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初步编制论文

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初步编制

潘修娴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处, 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 :通过梳理职业心理素质相关文献,采取专家访谈、半开放式问卷、问卷调查等方法,经过多元统计,编制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问卷由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效能3个因子21条目构成。经检验,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7,职业意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1,职业情感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6,职业效能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4,说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来评估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量表法;高等职业教育

一 、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研制的意义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领域的内在心理发展潜能,包括能力与非智力两大方面[1]。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医学生从业前应具备的内在的非技能性心理条件,包括对医学职业的认识、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效能等,是影响其今后职业是否顺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其职业生涯质量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职业适应能力[2-4]

职业心理测量目的是对既有的心理素质进行诊断和预测,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三部分。职业兴趣问卷主要为霍兰德、斯特朗、坎贝尔、库德等编制的职业兴趣测验。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的基础上,按职业分类建立了职业测图模型,用于指导学生的专业选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常用量表主要是美国劳工部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常用的职业人格测验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Y-G人格测验、九型人格等[5-6]。国外最为知名的麦尔斯—布瑞格斯人格类型量表(MBTI职业性格测试)在成套多维度人格量表基础上,按职业分类选择特定人群为校标组,建立各种职业能力的多维测图模型,可用于医护人员、军人、运动员、经理等职业人群的人格评估与人才选拔[7-8]。国内职业心理素质问卷较多,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一群体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估,然而不能实现预测和诊断。我国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开发有中国成人职业心理素质测评量表,也有学者针对我国企业经营者、推销人员、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9-11],但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研究多为师范大学生、高职生、工科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相关研究[12-14]。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关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研究多集中某一领域,如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效能、职业决策、职业适应、职业成熟度等,缺乏其职业心理素质的定量研究文献[15-18]。因此,笔者沿袭国内问卷法,自编问卷条目,以高职医学生为对象,编制职业心理素质问卷,评估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编制

(一)问卷条目编制的设计

因子分析前进行研究假设,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职业品质、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能力等4个因子:职业品质指高职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以及呈现的职业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性格2个次级因子;职业意识指医学生对医学职业及相关行为反应的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职业角色等3个次级因子;职业情感指高职医学生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体验,包括职业态度、职业兴趣2个次级因子;职业能力指自我对一般能力、职业能力以及情绪管理、问题解决、人际沟通合作等方面能力的评价,包括相应的5个次因子。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总共有12个理论因子假设,分解为112题的初试版本,每条赋值1~5分。经过初试,对表述不清、难以理解或有歧义的题目做适当删除与修订后,最终保留87个条目的初始问卷。

从以上公式可知,高k栅介质材料的k值是影响EOT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的物理厚度的条件下,高k栅介质材料k值越大,COX越大,EOT越小。另外,对于实际的MOSCAP样品,由于SiOx界面层的存在,也对EOT的微缩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k栅介质材料k值和界面层厚度的控制是影响EOT的关键因素。

(二)调查取样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被试,样本取自某高职学校5个学院16个专业一至三年级医学生,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问卷1 103份,共获得无缺省值的有效问卷1 062份,有效回收率88.5%。大一、大二的样本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教室统一发放和收集;问卷发放过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各班级派代表进行团体测试。由于大三学生已经开始实习,该年级学生的问卷由学院辅导员统一发放和收集,发放过程采用与大一、大二学生统一的指导语和施测方式。研究采用自编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问卷正负向题、不同维度交叉混合排列,样本一半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建立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理论模型,另一半用于验证性分析与现状分析。研究对象中男生200人、女生862人(学校男女比例约为1:4),一至三年级样本数分别为617人、312人和133人。

