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广角
提要: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一种竞争状态。本文认为,讲求有效竞争本质上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适度规模的最低限决定于产业的最小经济规模,而适度竞争的最低限则要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有效竞争不是一种点状态,而是一种由适度规模和适度竞争相交部分所组成的区域状态。并据此建立了由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构成的有效竞争标准的基本框架。
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依据。但至今人们对有效竞争理论尚缺乏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竞争衡量标准。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有效竞争的概念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并没有解决多少实质性的问题。但是,在制定和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时,又不得不把它作为一个出发点。”①这就大大影响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系统分析有效竞争的实质和决定变量,并对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提出新的认识。
一、有效竞争的实质
一提到有效竞争,人们似乎很自然地联想到“马歇尔困境”(Marshall's dilemma,或称“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他在该书第四篇论述四大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中的组织时,充分肯定了规模经济利益,他通过对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作出了以下两点论断:“第一,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总生产量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在比例上较以前为少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②这就是说,产量的增加会引起企业规模扩大,而扩大企业规模则会增加内部和外部经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马歇尔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垄断,因为“极有组织的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是现在同一工业或行业中许多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大的联合组织的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包括德国的卡特尔和集中的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种同业联合的主要原因之一。”③而垄断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扼杀他所一贯推崇的自由竞争,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这样,在马歇尔看来,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成为两难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经济学家们对如何克服“马歇尔困境”,把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是偏重规模经济的作用,就是突出市场竞争活力的地位,两者往往顾此失彼。直到1940年6月,克拉克(J.M.Clark)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同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④,他在该文中指出,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的一种竞争状态。但他未能论述实现有效竞争的客观条件和标准问题。
从有效竞争的概念可知,有效竞争决定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规模经济的通常含义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和途径;而竞争活力的经济意义表现为它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综合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自组织功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可见,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在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上达到了统一,即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是以不同的途径谋求同一目标。然而,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又具有相互排斥性,特别是在那些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产业,两者的排斥性就更加明显。其表现形式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会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⑤垄断则是对市场竞争的否定,它会导致经济缺乏竞争活力。因此,笔者认为,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其协调目标是两者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由此可引伸出这样一个结论: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问题的难点在于,由于产业的特点不同,由产业的技术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合理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度也不相同,即有效竞争因产业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就要求首先对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度这两个有效竞争的决定变量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探讨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二、有效竞争的决定变量: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度
(一)规模经济和企业适度规模
在有关规模经济和企业适度规模的论著中,一般以平均费用(成本)曲线描述规模经济,并通常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因而,与此相应有短期平均费用曲线和长期平均费用曲线之分。其中,短期平均费用曲线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不变时,平均费用(即单位产品费用)的变化规律,如在图1中,SAC[,1]、SAC[,2]和SAC[,3]分别表示不同规模的短期平均费用曲线,平均费用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超出一定限度后又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费用曲线(LAC)反映生产能力扩大过程中平均费用的变化规律,它是短期平均费用曲线的包络线,在一般情况下,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将是不断下降的,只是下降的幅度会因挖掘潜力的难度增加而呈越来越小的趋势。如在图1中,长期平均费用呈持续下降势态,但到了C点后,下降的幅度就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最小经济规模:先设定一个平均费用下降率判定系数(如1%),若达到C点所在的生产规模后,再增加产量,其平均费用下降率小于判定系数,则C点为“最小经济规模”(Minimum Economic Scale,简记为MES)。企业适度规模的最低限就取决于最小经济规模,而最高限则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因素。
