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功能及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评课论文,教学策略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三总复习阶段经常利用单元测验、模拟考试的手段,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水平,了解教与学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这类考试而言,学生的“考”只是前奏,考试目的的实现关键在于考后的“评”。因而试卷讲评课应看作是这类考试的延续,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甚至总复习的质量。因此,在高三总复习教学阶段,我们应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以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消除随意性、避免盲目性,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在行为科学中所谓激励的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成就而不是为了某种报酬,因此成就动机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成就动机主要由3方面的需要组成: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的需要。对于高中生而言,自我提高的需要占据重要地位。教育评价给予学生的表扬、分数和名次,能满足这种自我提高的需要,成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因和强化物。
事实正是如此,每次测试结束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分数和名次,他们对自己成绩的进退十分敏感。进步了,精神振奋,热情高涨;退步了,则神情沮丧,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因此,试卷讲评课要科学地分析学生的成绩,要本着多鼓励、少责备的原则,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表扬,不仅表扬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更要热情表扬那些基础较差但有进步的学生,还要想方设法使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受表扬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为动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朝所期望的目标,更努力、更主动地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1)不要公布所有学生的成绩,以免挫伤少数后进生的自尊心;(2)在分析学生成绩的进退时,应重相对名次的变化而轻实际得分的升降,以减少试卷难易不同的影响;(3)对因学习态度不好而无明显进步甚至退步的学生要给以中肯的批评,做到激励与鞭策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诊断功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现代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化学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练习或进行诊断性考试,随时了解教学的现状,找出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诊断的内容可以涉及:(1)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出错了;(2)学生掌握知识所处的目标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探究);(3)学生成绩不良的症结(知识方面、思维方面、心理方面)等。诊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一)教师统计诊断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卷作为样本,逐题统计错误人数,错误人数与样本数的比值为错误率,错误率高的问题一般就是教学中的弱点和盲点,这样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重点讲评,及时进行补救教学。而那些错误率低的问题,则不必在课堂上多费口舌。
另一方面,对于错误较多的问题,也可通过统计的方法了解错误的根源。例如: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SO[,3]所占体积约为22.4L
B.凡能使甲基橙试液变黄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FeCl[,2]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D.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统计结果是,有13%的学生选A,9%的学生选B,8%的学生选D。这表明有13%的学生忽略了SO[,3]在标准状况下是固体而不是气体,9%的学生对甲基橙的变色范围还不清楚,8%的学生忽视了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这个特例,漏选C的原因是,只注意到Fe与Cl[,2]反应的产物是FeCl[,3],而忽视了Fe可与FeCl[,3]化合生成FeCl[,2]。找到错误的根源才能保证讲评的针对性。
(二)学生自我诊断
一道试题,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知识记忆不牢,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可能是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可能是因为分析能力低下,抓不住关键条件,不知题目所云;还可能是由于表达不准确、计算失误等。这些原因,有的可以根据教师的经验大致判断,但只有学生自己才最清楚错答的真正原因。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以编制“自我诊断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应得分与实得分
“应得分”不是试卷上的满分,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判断,完全有把握得到的分数。不少学生在应得分与实得分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表现出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解题时粗枝大叶等不良习惯以及考试技术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这种诊断,既让学生看到自己可能达到的目标,又增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素质的自觉性。
②知识点得分统计
每一知识点对应试题的题号由老师给出。这种统计的目的在于诊断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③错因分析
学生填好“自我诊断表”后,由教师收回,认真批阅,针对具体情况写出简短评语或做个别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即自我评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的任何评价意见,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才能指导学生产生新的学习行为,这种内化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完成。其次,学生认真的自我诊断往往能得到最真切、具体的反馈信息。再次,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环,它可以直接转化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及时取得自我教育的效果。因此,自我评价具有自我反馈、自我激励、自我导向的功能,是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课堂剖析诊断
有些试题的条件隐藏、综合度大,学生往往很难判断其错误的原因,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诊断。剖析诊断必须给出一个问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包括题意的挖掘、原理的应用、关系的推导等,让学生自己领悟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
例如,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200mol/L,当加入等体积0.200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约是
A.0.125mol/LB.0.225mol/L
C.0.250moL/LD.0.450mol/L
[剖析诊断]解答本题要经过3个层次:
①由Al[3+]+4OH[-]=AlO[,2][-]+2H[,2]O得出,[Al[3+]]=1/4[OH[-]]=1/4×0.200mol/L=0.0500mol/L。这一步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②由电荷守恒,原溶液中:[K[+]]+3[Al[3+]]=2[SO[,4][2-]],所以原溶液中[K[+]]=(2×0.200-3×0.0500)mol/L=0.250mol/L。考试时确实有不少人选C,错在忽略了题目“反应后”这一关键条件。
③反应后[K[+]]=(0.250+0.200)/2mol/L=0.225mol/L。有的学生错选D,是因为忽略了“等体积”混合后,体积加倍,浓度减半这一隐含条件。
试卷讲评的诊断,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及时纠正不良习惯,调整学习方法,校正复习方向;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度和效率。
三、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强化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考试之后,学生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及错误的原因,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最为强烈,试卷讲评课因此具备了发挥其强化功能的物质基础。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功能,一是标准答案要尽早发放或粘贴公布,二是讲评不能停留于就题论题、泛泛而谈的层次上,而应该进行大容量、广角度、深层次的讲评,使同类问题规律化、零散知识集团化、解题思路最优化、思维角度发散化,使试卷讲评既可起到归纳、整理、升华知识的作用,又可起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巩固双基、构建知识系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高考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示范功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有的问题,学生心里知道是什么,但却不知如何表达。比如解答简答题时,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层次不清,有的冗长烦琐;解答计算题时,有的没有带单位计算,有的不注意有效数字,有的解题烦琐。为了逐步纠正这种现象,试卷讲评时,可以选取典型试题,给出完整、简练、规范的表达,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读题、审题、规范答题训练,使学生能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口,按要求规范答题,谨防误入命题有意设计的圈套,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试卷讲评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它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综合互动。试卷讲评课教学,应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符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宗旨。只有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致力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互动,才能提高教学的实际功效,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评价与提高,从而提高讲评的课堂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