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500
【摘 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为方便研究的顺利进行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被选取对象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护理期间出现低血糖昏迷的概率。结果:两组被选取对象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并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15例被选取对象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含量、饭后2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和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昏迷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患者在护理完成后各项血糖水平也均显著降低,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昏迷的概率也较低,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措施;预防;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护理效果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少一多”症状[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因盲目降低血糖而导致低血糖昏迷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如何合理的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并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的概率就称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将采用分组比较的方式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症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且自愿参与此项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7年1月-2019年4月)进行本项研究,为方便研究的进行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被选取对象分为对照组(15例)与研究组(15例)两组。对照组中,男8例,占比53.33%、女7例,占比46.67%;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8.04±10.35)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2例、大专学历5例、高中及以下学历者8例。研究组中,男9例,占比60.00%、女6例,占比40.00%;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8.64±9.97)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3例、大专学历4例、高中及以下学历者8例。两组被选取对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基础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差异无意义,P﹥0.05,符合本研究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1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测结果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与此项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④排除存在气管功能异常的患者。⑤排除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经病史的患者。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
对照组15例被选取对象均应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予以患者定时血糖监测,并根据医嘱予以患者相应的降压药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叮嘱患者注意饮食结构的平衡,避免血糖失衡。
1.2.2全面护理干预
研究组15例被选取对象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全面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的宣教,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其次,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禁止患者食用高糖分和油腻的食材,饮食结构应当以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为主,并注意少油少盐。再次,护理人员应当督促患者每日定时进行运动锻炼,通过运动的方式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最后,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嘱予以患者降压药物,并向患者进行滥用、乱用降糖药物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避免因患者私自服药而导致低血糖症状的出现[2]。
1.3 评定标准
在所有被选取对象护理前后进行血糖水平的检测,其中包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空腹血糖含量(FPG)和饭后2h血糖水平(2h PG),上述数据在整理归纳后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验证比较。
记录两组被选取对象在护理干预期间出现低血糖昏迷的例数,整理归纳后进行统计学验证。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临床护理期间低血糖昏迷发生例数数据均进行统计学(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处理,以(x±s)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平均HbAlc、FPG和2h PG数据,利用n(组员例数)、(患者护理干预期间低血糖昏迷发生率)表达计数资料,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血糖水平数据组间对比
两组被选取对象各项血糖水平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被选取对象各项血糖水平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15例被选取对象护理干预后的HbAlc、FPG和2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干预期间低血糖昏迷发生率组间对比
对照组15例被选取对象在护理干预期间有6例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占比40.00%,研究组15例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无低血糖昏迷案例,研究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干预期间的低血糖昏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2083、P=0.0225。
3 讨论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当今医学无法彻底治愈,这就导致了患者一旦患该疾病便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还致使患者承受着经济压力[3]。并且,部分患者因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不了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盲目服用药物,导致了患者血液迅速降低,造成低血糖现象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此,本文利用组间比较的方式研究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中的应用效果。有研究表明,在老年2熊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全面护理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护理归纳与措施,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精神和心理进行研究,最大限度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4]。本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施行全面护理患者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且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的概率也更低,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钟红.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2):14-16.
[2]张颖.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17):78-79.
[3]罗清,卢丹,杨宇, 等.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诊干预方法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2):28-29.
[4]董丽.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36):217-218.
论文作者:曹创,汪璐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血糖论文; 对象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