图1 平均费用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在企业适度规模理论中,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在许多有关规模经济的文献中所指的平均费用,实际上只是平均生产费用,这无疑是一个缺陷。由于规模经济的利用是从生产和交易两条途径降低企业总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因此,决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由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构成的总费用。在西方新制度学派看来,交易费用似乎是企业适度规模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如科斯教授认为:“企业将倾向于一直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⑥也就是说,企业适度规模是由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际交易费用决定的。可见交易费用对企业规模的决定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适度规模理论中,平均费用应该是由平均生产费用和平均交易费用叠加而成的总平均费用。这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规模经济,才能正确界定企业适度规模。
(二)市场竞争度与适度竞争
市场竞争度决定于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集中度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市场份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通常,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度就越低,垄断程度则越高,反之亦反。一般可利用绝对集中度、相对集中度和赫佛因德指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其中,绝对集中度主要反映特定产业中若干家最大企业的集中程度,但不能反映该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不均齐程度;相对集中度主要反映整个产业所有企业规模的差异,但不能较好地反映领先企业的集中程度;而赫佛因德指数虽然在理论上优于前两个指标,但也存在直观性差,对小企业所给权数较小的缺点。因此,这三个指标应综合使用,相互补充,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市场集中度。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特定产业(或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因之,进入壁垒也称进入障碍。由于“进入壁垒与垄断力量相联系。要使垄断力量在长期内持续存在,就必定需要找到某些排斥别人进入市场的方法。”⑦所以,进入壁垒是决定市场竞争度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进入壁垒的度量问题一直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关注,一般地说,某一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新企业进入就越困难,产业内的企业也就越少,从而越容易产生垄断,而“垄断的普遍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之同时也就控制了价格。”⑧即垄断往往会引起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产生垄断利润。据此,我们可以用价格扭曲率及其超额利润率来度量进入壁垒。在图2中,我们假定某产业在高进入壁垒下只有一个垄断者,它的平均成本曲线是AC,在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的产出量为Q[,1],销售价格为P[,1],P[,0]是不存在进入壁垒条件(即充分竞争)下的价格,同时也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果潜在新企业面临的进入壁垒为零,那么,垄断者就被迫接受价格P[,0]。因此,进入壁垒的高度可用长期情况下,垄断者能够接受的竞争价格以上的溢价来度量。若把产业价格扭曲率(r)定义为垄断价格与竞争价格的差额同竞争价格的比率,则有:,⑨R值越大,价格扭曲程度越强,表明进入壁垒越高。但在实际运用产业价格扭曲率度量进入壁垒时,可能会遇到难以确定竞争价格的问题,而获得产业平均成本的资料就相对容易得多,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产业超额利润率来度量进入壁垒的高度。设P为产业价格,为产业平均成本,为社会平均利润率,△P′为产业超额利润率,则有:,△P′越大,超额垄断利润越多,则进入壁垒就越高。此外,我国有的学者还提出可用“企业数目法”和“企业规模比重法”来衡量进入壁垒的高度。⑩
图2 利用价格扭曲率和超额垄断利润率度量进入壁垒
事实上,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是相互联系的,两者共同决定市场竞争度。这在垄断的形成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市场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垄断,在许多人看来这似乎已经成为“公理”,但严格地说,市场集中只是形成垄断的必要条件,如果某一产业无进入壁垒,即使有很高的市场集中度也难以最后形成垄断,因为其它企业随时都可能进入该产业与原有企业争夺利润,从而降低市场集中度,消除形成垄断的必要条件。可见,高进入壁垒是形成垄断的充分条件,即只有高市场集中与高进入壁垒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垄断力量。因此,市场竞争度、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者存在以下函数关系:市场竞争度=f(市场集中,进入壁垒),即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的变化,会引起市场竞争度的相应变化。更具体地分析,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的正相关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某一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进入壁垒也越高,新企业越难进入该产业;而提高某产业的进入壁垒,也会促使该产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竞争度就越低,反之亦反。即市场竞争度又和这两个决定变量存在反比关系。因此,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更确切地表示为:(U为并集符,表示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的综合作用)。
那么,怎样确定适度竞争呢?笔者认为,适度竞争的对立面是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过度竞争表现为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超过特定市场需求,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规模经济效益差;而竞争不足则会抑制市场竞争功能的有效发挥,使社会资源不能自动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从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导致较低的经济效益。只有适度竞争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率。因此,以竞争效益来衡量,适度竞争必须是一种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事实上,也只有适度竞争才能产生较大的竞争效益。这是因为,在特定时期内,由于受规模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竞争度的提高,竞争收益往往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动趋势,而竞争成本一般随着市场竞争度的提高而增加。我们可用图3表示:
图3 市场竞争度和竞争收益、成本的关系
由图3可见,竞争收益先是递增,当市场竞争度小于D[,1]时,竞争成本大于竞争收益,表现为竞争不足;在D[,0]处竞争收益达到最大,然后递减,在D[,2]处竞争收益和竞争成本相等,当市场竞争度继续增加,竞争成本便大于竞争收益,竞争净收益为负值。可见,(D[,1],D[,2])是适度竞争范围,在此区间内才能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
