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疆,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和水平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多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有了很大的规模,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教学培训实践中,还存在个别影响“双语”培训效果的因素。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双语”培训组织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教学水平提供助推。
关键词:基层干部 “双语”培训 实践与思考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总目标。治疆方略确定之后,各级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建设对于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增进民族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本人结合基层干部“双语”教学实践,对当前基层干部“双语”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强化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效果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新疆基层干部“双语”培训背景及现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其多民族聚居的特性,“双语”学习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起,就有朝廷鼓励各民族互学语言的记载。从建国到世纪之交,新疆“双语”教学得到空前重视和发展,党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提倡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志互相学习语言,并开办各类学校培训师资,进行双语教学活动,这期间的双语教学活动得到迅速提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双语”在各行各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基层工作之中,由于基层干部一方面直接承接上级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面直接和群众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掌握了“双语”,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安排才能够更好地落实。基于这个现状,新疆各地州,尤其是南疆地州,高度重视干部双语的培训教育。从师资、教材、培训机制等等方面,加大教学力度,各族干部学习“双语”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双语”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加上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民族风情,为新疆双语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目前,新疆基层干部“双语”培训主要有脱产培训、在岗学习、实践锻炼、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模式,以各级党校为主要培训机构,统一培训机制,编撰培训教材,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加强考核监督,培训环境和培训效果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双语”教育正在向规模化、常态化发展。
二、当前基层干部“双语”培训中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
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是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其目的应当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更加注重发挥干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和总结了一些因素,影响培训的效果。
1.培训对象基础不平衡
在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培训班次里接受培训的学员“双语”基础参差不齐,有讲“双语”特别流利的学员,但是一般也有参加培训之前一个字母一个汉字都不会的学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学员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分班中按照实际水平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在考核中考虑实际情况,做到既能从实际出发,做到公允合理,又做到考核标准不是“一刀切”;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兼顾各层次水平的学员。
2.学习“双语”的环境缺乏
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基层干部大多数是在偏远少数民族农牧区工作,由于农牧区地区聚居偏远,这些地方不具备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他们在工作单位、家庭、同事以及朋友等周围环境中很少用汉语言交流。这些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同志交往、相互学习机会也很少,就是在很短的“双语”培训中学到的汉语知识也很少有机会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得到很好地运用。
3.接受“双语”知识的能力弱
少数民族干部大多数都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他们参加“双语”强化教学培训班培训时间有限,就是参加培训每次最长的培训也是脱产三个月的学习。在强化汉语培训期间,每天两节或三节的汉语授课时数难以达到预期的汉语教学目的,在课堂上学到的一点汉语知识使用的范围小、运用机会少,遗忘性很大。少数民族干部接受汉语言能力弱,也成为制约基层干部“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
4.师资力量缺乏
特别在县乡两级培训机构中,一些地方为了确保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的完成,保证“双语”师资队伍数量,大多采用抽调和聘请的方式补充“双语”师资。从学校和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担任“双语”教师,再依次配备到县委党校和全乡镇;有些县是通过选、培、聘的方式,建立一支专兼职“双语”教师队伍,依托县乡党校的功能和作用,开展基层干部“双语”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抽调、聘请“双语”较好的在职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解决“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这种积极开展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的态度令人赞赏,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中师资匮乏的问题。
5.培训教材缺乏针对性
当前,虽然干部“双语”培训教材较多,但其针对性仍然缺乏。一些教材中课程设置的有些内容离学员所处的实际生活有距离,书面语较多,使得有些本来会“双语”的学员在接受培训后,语言在朴实的口语与文绉绉的书面语之间徘徊,反而表达不顺畅了。同时,参加培训的干部来自各行各业,需求的专业语言不同,也给教材选择带来了很多困难。一些地方在培训中心只满足于课堂讲授,忽视了实践运用,使培训干部出现应付思想,缺乏学习动力。
三、加强基层干部“双语”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高度重视基层干部“双语”教育
基层干部的“双语”教育,要更加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政府部门要保证“双语”教育资金的投入,不重复投资,确保投资效益。培训基层干部要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形成合力。把基层干部“双语”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和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逐年增加。探索建立干部培训基金,积极争取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扩大经费的筹措渠道。建立乡镇干部“双语”培训经费的管理、使用制度,积极探索降低“双语”培训成本的办法,用足、用好“双语”培训资金,用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
2.进一步规范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机制
基层干部“双语”培训要不断向制度化发展,切实落实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的管理、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干部“双语”培训考核机制,改变管理者的思维惯性。成立专门部门,明确领导、教师、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形成制度,学员管理工作同样要有章可循。各级培训机构之间实现协调统一,形成互补、互助、互动的模式,为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3.进一步重视基层干部“双语”培训的运用
对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基层干部,在“双语”培训前要进行课前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认真实行考核兑现,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逐级进行培训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底奖金、评先选优挂钩,兑现绩效工资。对要进行单位培训的新疆乡镇干部,成立专门的“双语”培训部门,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地、县、乡三级党委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实现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实现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激发广大基层干部自觉学习“双语”的热情。
4进一步增强“双语”培训中的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表述,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先了解其交际文化。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想、信仰、习俗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双语”培训中,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各民族干部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学习。重视民族文化与“双语”培训的关系,在语言学习中如何用学到的语言进行最有效的表达,是语言学习者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方面,应当在教学中穿插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或以实践考察的方式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以相互交流的模式,达到民族文化的交流,切实增强“双语”教学的基础。
5.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在基层干部“双语”培训中,教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换句话说,“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无法驾驭语言,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把握不了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乡镇干部“双语”培训的教师必须既是语言专家又是政策理论专家,只有将这两个角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基层干部“双语”培训的任务。在“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筛选中,要注重专业化和专职化两个要点。一方面要挑选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强的教师,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确保培训教师队伍专职化,提高师生学教的积极性。
6.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跳出“就语言学语言”的圈子,考虑基层干部的兴趣和需要,采取多元化教学的模式,在传统听、说、读、写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教学、实践化教学等新型的模式,不断增强教学的效果。
基层干部“双语”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当中既有许多理论问题,又有许多实际操作问题需要实验、探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教”为基础,以“学”为保证,以“用”为目标,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必将在新疆稳定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论文作者:洪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双语论文; 基层干部论文; 新疆论文; 干部论文; 语言论文; 学员论文; 师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