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 518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诸多城市开始进行了城市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修建了道路桥梁、地铁、燃气、供暖等市政工程,以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中市政道路为一项关键的市政工程项目,但是分析当前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施工情况,在道路的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施工单位道路施工水平,影响着道路使用安全与可靠性,需要施工单位从工程方案的设计工作入手,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标准化的工程建设,以此提升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于工程方案设计内容与施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实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出行时对于道路工程有了较多的要求,所以市政道路规划部门需要对民众的出行需要进行调查了解,从而选择具备丰富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与能力的施工单位承接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代化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性能优良的管道材料,做好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工作。但是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工程需要在城市中铺埋的管道较多,容易出现管道布设不合理、路面积水排出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在城市遇到强降雨天气时会出现城市内涝现象,因此基于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施工工作对道路施工影响较大。
1.给排水管道设计内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对于工程立项书内容进行了解,之后深入到工程现场对于作业现场的地质地貌以及水文条件等信息进行调查,最终对于施工区域管道布设情况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有效把握,以此再进行作业方案的优化设计。首先确定管径水量,排水量确定的依据主要是污水设计总流量,该值应用公式进行表达即为Q(L/S):Q=Q1+Q2+Q3。居民居住的住宅区排出的全部生活污水流量设计为Q1,主要包括综合、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两个方面的内容,该定额要根据所在地的用水定额来确定,通常在用水定额的80%以上,不超过90%。工业企业生产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总量则用Q2表示,工业废水则为Q3。同时还需应用Q(L/S):Q=F×q×Ψ公式表示降雨期间的设计流量,其中的F、q、Ψ分别用来表示汇水面积、降雨强度的设计值以及径流系数,因此管径的排水量确定时要求设计人员把握好上述两个公式内容再确定。对于管道给水量进行确定时,需要设计人员提前对于不同群体的用水总量作以详细调查,把握用水的高峰与低谷时间、总量来确定居民生活给水量。对于工业给水量则需要依照生产期间耗费的水量、产品性质以及生产技术等标准进行设计控制。对于消防用水,依照以往处理消防事故时的用水量、持续用水时间等参数确定。绿化带浇灌与路面洒水量则需要根据城市绿化覆盖情况、生态系统循环、路面渗水等情况进行明确[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选择管道,设计人员需要对地下水质、土壤性质了解的基础上选取最佳的管道材料,如果土壤中含有较多的腐蚀性物质则尽量不要使用金属或者抗腐蚀能力差的管道,如果要求管道有着较高的承压能力以及在污水泵站安装的管道则需要使用金属管道。当前常用的给水管道包括镀锌管道、PE管道、球墨铸铁管道等,排水管道主要有HDPE高密度缠绕管道、钢筋混凝土管道等。
最后确定管线位置,该位置需要按照道路宽度值确定。给排水管道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位置受限时可布置在机动车道或绿化带下面。如果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米,给排水管道考虑双侧布置。如果宽度超过60米,此类道路一般会有绿化景观,在布设给排水管道时要考虑绿化景观范围的给水和排水。
2.给排水管道施工要点
2.1施工放线与开挖沟槽
首先施工放线,作业人员在施工之前需要把地面存在的杂物、石块、树根等物体进行清除处理,之后需要将支撑装置放置在沟槽内,防止出现开挖面变窄所致的施工塌方情况。如果施工中出现道路和管道交叉情况,则需要在施工路段提前放置施工警示牌,将施工区域封闭起来,尽快进行施工。其次开挖沟槽,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人工、机械设备两种手段在互相配合中将埋置管道的管沟挖掘出来,并及时将挖出的土方放在划定的施工区域。如果在挖掘过程中发现地下埋藏有管道与线路之后,需要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由部门负责人联系相关管道管理的机构进行确认、迁移、保护处理,保证铺设的管道不会对原有的管线有影响时才可以继续进行挖掘;管沟挖掘时遭遇降雨天气,需要借助于排水装置排出雨水,控制水位过高、管沟变形情况发生;挖掘期间地下埋藏有较大的岩石,经检查确定地基基础为岩石基础,需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增加处理,深度处于30厘米最适宜;若遇到软土地基,则需要使用水泥、外加剂等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铺筑管道之后的移位情况[2]。
2.2施工测量与条基制作
首先在施工测量工作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测量要求进行提前熟知,之后依照要求在作业区域内布置管道轴线控制桩、水准点(临时),布置完毕后需要检查牢固程度,以此保证测量结果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如果水准点与控制桩布置有问题,需要采用保护手段进行测量保护。其中设置的临时水准点,须注意置于管道安装的沿线位置,各个水准点的间隔距离控制为200米;高程桩、控制桩以及水准点全部测量之后,还需要再次复核,待复核结果与前一次施工测量结果并无明显出入时,才可应用。测量之后还要校验高程以及安装的管道情况,以此减少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偏差问题出现[3]。其次在条基制作方面,待管沟开挖与测量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合格与否的验收,待验收合格之后即可施工,施工期间按照施工图纸中标注的标号、管道布线位置、尺寸大小等参数数据来施工,并且对于施工质量有影响的气候、养护不当等因素进行重点把握,保证管沟强度与稳定性符合管道安装要求。
2.3安装管道
施工单位需要将与方案中要求的管道运输至作业现场之后,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于管道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所有管道均要具备国家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同时观察管道外部是否有裂缝、油渍、焊接缝等情况出现,如果有则判定为不合格材料,不可以用于施工建设中。安装之前还需要工作人员对于井基、条基中心线等参数作以详细检验,并检查使用的水泥砂浆、防水卷材的质量,确定全部合格之后再下管安装。
2.4闭水试验与回填
首先在闭水试验时,需要在开展试验的管道区域处,检查管道质量,如果有细微裂缝可以使用砂浆材料进行修补,试验检验存在不合格的管道需要在回填之前进行更换,不可直接使用此种有问题的管道,待没有任何问题后再使用管基回填。其次还需要回填管沟,使用机械设备将合格的土方回填至管沟挖掘区域,并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度需要在90%以上,管内压实度则要求在85%以上[4]。
结束语
目前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单位需要对以往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建设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并且积极的向一些成功进行给排水管道铺排建设的城市学习方案设计要点以及施工经验,从而在后续的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期间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方案,保质保量的进行管道的安装施工。
参考文献
[1]张爱支.试论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J].价值工程,2018,37(11):90-91.
[2]周兴艺.有关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5(06):126.
[3]黎月桦.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江西建材,2014(15):172+176.
[4]陈忠心.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5(20):70-71.
论文作者:岳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情况论文; 测量论文; 用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