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金雪英

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金雪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 吉林延吉 133000

关键词:脑卒中;良肢位摆放;康复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1]。据全国第2次死因抽样调查,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大幅度升高,达80%左右,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卒中病人经正规神经康复治疗后,第1年末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者高达60%。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肢体的恢复又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其中良肢位的摆放是康复训练的基础。我在查阅了国内外康复医学及护理学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现就良肢位的设计与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1.1早期良肢位摆放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良肢摆放对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轴突,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轴突建立起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网络,进而重组神经功能,还可以使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受到抑制,进而抑制轴突链。由此可见,早期良肢位摆放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其可以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患者的肘、肩、髓、手、躁、膝等大关节活动不受限制,为日后恢复肢体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跟踪调查中发现,经过良肢位摆放的患者,在后期康复治疗中,患者患侧肢体在被动活动时的疼痛感减轻,能更快进入接受康复治疗的角色,对康复的抵触心理大大减轻。从而不同程度降低患者致残率,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减轻一定经济及照护负担,也为患者早日重塑信心,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1.2早期良肢位摆放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国内研究表明,早期良肢位摆放,有效地抑制异常肌痉挛,使其与拮抗肌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偏瘫肢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关节挛缩、足内翻、足下垂、失用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感觉信息,促进舒适感和增加空间感,同时还能预防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陈伟红等[2]进一步研究发现,已并发压疮的脑卒中软瘫期病人在常规治疗压疮的基础上强调良肢位摆放能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病人压疮的治愈率。

1.3 早期良肢位摆放能增强护理人员对康复知识的深入了解 对康复知识的深入了解可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后期康复训练,达到顺利重返社会的目的。

2 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2.1 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现代康复医学强调的早期康复扭转了以往重治疗轻康复,注重生命抢救、忽略功能恢复以及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等错误观念。研究表明,积极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行为运动和感觉等功能有较好的疗效,康复训练越早开展,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预后也越好。刘霞[3]认为早期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应在生命体征平稳4h后,所以在神经科重症监护室中开始康复并不为时过早。国外研究显示,急性发病24h内进行康复是安全、可行的。朱炯端等[4]认为,急性脑卒中发病后2d-7d是比较合适的康复开始时间。张群等[5]认为,脑卒中病人由于肌张力异常,使各关节处于固定状态,如固定时间>3周,关节处疏松结缔组织会变性为致密结缔组织,而致关节挛缩变形。因此,病人应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48小时后进行康复训练。周红艳[6]等通过对84例首次发病的急性期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后(0h-24h)给予一对一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了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超早期”的时间比以往“早期”时间明显提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良肢位摆放的常用方法

2.2.1仰卧位 头部垫枕头,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肩关节下方垫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掌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部下方垫一海棉翻身垫,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在腘窝部外侧放置一软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足底与床尾之间放一硬枕,使足处于中立位,防止踝关节跖屈。

2.2.2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侧卧,头垫在枕头上,患侧肩胛骨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枕头,背部放一个海绵翻身垫,躯干取放松体位。

2.2.3 健侧卧位(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直,肩关节前屈约90,下方用一较厚软枕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软枕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海绵翻身垫,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2.2.4床上坐位 是病人髋关节尽量保持接近90°的屈曲位,背部垫枕头,保持躯体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子上,臀部下放软垫,双膝屈曲50—60,膝下垫软枕,患侧足底踏沙袋,保持踝关节中位或背曲。脑出血病人发病3周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取坐位。

2.2.5轮椅坐位(端坐位)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离床,采取椅子或轮椅坐位,在椅上坐时躯干伸直,髋、膝、踝关节保持90°屈曲位,臀部尽可能坐在椅的偏后方,保持双侧臀部同等负重,防止臀部前置引起身体后倾的现象,膝关节以下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出现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和患侧踝关节内翻、跖屈。

2.3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1)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设计的临时性体位,必须定时进行体位变换,一般情况下每2h 翻身1次,防止关节挛缩而影响运动功能。(2)患者仰卧位时,会受到紧张性颈反射及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会出现姿势异常。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并随时检查良肢位姿势的保持情况。(3)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由于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患者的体重压在了患侧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刺激输入,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护理的首选体位,能有效预防痉挛出现,对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基础。(4)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应尽量前伸,患侧踝关节应处于中立位,患手放在枕头上,应保持五指伸展位。(5)坐位时,一定要使用床挡等保护性约束,并有家属陪伴左右,避免身体失衡,发生坠床等意外伤害。

3 小结

早期良肢位摆放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和器械,在病房中就可以进行,护理成本低,积极配合功能康复能有效降低残障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对偏瘫病人的康复益处,已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一致认同,目前由于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康复知识缺乏,尚无一套行之有效的良肢位摆放操作指南,须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强随访,对病人和照顾者持续进行指导,以巩固和加强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文智,李亚洁.脑卒中的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1.

[2]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3]刘霞.神经系统疾病瘫痪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J].中国医药指南,2012,08:629-630.

[4]朱炯端,孙芳,陈志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54-56.

[5]张群,甘露,冯洁.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1,35(10):786-788.

[6]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1675.

论文作者:金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金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