三、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经济学家们对有效竞争的标准作了长期艰苦的探索,遗憾的是它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标准。我们将首先分析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然后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索。
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森(E.S.Mason)在总结许多学者对实现有效竞争的客观条件和度量标准所作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市场结构和市场效果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两个有效竞争的标准:
1.市场结构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1)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和买者;(2)新企业能够进入市场;(3)任何企业都没有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4)任何企业(集团)之间不存在共谋行为。
2.市场效果标准。其主要内容是:(1)企业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市场压力;(2)在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价格能够向下调整,具有一定的弹性;(3)生产集中在不大不小的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但未必是在费用最低的规模单位下进行;(4)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基本协调,无慢性设备过剩;(5)能避免销售中的资源浪费。
显然,以上两个标准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如在市场结构标准的内容中,第1点要求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和买者,这往往会有悖于规模经济要求,因为在某些产业(特别是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产业)中,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是不可能存在许多企业(卖者)的;第2点主要是针对进入壁垒而言的,但“能够”不能反映进入壁垒的合理高度;第3点基本否定了高市场集中的必要性,这也不符合许多产业的实际要求;而第4点则是市场行为的内容。在市场效果标准的内容中,也同样存在不少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的问题。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Sosnick)还提出了以结构—行为—绩效三分法来概括的,包含15个方面内容的有效竞争标准。(11)他提出的有效竞争标准似乎更为全面,但可操作性却反而减弱了。这是因为,在15个方面的内容中不仅同样存在对“过度”、“刚好”等含义难以确切把握的问题,而且,在众多内容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内容满足了,但另一些内容不能同时满足的问题,况且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本来就有相克的特点,这就使这一问题更加普遍,完全符合这些内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可见,现有的有效竞争标准不能较好地满足现实经济的要求,需要加以改进。
我们在前面讨论有效竞争的实质时曾指出: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确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其协调目标是两者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探索有效竞争标准的基本思路。由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具有相克的特点,显然,要达到有效竞争状态,就要综合考虑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度,要求两者能作出适当“让步”。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当企业处于适度规模范围时,其平均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较小,规模收益较大。因此,规模经济“让步”的最低限就要保证产业内的企业规模基本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否则,牺牲规模经济就谈不上有效竞争。而市场竞争度“让步”的最低限则是要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即属于适度竞争。由于两者都“留有余地”,存在一个合理区间,因此,有效竞争状态不是一种点状态,而是一种区域状态。我们可借助图4对之加以形象化:
图4 有效竞争的区域
由上图可见,有效竞争是由适度规模与适度竞争相交部分所组成的区域,虽然,在这一区域内所分别获得的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不一定是最大的,但两者的综合效益最大,能实现经济效益极大化的目标。因此,只要在某一产业中的企业基本达到最低适度规模(即最小经济规模)要求,而且,其市场竞争度又能保证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即处于适度竞争范围,该产业就基本处于有效竞争状态。这便构成了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构成有效竞争的企业适度规模(或规模经济)、能保持适度竞争的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能够定性、定量分析的指标,作为有效竞争衡量标准的基本框架,用以评价产业组织的合理性,并作为在特定产业(或产业群)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依据。
注释:
①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②③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28、295页。
④J.M.Clark,"Toward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AmericanEconomic Review,Vol.×××(June 1940),PP.241-256。
⑤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746页。
⑥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0页。
⑦Kenneth W.Clarkson,Roger Leroy Miller,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ory,Evidence,and Public Policy,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2.P.373.
⑧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5页。
⑨由于在完全竞争下,价格和边际成本相等,因此,也可以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比率来度量由垄断产生的市场力量,其度量公式为(P-mc)/p,这与本文的度量方法不存在实质性差别。参见James V.Koch,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Price,Prentice Hall,1980,第62页。
⑩参见马建堂:“论进入壁垒”,《经济研究资料》,1992年第11期。
(11)参见Stephen H.Sosnick,"A Critique of Concepts of Workable Competi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2(August 1958),第380-423页。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进入壁垒论文; 市场集中度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平均成本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价格垄断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收益曲线论文; 规模收益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企业规模论文; 马歇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