.3)。

下面是一些通过特殊方式造出的缩略词:字母缩略+汉语语素,如:AA制(一起平均付款消费)、E时代(网络时代)、Q我(跟我网上聊天)、D版(盗版)等;原词语项数+共有的语素,如:双失(失学、失业)、双飞(飞抵目的地、飞回出发地)等;原词语项数+共同的汉语词语拼音首字母+附加语,如:3F现象(浮躁、肤浅、浮夸的现象)等;原词语项数+英文单词共同的首字母,如:五C(compute、car、cash、card、chamber)等;汉语语素+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如:彩e(中国联通的一项新业务)、衣Q(衣着上品味)等;音译词+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如:维他命M(Money)等;原有数字统括+附加语,如:211工程(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等;汉语语素+缩略的音译词,如:蹦迪(跳迪斯科)等;固定项数目+变动项符号,如:3+X(高考的一种模式)等。

缩略词语中大量运用汉语拼音字母缩略和英文单词缩略形式造词的现象是校园新词语的一大特色。另外,一些特殊的缩略形式,许多也是开先河的,在传统的构词法中没有或很少出现。

E.拆字词。如:马叉虫(骚)、水昆(混)、竹本口木子(笨呆子)、自大了一点(臭)等。

F.数字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谐音,如:886(拜拜了)等;二是借代,如:286(借代286电脑,以此比喻反应迟钝或落伍的人)等;三是摹声,如:555(哭泣声)等。

G.其他。属于自创新词语,但又无法归属到上述各类中,有以下一些情况:汉语语素+音译词,如:扮蔻(扮cute,装扮成可爱的样子)、哈骚(哈show,追随时装表演)等;汉语语素+英语单词,如:摆pose、小case(小事一桩)等;符号+英语词尾,如:XXing(正在做什么)等;对译,如:see see(看看)、NO door(没门)等。上述几种情况又不便看作外来词,倒类似于洋泾浜语言,但洋泾浜是无奈而为之,上述情况是有意而造之。再有就是借字音造词语,如:愤青(愤怒的青年)、米国(美国)等。这种情况与原词新用中的借音造义情况不同,后者原来是词语,而前者原来是不能成其为词的(详见3.2)。

3.2原词语新用

原词语新用的滋生方式包括:

H.借音造义。只借用原词语的读音,指向新的内容,使原词语产生出新的意义,新义与原有义毫无联系。如:奔驰(笨死了)、蜂蜜(谢霆锋迷)、海龟(海归人士)、寒流(韩国的时尚潮流)、淑女(只专心读书的女生)等。但这一类词语的用字尚不固定,比如寒流有时也作韩流,淑女有时也作书女。这种用字的不固定性也是校园新词语的一个特点。其实,固定用字是一个词语向更广范围流行的前提条件。

I.曲解语素义。只借用原词语的读音、词形,将原来的构词语素的意义故意曲解,使原词语产生出新的意义,新义与原有义也毫无联系。如:触电(接拍电影)、聪明绝顶(男士秃顶)、太平公主(胸部平坦的女性)、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后起之秀(起床最晚的人)等。

J.词义转移。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原有词语的意义发生转移,产生新的意义,但新义与原有义还有一定的联系,当然,很多时候这种联系依赖于学生的心有灵犀。其中主要的修辞手法:

一是比喻。如:笨鹅(比较笨但又可爱的女生)、充电(补充新知识)、大虾(网络高手)、放羊(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等。

二是借代。如:大墙(监狱)、根号2(不足1.5米,个子矮)、三八(对女性不敬的称呼)、小燕子(可爱又呆傻的女孩)、擦皮鞋(拍马屁)等。

另外的修辞手法还有:婉曲,如:侏罗纪的湖边(有恐龙和青蛙的地方,即周围都是丑男)等;反语,如:极品(浓妆艳抹看起来很恐怖的人)等;夸张,如:晕倒(对某事出乎意料而惊讶)等。

原词语新用可能还伴随着原词语词性的变异,如:大话(戏说)、僧(话多)、阳光(向上、积极或帅气的)、抽(量词)等。也可能伴随着褒贬色彩的变异,如:天才(天生的蠢材)、简直不是人(对别人某些特长表示赞叹)等。

3.3吸收外语词语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K.纯粹音译。不考虑所用汉字的意义,只求声音近似地借音。如:烘焙鸡(homepage)、舍宾(shaping)、伊妹儿(E-mail)、丁克(DINK)、卡哇伊(日语音译,可爱)等。

L.音义兼顾。在选用声音近似的汉字时,有意识地用一些意思比较符合原词的语素。如:脱口秀(talk show)、嘉年华(carnival)、血拼(shopping)、披头士(老牌乐队“the Beatles”)、骇客(cracker,解密高手)等。

M.音译加注。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表示该事物类别的语素。如:嘻哈音乐(一种街头文化音乐)、酷哥(很cool的男子)、波波族(bobo,高学历,高收入又讲究生活品味的一类人)等。