三 、结果与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一,资金要向西部倾斜。中央财政做的最重要的一个事就是把发达地区的钱往中西部转移,尤其是往西部地区转移,这项工作我们继续要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从根本上增加西部地区的财力,让他们能够统筹使用资金。水利的一些专项资金,尤其是一些因素法分配的资金,包括这次已经报国务院批的中央统筹部分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的农田水利资金,里面也专门有一条,就是向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真力时在品牌创立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不断创造出载入史册的大师之作,这其中尤以高复杂时计最为显赫。三问、双芝麻链、偏心陀飞轮、陀螺仪……细密精微的零件构成精妙复杂的机械宫殿,登峰造极的制表技艺由此可见一斑。包括尊贵系列与旗舰系列在内多款难得一见的全球顶级限量款精品腕表均来到现场,在传奇时空中齐展真容。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让三地间的人员往来、产业链互通与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由此带动的酒类与餐饮消费正在具有更多的共性。消费者的品牌与市场共识正在形成,生产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在加强,这些都对未来酒类共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何才能更好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搭上京津冀一体化的快车?成为了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酒企关注的热点。

3.因子分的组间差异比较。 不同性别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情感、职业效能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表3)。

(二)信度分析

以最后选定的21条目为自变量,采用多重记分法,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估计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显示问卷总分及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效能3个因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27,0.841,0.796,0.754,说明该问卷有一定的信度。

(三)效度分析

1.內容效度。 本研究的内容效度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1)医学、心理学专任教师在问卷前期编制中审核有关条目;(2)医学生代表审核条目内容后,修改条目陈述;(3)计算问卷各条目与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问卷各条目与所属因子的相关系数都在0.580~0.801,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1),说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表1)。

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统计量分析判断采样充足度及因子模型是否适宜。本研究KMO统计量为0.864,Bartlett’s球形检验统计量为3 172.59(Df=210,P =0.000),说明样本取样充足,相关矩阵间存在共同因素,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因素特征值及旋转后因素矩阵,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3个因素为共同因素,因子分析的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原研究假设。使用因素转轴法中的最大方差法进行转轴,去除因素负荷量小于0.1的条目,最终保留21个条目。转轴后特征值分别为4.854,3.349,1.567,3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6.525%。

因素2包含5个条目,其内容和因子负荷具体如下:我感到对今后从事医务工作有种责任感(0.803);我为将来能从事医学相关职业而感到自豪(0.776);医务工作者应以救死扶伤为第一要义(0.742);我对医学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0.624),作为团队的一员,我可以为团队尽一份力(0.589)。这些条目体现了高职医学生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体验,故命名为“职业情感”。

表1 条目与所属因子亚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矩阵

注:**p <0.01

在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总分上,一年级、二年级得分低于三年级;在职业意识上,一年级、二年级高职医学生的得分低于三年级;在职业效能上,一年级得分低于三年级;三者均存在显著差异(表4)。

因素1包含10个条目,其内容和因子负荷具体如下:医护人员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去关心病人治疗以外的事(0.687);当事务繁杂时,没有做好份内事也是没办法(0.669);医务工作无非就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已(0.660);当我忍耐到极限,就顾不上言行和仪态了(0.654);我觉得医学生入学时进行希波克拉底宣誓不过是走一个过场(0.652);我不喜欢医学相关行业(0.651);愤怒时我会拍桌子或高声骂人(0.649);医务人员工作性质妨碍个人身心健康(0.622);面临悲伤环境时,我会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中(0.582);我认为大部分人走进痛苦呻吟的病房,工作热情就会下降(0.561)。这些条目体现了高职医学生对医学职业及相关行为反应的看法和态度,故命名为“职业意识”。

因素3包含6个条目,其内容和因子负荷具体如下:我今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人员(0.750);我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0.676);我对所学专业感到满意(0.676);选择了医学就想在相关岗位踏实工作,不断进取(0.645);医务工作能发挥我的个人才能(0.626);我不怕吃苦(0.545)。这些条目体现了高职医学生对达成特定职业目标的效能感和成就感等信念,故命名为“职业效能”。

2.因子间独立性。 3个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111~0.449,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70~0.719,因子和总分相关性较高,因子间呈中等偏低相关,由此可见,3个因子测试内容存在独立性与一致性,说明该问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表2)。

