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有很大作用。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不仅是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还包括的是工程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基的土壤性质及承载强度,本文结合具体的软土地基的工程勘察做出分析,并对相应的勘察要点进行严格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
引言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测管理对整个岩土工程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测管理相对混乱繁琐,主要表现在勘测内容广泛而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勘察工作呈现低质量低效率的特点。施工单位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和高效进度的实现,就需要优化整合岩土工程的各项工作,简化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管理程序。当然,技术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的提高,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高效运行,这也充分体现了技术的重要性,因此,施工单位可以适当引进先进的勘查技术,不断完善自身施工的缺陷,解决好管理问题,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可能创造条件。
1 软土地基的特点
对于任何工程而言,地基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打好地基才能有后期工作的开展和顺利实施,因此,必须重视地基的基础作用。地基建设离不开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就存在软土地基的特例,这种软土通常是细粒土,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0并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但工程中的软土与上述软土不同,通常具有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压缩性能高的特点,是一种纯天然的由软塑到流塑性态的饱和黏土。
破坏形式:由于软土地基透水性低、压缩性高等特点导致软土地基容易产生一定的破坏问题。首先,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使得地基承受上部的动静荷载能力变低,这就容易导致相邻地基产生隆起变形的现象,产生一定破坏。其次,透水性低、压缩性高就会造成软土地基容易变形进而影响整个上部结构以及相应使用功能的缺失,这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孔隙比和含水率相对较高,使用时易造成排水固结导致土体产生不均性从而产生变形,而压缩性高就会使得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地基基础变形而受到破坏。
2 软土地基的勘察要点及关键问题
2.1 土层检测
在针对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实际的软土地基的类型、条件、分布情况等进行勘察,同时还需要针对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条件和沉降速度以及强度增加等情况做出更加科学细致的统计和实验,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可能还会存在薄层中夹杂着部分砂层,这点尤其要注意[3]。
在软土地基勘察过程中,应该做好对土层均匀度的测量,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层深浅对土层持力层埋藏情况进行勘察,以检测硬土层的情况,同时要结合软土地基的基础影响范围对基岩情况做好勘察,更加科学合理的描述出基岩的分布特点和不同的风化程度。
2.2 力学性质
软土地基的实际勘察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其力学性质的评价和判断,要做好对土层固结情况和超固结情况等方面的勘察和分析,不同的程度的土壤固结所产生的变形和压力及性能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土层的勘察过程中要做出重点处理和分析,从而确定出土层前期固结的压力情况。把握土层压力及变形参数的基础上,需要在室内试验过程中对前期固结压力和压力系数、压力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等各种参数的具体数值加以确定,从而更加科学准确的掌握软土层的具体结构情况,加深对软土层的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措施应用中,可以对施工导致的软土性能变化进行预测,其中就包括有土层的强度和土层压缩性能的改变[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勘察技术选择
在针对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土层情况来加以管理,以此来获取土层中的埋藏条件和不同性质的土壤分布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情况,在实际的土层勘察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建筑工程建设需要确定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在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处理技术来进行处理,其中就需要采取钻探、静探、标准贯入、十字板等技术,同时辅助以物探技术来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2.3.1 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技术措施,也是对软土地基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把握,以此来获取和掌握软土厚度、状况、颜色等,从而能够更加清楚明晰的掌握地下水的深度、径流、排泄等条件,更好的掌握岩土层的相关物理和力学指标。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勘察,以在后续做好对软土的结构保护,所以应该更好的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另外如果需要使用护壁回转钻探技术,应该做好完善的保护措施,确保软土地基的结构性不被损坏,更加明晰的做好对原始土层的分析。在对软土采样的时候,应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要做好对土样性质防护,加强对水分的保护,针对细砂层的处理也要做好防护,从而保护好后续颗粒分析的准确性[5]。
2.3.2 现场检测技术
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由于软土的性质特殊,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等不利于检测的物理性质,所以很容易导致其土样出现水流失,不利于做好对土层性质的分析,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原地检测的方式来加强对土层的检测,尤其是针对软土的具体特征和工程等级需要做好具体的原位检测技术。一般来说,在软土地质的现场原位检测工作中,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2.3.3 物探技术
在实际的软土地基的勘察过程中,如果出现原位检测技术难以满足实际的土层勘察需要,就需要结合实际的土层地理位置和相应的物理技术来借助物探方式进行辅助,确保原位检测技术得以更加高效准确的对软土地基进行检测,也能够有效增强检测的准确性。
2.4 软土地基的液化判别及处理措施
地面下存在饱和粉土、砂土的时候,除了6度之外,判别为液化;当饱和粉土、砂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要进一步对液化进行判别时,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深度的液化。对存在液化粉土层、砂土层的地基,需要对液化土层的厚度、深度进行探明,根据相关公式对钻孔液化指数进行计算,进而划分液化等级。
软土地基液化的主要处理措施有:(1)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处理深度应当降低处理之后地基的液化指数,且最好不要超过5;采用挤密碎石桩、振冲加固的时候,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最好是超过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通过减小液化震陷等方法的时候,比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改善排水条件等。(2)全部消除液化沉陷。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者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采用换土法、加密法进行处理,通过加密法加固时,应当处理到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深基础的时候,基础底面应当埋入液化深度下的稳定层中,且深度应当在0.5m以上。
3结语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质量受多种因素和施工过程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软土性能有个准确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应根据软土土质情况和工程施工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法,进而为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提高软土强度和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浅谈建筑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勘察及处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路通.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勘察中需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16).
[3]林吓亭.公路软土地基勘察技术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S1).
[4]杨向锋.软土地基勘察技术要点探讨[J].煤炭工程,2001.
论文作者:方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土层论文; 土地论文; 基岩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情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