N.直接借用。又有两种情况:直接借用完整的词形,如:Hip-Hop(街头文化)、HOT(超辣)、in(时髦的)、cosplay(模仿扮演动漫中的角色)等;直接借用缩略词,如:EMBA(教育管理硕士)、QQ(网上聊天的工具)、PDP(等离子电视)等。

O.其他。属于外来词,但又无法归属到上述各类中,有以下一些情况:直接借用加注,如:Boo族(波波族)等;音译半个英文单词,如:荡(download)等;直译,如:新鲜人(freshman)等;从日语中直接借形和义,如:写真(照片)、寿司(日本特有的一种食品)等。

3.4吸收方言词语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频方言词语越易吸收为新词语。因此,校园新词语中有许多吸收了港、澳、台、粤等地的闽方言和粤方言词语(简称P),以及江、浙、沪等地的吴方言词语(简称Q)。前者如:拖手仔(手牵手的恋人)、泡妞(追求女孩)、马子(女朋友)、一级棒(最好的)、狗仔队(娱乐记者)、驿动(颤动、激烈跳动)、条子(警察)、靓汤(爽口舒适的汤)等;后者如:白相(玩)、捣浆糊(随机应变地混)、刮三(古怪)、牛逼(自以为是)、不来三等。特别是大量沪语词语的吸收反映了沪上校园新词语的地域特色。

校园新词语各种来源和滋生方式的百分比如下表(0%是因为包含数量极少):

自创新词语 原词语新用 吸收外语词语 吸收方言词语 总计

52%

37% 7%40%

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32% 1% 1% 11% 0% 3% 4% 7% 5% 26% 3% 1% 1% 1% 0% 1% 3% 100%

实际上吸收方言词语的比例应该更高些,因为在分析语料时,有些词语我们难以确定其来源,都被归入到了自创新词语中去了。

4.校园新词语的结构方式

上面谈新词语的滋生方式时已涉及到校园新词语的构词方式问题,下面仅专门考察所占比例最高的自创新词语中利用已有的构词法和汉语语素构造的新词语。

4.1双音节词语的结构方式

4.1.1名词性

A.定中式。如:初哥(初级水平的新人)、话痨(话多的缺点)、网民(网络接触者)、星闻(有关明星的新闻)、机盲(不会用电脑的人)、校草(学校里最帅的男生)等。

B.附加式。如:帖子(网上发表的言论)、老班(班主任)、写手(网络上的写作高手)、息爷(靠利息来享受生活的富人)等。

c.动宾式。如:刺青(绘在皮肤上的图案)、导购(指导购物的人)、陪舞(伴舞)等。

D.状中式。如:闪存(移动存储设备)、贫论(无深刻观点的文章)、百搭(跟谁都能大侃特侃的人)等。

定中式占双音节名词语的65%,附加式占20%,动宾式占9%,状中式占6%。

4.1.2动词性

A.动宾式。如:抄机(玩电脑游戏)、扯眼(吸引注意力)、猎艳(追求美貌女子)、下线(断开网络连接)、来电(男女间产生感情)等。

B.状中式。如:热播(收视率高)、晨运(早晨锻炼)、单挑(单打独斗)、骑游(骑车旅行)等。

C.后补式。如:扮靓(打扮漂亮)、踩扁(制服对方)、雄起(坚强起来)等。

D.连动式。如:败走(失败后离开)等。

动宾式占双音节动词语的53%,状中式占33%,后补式占10%,连动式占4%。

4.1.3形容词性

A.动宾式。如:养眼(看得舒服)、抓狂(很烦躁)、媚雅(附庸风雅)、拉风(神气)等。

B.状中式。如:闷骚(表面内向,内心狂躁)、三栖(影视歌都投入的人)等。

动宾式占双音节形容词语的60%,状中式占40%。

4.2三音节词语的结构方式

4.2.1名词性

A.定中式。如:电子味(电子乐音的特点)、口袋书(袖珍型书籍)、男阿姨(幼儿园男教师)、谢师宴(感谢老师的酒宴)、休闲服(休闲时穿的服装)、老妖级(网上的“专业级别”)等。

B.附加式。如:持卡族(出门刷卡的人)、房倒儿(倒卖房子的人)、哈韩族(追随韩国时尚的人)、软装饰(柔情的室内装饰)等。

定中式占三音节名词语的68%,附加式占32%。

4.2.2动词性

A.动宾式。如:吃红笔(生意亏本)、打空的(以飞机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晒月亮(在月光下谈恋爱)、玩深沉(故作深沉或忧郁状)等。

