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人如何护理?论文_程玉华

心律失常病人如何护理?论文_程玉华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47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8-011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心律失常的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种病症的护理进程更为优化,护理人员在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方法的情况下,患者的不适症状会被缓解,生活质量优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性的病症,现今患有该类病症的人数逐年增多,心律失常可致血流动力障碍,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心肌缺血缺氧可引起心绞痛发作,脑部缺血缺氧可引起头晕头痛、晕厥,生命安全随时都会受到威胁。当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一些药物具有副作用,病人会出现其他的疾病,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药物与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如果护理人员具有不负责任的行为,极有可能使病人产生生命危险,因此,此种病症应获得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其应运用良好的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告知病人具体的用药剂量、时间,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病人,应记录服药前后的心率及脉搏,并记录每天自我感觉的症状。尤其感到症状加重时的心率及脉搏及引起症状加重的因素。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1分钟。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多的缺点,如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病人的满意度会逐渐降低,同时,陈旧的护理模式十分保守,医护人员不会与病人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不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护理过程不能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要求较为严格,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预见性,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应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心律失常具有正确的认识程度,才能使医疗服务规范较为合理。此外,在服用各种药物的时候,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继续服用此种药物,要提前告知病人,并指导病人预防跌倒,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2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的意义良好的护理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性的用药指导,规律用药,纠正或改善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保证心肌血液供应,逐步改善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病人与护理人员会具有良好的相处氛围,病人对医院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与赞赏度。在白天时,护理人员需保证病房阳光的充足,晚上的时候将室内光线调暗,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检查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同时,可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将会达到良好的身体舒展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需发生变化,患者的被护理意识也应逐步提高,如希望护理的流程较为完善,保障患者心情的舒畅性,而在运用良好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便能够使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此外,患者不应进行长时间大量的输液,输液时的速度需较慢,病人的体质会随着四季的更迭而不断发生变化,需要不断的增减衣物,如果患者家属中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应严格的落实隔离防护手段,且应较少的出现在公共场所。部分病人的抵抗力十分低下,可以提前预防接种,保障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力,同时,患者需多食用富有营养的食物,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增加心脏负担,忌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嗜烟酒等均可诱发心律失常。病情稳定的患者还应饮用适量的水,进行适度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减少血栓情况的出现。同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入院及出院指导,从而将使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频率大幅度降低,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病情被积极的治疗控制,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全面护理,减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呈现积极的护理效果。

论文作者:程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  ;  ;  ;  ;  ;  ;  ;  

心律失常病人如何护理?论文_程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