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本质论文,基础论文,社会主义公有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指出:“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这里说的逻辑,就是唯物主义辩证逻辑。邓小平同志如此明确肯定、高度评价它的重要作用,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呢?笔者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范畴的逻辑序列: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社会形态(记为序列A)
符号“→”规定了前后范畴间的两种关系:一是必要条件关系,二是决定关系。譬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存在是生产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什么样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成为该生产关系的基础。(余可类推)
事实上,即令从形式逻辑视角看,序列A 范畴间的必要条件关系就足以使得其中先导范畴成为后继范畴的逻辑前提。至于决定关系则居于思维的更深层面,它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据此序列可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形态的逻辑前提。
我们再将视野扩展到个别性层次,分析具体的、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譬如说,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得出以下序列: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记为序列B)。
考察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可得出以下序列: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记为序列C)。
在考察个别性层次逻辑序列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与序列C 对应的论断: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
分析不能就此止步。作为思维形式矛盾运动的逻辑,唯物主义辩证逻辑必须突破形式逻辑的眼界,以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去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运动,去把握关于事物的具体真理(即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唯有进入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思维层面,才能真正确立本文的主论题。
二
既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那么,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笔者认为,这种关系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对这个主论题,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根据。
毛泽东同志早在《矛盾论》中就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由此可知,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 依赖于对事物内部特殊矛盾的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的特殊本质,正是由其内部包含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相适应是基本的、主要的方面,相矛盾、不适应是非基本的、次要的方面。(2 )与剥削阶级统治的阶级社会中基本矛盾具有阶级对抗性质、无法在旧社会本身范围得到根本解决相区别,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是非阶级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改革以自我调节、逐步完善的方式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它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 )它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2)它是一种无剥削因素的非阶级对抗性的生产关系。(3)它是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根据。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矛盾统一体中的主导方面和决定性因素,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亦称生产资料归属关系。依笔者之见,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地位根本上是由生产资料归属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中,生产资料归属关系应为主要方面,其他关系则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社会主义公有制指的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的、相应于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生产资料归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包括的生产资料归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归属关系(以下简称“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限于篇幅,我们只侧重谈谈它对矛盾次要方面(即其他关系)在根本性质方面的决定性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质的变化。它结束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统治的阶级社会中直接生产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这个转变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性转变。
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决定了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根本变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以主人翁的身份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联合劳动,形成了新型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互助合作、平等互利的关系,彻底消除了阶级社会内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相互关系的阶级对抗性和剥削性。
再次,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使得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两项变化为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进而决定了分配、交换、消费关系中社会主义新质的产生。其一,劳动成果得以按劳动者作出的贡献进行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原则体系从总体上看服从劳动者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二,使得交换关系从深度和广度上更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更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体现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三,使得消费关系方面做到坚持劳动者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结合,较快地提高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总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主导方面和决定性因素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归根结蒂源自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
(三)在社会主义现实运动中,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现实运动中,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实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要确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可以说,就社会主义一定发展阶段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证。显然,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是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正因为此,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个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他还针对实践中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主要是:①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三个方面;③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含义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一概念内涵的丰富和科学揭示,也是应用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范例。弄懂它们,有助于澄清模糊观念、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根本原则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根据,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因其包括的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证。据此,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
三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 〕这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我想从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角度,谈谈学习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概括的体会,并就本文主论题与这一概括的关系作简要说明。
(一)邓小平同志的概括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作为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作为认识论,尤为注重在实践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它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要求:在探索事物本质、获取关于事物的具体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人类社会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4〕
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作出的强调,正是以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曲折中的教训)和现实状况进行马克思主义深邃思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有以下三方面突出的实情:(1 )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现实前提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定前提存在着很大差异。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未来社会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容纳不了自身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是生产力水平起点很高的社会主义。而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充分的国家获得的;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只奶在生产力水平起点很低的状况下进行。(2)在我国, 多年来存在着忽视生产力发展、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这导致实践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做法,“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5〕其严重后果在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较快提高、国家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3)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推动着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回答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以经济发展的卓著成就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起点必须尊重,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必须正视。邓小平同志沿着这样的思路,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从而排除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困惑,这是实践对理论和定义的校正。
(二)邓小平同志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性的分析为基础,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关键;它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逻辑观点具体分析思维形式矛盾运动的重要理论成果。
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6〕从唯物主义辩证逻辑观点看,上述提法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邓小平的概括以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中两对范畴(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具体分析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可以说,这个概括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关键,阐明了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新质规定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让我们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包含着(或渗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这个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多次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根本任务”。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7〕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解放生产力”。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他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个极为重要的论断。这个论断的要义在于:革命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是因为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摧毁旧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改革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是因为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虽然上升为统治地位,但还存在着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不完善的一面,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改革(在我国,主要指“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8〕)不断自我完善,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由此可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非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关。它实际上也肯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建立到不断完善都存在着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革命作用,肯定了它可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以往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的特质和优越性之所在。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质。
如前所述,在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阶级对抗性,故而这些社会中就必然存在着剥削关系和两极分化现象。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的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对此作了深刻的揭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它们既是渗透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内在经济特征,又构成通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必要条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在发展目标方面的主要经济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1990年底指出的,“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9〕显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质在发展目标上的反映。在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因其根本性质决定不可能消灭剥削、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内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的思想。
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问题。1985年3月,他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0〕同年8月,他又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1〕由此可知,从概念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占主体地位”,不仅是“社会主义”内涵的应有之义,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实践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这雄辩地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表述如下: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占主体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12〕本文从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角度把这种联系表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两种表述根本上是一致的。
那么,究竟怎样理解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内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这个思想呢?我个人体会,可作以下两种解释:
其一,中介渗透式内蕴。
上文业已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因其包括的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根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本质”之间作为中介环节的地位是十分明显的。
所谓中介渗透式内蕴,指的是:尽管邓小平同志概括的语言表达层面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但由于概括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个中介的关键,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质规定的社会主义主要经济特征,在逻辑语义层面也就蕴涵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社会主义公有归属关系的决定性作用。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归属关系如何渗透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如何对社会主义主要经济特征新质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前面已经说明,不再赘述。正是“中介”、“渗透”这两个方面的结合表明: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内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这个思想。
其二,对应包容式内蕴。
我们注意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显示出对事物本质动态把握的特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一不渗透着动的因素。这无疑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也只能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愈益趋向完满地体现。
从发展过程的角度看,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在逻辑语义上大体可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即概括中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达到该发展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即概括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后者而言,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是作为手段或途径的基本内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与之密切联系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在经济特征。
所谓对应包容式内蕴,指的是:与上述两部分、三层次的逻辑语义分析相对应,“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被包容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之中。实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13〕而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得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备了现实可能性。社会主义公有制首先因此而成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这种“对应”和“包容”的存在,也使得我们有理由说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内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基础”这个思想。
大家知道,邓小平同志除去将“公有制占主体”与“共同富裕”并列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之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4〕这两种并行不悖的提法是不是意味着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质相联系的“发展生产”隐括着“公有制占主体”这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呢?笔者以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注释:
〔1〕〔3〕〔7〕〔8〕〔9〕〔10〕〔11〕〔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2、373、63、370、364、111、138、1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08—30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4〕《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
〔5〕〔6〕〔12〕〔13〕《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17—19页,学习出版社1995年5月版。
标签:社会主义公有制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