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庄川珍

庄川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金山 2015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经相应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但干预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14-01

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工伤、体育活动或暴力袭击等引起,患者主要为青壮年,伤后幸存者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生活、社会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今后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1]。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颅脑损伤[2],是颅脑外科常见急、重症病,早期人们往往重视生命的抢救而忽视功能的护理干预。近几年来,随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的转变,在对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急性期、过渡期治疗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本研究通过对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经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较好恢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平均年龄462±148岁,硬脑膜下血肿10例,硬脑膜外血肿9例,脑挫伤16例,GCS评分,<5分6例,6~8分2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458±165岁,硬脑膜下血肿8例,硬脑膜外血肿11例,脑挫伤16例,GCS评分<5分7例,6~8分28例。对照组按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如下护理。

12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重型颅脑损伤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不能融入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病情逐渐恢复,喜悦之情充满着希望,急切盼望失去的功能尽快地全部恢复,当偏瘫的肢体运动、语言恢复速度开始减慢或停止,而产生焦虑、抑郁、悲观、明显被动依赖性。家属也已经从患者获得重生的喜悦转移到繁重的护理活动和经济压力造成压抑。此时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

122健康教育:根据个体不同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详细个体健康教育计划。

12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饮食习惯,进行饮食护理干预。

124功能锻炼: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被动功能锻炼多于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指导家属积极配合,从发音、站立,到说话交流、书写、行走等由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功能锻炼,患者每一进步均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锻炼时间要增长,一般30min/次,3次/d。

125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强化口语训练,开始先教其用喉发音,从啊声开始发音、数数字、念自己的名字及一些简单的会话,由拼音到单词、词组、句子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家属、医务人员及时沟通;加强听读训练,让患者听广播、音乐,阅读报纸、书刊。

13评价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4]。日常生活活动完全完成> 60分,基本完成41~60分,部分完成20~40分,完全帮助完成<20分。两组分别出院时进行测评,有效=完全完成+基本完成。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经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但干预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出院时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脑损伤包括脑卒中和外伤所致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后,都会出现认知、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5]。重型颅脑损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尽早使患者生活能自理,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已成为患者和家庭的迫切要求。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也由治疗疾病的遵医嘱转移到家庭保健和健康促进上来,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社区参与将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6]。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后,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部分神经元再生,实现中枢神经功能代偿和功能组合。成功的康复护理,尤其对于促进肌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等方面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因此,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恢复期,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行动不便,若一直在医院检查治疗,势必增加病人和家属的负担,这类病人在家庭环境中往往没有在医院的压抑感,同时可以利用家庭资源并实施对病人护理。本研究资料显示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其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明显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敬俊,孙建,韩建兰.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5):22

[2]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44

[3]李奇,阎成美,李蓉. 重型脑外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23

[4]张翠霞,王珍,李学新.早期综合康复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复苏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18):1484

[5]祁冬梅.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5(8):2021

[6]于爱霞,刘晓红,李媛媛.脑血管病恢复期的社区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2004,5(2):121123

论文作者:庄川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庄川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