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
1.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常见的防渗墙类型,通过大型的冲击型钻头或其他方式钻出直径较大的钻孔,使用水泥浆或者套管进行护壁处理,然后将混凝土回填,由单桩逐个连接形成连续的防渗墙。由于桩孔分布的影响,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工艺不容易出现塌孔现象,易成墙,但是工程进度相对较慢,由于接缝较多其整体性能略差。水利水电工程为土石坝地基时,为了使防渗墙取得更好的防渗效果,可以采用连锁或者搭接方式来提高墙体厚度,从而提高防护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施工方式难度系数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1.2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在桩柱式防渗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槽板式防渗墙,根据单元槽连接方式,也可以分为搭接型和连锁型两种连接方式。通过槽板将桩孔连接形成墙体,有效减少封缝数量,使墙体的整体性得到了提升。在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区别于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是槽板混凝土防渗墙采用了大型的冲击钻头,联合抓斗进行开槽挖孔,然后向孔内关注泥浆,当泥浆强度满足要求后在回填混凝土,制成连续的防渗墙。通常,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槽孔长度控制在5米至9米之间,如果工程却有特殊要求,可以适当延长槽孔长度,减少防渗墙接头数量,提高墙体的防渗效果。
1.3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
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主要通过振冲法将钢板桩固定到地基上,管底设置活门,钢板桩边远焊接小管,当桩体达到预计深度后,通过液压拔桩器将钢板缓慢取出。同时防渗材料通过桩体焊接的小管填充到孔内,形成连续的防渗墙。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新型防渗施工技术,由于其换换相扣的优势,大大提升了防渗墙的可靠性,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4泥浆槽防渗墙
泥浆槽防渗墙通过砸作业面上挖掘沟槽,然后回填黏土、砂、泥浆等材料加固沟槽,形成防渗墙。需要注意的是沟槽宽度和深度,通常宽度控制在1.5米至3米之间,确保沟槽直立。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准备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①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进行图纸设计并对图纸进行检验,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且施工过程复杂,正式施工前应加强对工程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③根据图纸确定具体施工位置,并按照施工标准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满足施工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主要工作有:①设置合理的防渗墙轴线,并在符合施工标准的前提下对施工部位进行整理,从而提高防渗墙面的平整度;②铺设枕木,使钻机能够相对稳定的运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③应该充分考虑钻机的长度,合理设置施工平台,为钻机顺利、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④确定导向槽的位置并将其固定,确保导向槽的稳定性;⑤在开挖基槽时,首先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强地基的强度,为基槽开挖提供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开挖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水平桩施工,使挖槽的深度能够达到要求,保证施工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2.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涉及到的施工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施工人员要提高对重点施工环节的重视,避免出现人为失误,确保混凝土浇筑能够达到理想水平,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混凝土在搅拌及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规范的操作,也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应该加强混凝土搅拌及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
2.4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难点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难点有:槽口是松散地层、槽内漏失地以及嵌岩。槽口松散地层一般会使挖槽过程中出现坍塌或者劈裂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解决的措施是:将槽口的长度划小,用粉喷桩对导墙4~7m深的土体进行加固,并降低固壁泥浆面的高度,如果继续出现坍塌和劈裂的现象,则用水泥黏土浆进行处理。槽内漏失地是指挖槽时遇到中强漏失层或者覆盖层,泥浆会迅速流失,从而导致孔壁坍塌,解决措施是:迅速进行土料回填,同时对槽内进行搅拌和挤压,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开挖。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施工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技术落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现场管理力度不够及施工技术风险等。1)对于一部分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来说,仍然存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施工单位对防渗墙施工技术不重视,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不高,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2)相关单位对质量监管的力度不够,缺乏正确的监管方法,导致出现整体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3)因为工程范围比较广、机械设备繁杂及施工人员较多,如果在管理上缺乏力度,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使得施工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4)因为施工过程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所以会出现一部分施工环节被忽略的情况,导致技术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质量。
3.2解决问题的对策
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改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管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加强技术检测等手段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建议为:①改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②加强质量管控,施工单位应该对防渗墙施工进行实时管控,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施工标准;③加强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管控,对施工人员及设备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掌控;④加强技术检测,在防渗墙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区域的各个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地质、水分等,并根据测量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4结论
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渗漏问题较为普遍,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前或者施工中,应设计和选择先进的防渗技术,对原材料、工程的地基、坝体的防渗技术等做到严格把关;施工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彬,赵孟伟.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11):46-47.
[2]彭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7(11):233.
[3]史鸣.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143.
论文作者:李桂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渗论文; 泥浆论文; 沟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