B.附加式。如:零补考(没有补考现象)、零缺陷(没有缺陷)等。

c.状中式。如:新同居(异性合租)、碎碎念(小声嘀咕)等。

D.连动式。如:见光死(网友见面后彼此很失望)等。

E.后补式。如:走脱了(某事失去了机会)等。

F.主谓式。如:头皮撬(举止与众不同)等。

动宾式占三音节动词语的50%,附加式占19%,状中式占13%,连动式占6%,后补式占6%,主谓式占6%。

4.2.3形容词性

A.状中式。如:一级棒(特别好)等。

B.后补式。如:靓爆镜(极言漂亮)等。

状中式占三音节形容词语的67%,后补式占33%。

4.3四音节词语的结构方式

4.3.1名词性

A.定中式。如:大众情人(大众认可的异性偶像)、金属名片(社会名流的私家车)、男色时代(注重温文尔雅的时代)、数码婚礼(利用数字技术和因特网举办的婚礼)等。

B.附加式。如:醋溜一族(爱新潮、爱赚钱、盼望爱情,又害怕束缚的时尚一族)、拇指一族(经常发短信的群体)等。

定中式占四音节名词语的94%,附加式占6%。

4.3.2动词性

A.动宾式。如:煲电话粥(长时间电话聊天)、念婆婆经(絮絮叨叨)等。

B.状中式。如:强强联合(能力高的双方联合起来)、闪亮登场(比喻靓丽地出现)等。

C.主谓式。如:人机对话(人跟计算机互动交流)、官迷心窍(一心想做官)等。

动宾式占四音节动词语的33%,状中式占25%,主谓式占42%。

4.3.3形容词性

四音节形容词性词语较少,都是状中式。如:冰雪聪明(赞美女生美丽大方,聪慧)等。

4.4五音节及以上词语的结构方式

这类词语相对少得多,且绝大多数为名词性词语,其中:

A.定中式。如:爱情疲倦症(青年人对无实际意义的爱情的厌倦心理)、花心大萝卜(男生感情不专一)、美味综合症(暴饮暴食引发的腹泻、厌食等疾病)、负资产阶级(负债的资产阶级)等。

B.附加式。如:后学历时代(不完全依靠学历证明的时代)等。

C.并列式。如:十点八刻六十分(十三点)等。

定中式占85%,附加式占10%,并列式占5%。综合起来看,在校园新词语中偏正式构词法仍有着很强的构词能力。另外,我们发现附加式词语所占比例较普通话词汇中的高许多,这也是一个特色。

5.结论和余论

5.1综合起来,我们可看到校园新词语的一些特色

一是简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单音化词、缩略语、英文字母的缩略形式使用广泛,这是校园新词语使用的典型现象。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汉语发展精密化的要求,但是也体现出了汉语使用的灵活性和青年使用语言的惰性,也与时代赋予的速度感和快节奏有关。

二是新增一批单音节极致性程度副词。青年学生说话有着很强的情感性,想把话说到极致。于是暴、狂、乱、巨、奇、滥、毙、呆在校园新词语体系中成为程度副词,可以自由修饰形容词(其中毙、呆作副词只做补语,如酷毙、帅呆)。虽然它们原先不表示程度,但它们本身凸显的是较高程度的性状特征,这就隐含了凸显程度的可能性。在修饰形容词时,一方面自身形象的性状特征依附到了形容词上,而且连程度感也依附上去了。这种超常组合是青年学生对汉语语法形式和意义关系的极大挑战和突破。

三是新增一批构词能力很强的类词缀。类后缀如:爷(款爷、息爷)、霸(浴霸、解霸)、、客(闪客、红客)等;类前缀如:陪(陪舞、陪读)、零(零缺考、零作弊)、网(网恋、网民)等。另外,还有利用原有类词缀构成大量的新词语,如:族(拇指一族、Boo族)、手(枪手、写手)等。利用类词缀大量构词,使得附加式词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四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性。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往往运用形象化思维创造出一批形象化词语。如:朝天椒(个性泼辣的女孩)、网虫(沉迷上网的人)、大虾、美眉、菜鸟等。因此校园新词语中形貌性状类词语所占比例最高。

五是特有的感叹词或语气词广泛使用。青年学生喜欢用富有激情的句子,经常使用较为夸张的感叹句,感叹词或语气词数量多,使用广泛,极尽抒情之势。如:哇噻、哇靠、靠、噎、切等。

六是具有一些独特的滋生方式。上面提到的校园新词语的滋生方式,有一些是开先河的,在传统的构词法中是没有或很少出现的,如一些特殊的缩略形式和对外语词语的借用形式、数字词、拆字词等。这些是否会影响全民语言中新构词法的产生?或者只是暂时的现象?这值得探讨。

5.2社会语言学认为,无论是规范的书面语或是被认为不“标准”的口语,甚至是俚语、行话,都是不同的语言变体,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场合,服务于不同人的交际需要,都是研究的对象。从研究活的语言这一点来看,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并不“标准”的口语,甚至比书面语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最自然的、实际运用着的语言。这也是我们本次调查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交往和交流频繁,多元文化并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语言现象也就不断产生。研究语言某种变异现象与语文规划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在同时存在的变体中,按社会需要、意义明确、普遍使用三大原则,选择最有利于交际的一种;(注:根据这三大原则,很多校园新词语是要被规范的。)另一方面,我们要从研究语言变化的趋势中,找出变化的原因,利用它们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总之,研究语言变异现象的目的正是为了使我们的语文规划能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

标签:;  ;  

上海校区新词的构成、来源与结构_音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