基于IEC61850Ed2.0的变电站与调度端保护信息通信方法//李金,武芳瑛,张喜铭//(3):130

表2 各因子间相关系数矩阵

注:*P <0.05,**P <0.01

表3 不同性别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总分与各因子差异

注:**P <0.01

表4 不同年级职业心理素质问卷总分与各因子差异

a.表示一年级与二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表示一年级与三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表示二年级与三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四 、讨 论

(一)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的提出与修订

职业心理素质不仅关系着高职医学生能否适应医学相关职业的要求,也关系着医学院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目标。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尚无被实证支持的结构,这影响了进一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研究在参考其他人群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职业品质、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能力4个因子,但通过因子分析,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仅包括3个因子: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效能。该结构与原理论构想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具有复杂性,职业能力、职业性格可能和特定职业的相关较大,理论预期的一般能力、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沟通能力更多是普遍性的能力和素质,因而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这2个因子没有能够保留。保留的条目体现了医学生对达成特定职业目标的效能感和成就感等信念,故将因子命名为职业效能。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效能3个因子体现了心理素质中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能够概括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概念。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通过对国际职业心理素质相关量表的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国际上主要采用心理量表法,从评估、诊断或预测的社会需求编制多维问卷,设置常模对照组、标准组与外部校标组;通过大样本常模取样,小样本标准组做外部校标条目分析,建立常模和划界值,形成测量指标与分值的解释手册。国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方法沿袭了国内心理问卷编制的技术路线,即针对高职医学生群体,编制问卷评估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经理论指标假设、编制问卷条目、初试与条目分析、数据采集与因子分析,形成定式问卷,最终撰写研究报告。今后,应借鉴国际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立外部校标组和常模对照组,进一步探究个体心理素质现有差异或预测个体未来的职业成就差异。

五 、结 论

高职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效能3个结构因子,与一般心理品质的知、情、意相呼应,是一般心理素质在特定职业的反应。职业心理素质问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估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高职医学生为样本,样本代表性有限,进一步的研究需要以跨专业的大样本为支持,从而加强样本代表性;问卷条目设计还需修订考量,增加体现职业心理品质更为具体、细化的表述条目,通过不同专业的组间差异来筛选条目,确定高职医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职业心理素质相关特征因子,深化该领域研究。

参考文献 :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等.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2]郑一瑾,胡一文.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加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6):101-103.

[3]毛启刚,龙兴跃.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报学报,2008,27(11):74-75.

[4]廖美玲.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93-98.

[5]曹建斌.基于MBTI性格测评的大学生职业指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36-138.

[6]PIKE G R.Vocational preferencea and college expectations:An extension of Holland’s principle of self-selection[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6,47(5):591-612.

[7]PETROV V E,KOKURIN A V.Assess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patibility of military personnel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hierarchy of personality qualities[J].Psychology and Law,2018,8(1):110-118.

[8]KASHANI P,MIRBAHA T,FOROUZANFAR M M,et al.The prevalenc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ong emergency nurses based on MMPI-2 questionnaire; a cross-sectional study[J].Emergency,2017,5(1):e17.

[9]张丽华,李元墩,余凯成.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评价系统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0,6(1):21-31.

[10]陆剑清,宋继文,席毅姮,等.关于我国推销人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73-474.

[11]田淑梅,裘杰,刘波平.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探析[J].教育探索,2006(3):100-101.

[12]曾天德.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及量表编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32-138.

[13]曾勇.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14]赵轶群,王琛,伍敏.工科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5(3):103-107.

[15]季小红,王文军,侯珊,等.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与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2):72-74.

[16]秦美娇,邱雪婷,秦宁馨.医学生职业素养认知及培养期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 20(6):598-600.

[17]赖青,李赢,黄秋平,等.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71-1874.

[18]李艳玲,刘大川,周英,等.系统心理训练优化高职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J].护理学报, 2014,7(3):1-3.

中图分类号 :B849;G44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784(2019)01-0044-05

收稿日期 :2018-04-03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1063)

作者简介 :潘修娴,女,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编辑:马川建)

标签:;  ;  ;  ;  ;  

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初步编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