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思思

武汉市中心医院 430014

【摘要】目的 探讨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3 年4月~2016 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2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把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心率、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心率、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眼外伤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35-01

眼睛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器官之一,人们能够根据眼睛所接收的视觉影像对复杂的外界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1-2] 。眼睛结构复杂,抵御能力较差,受伤后很难痊愈。为了验证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特进行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 年4月~ 2016 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2例眼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眼外伤的诊断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治疗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把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其中对照组:男42 例,女39例,年龄14~62 岁(47.3±1.7),63例单眼伤, 18 例双眼受伤,其中41例球类受伤 ,9例交通事故受伤, 28 例击打受伤,3 例爆炸受伤。治疗组:男:45 例,女36例,年龄15~67岁(49.1±1.3),65例单眼伤 , 16 例双眼受伤,其中39例球类受伤 ,11例交通事故受伤,26 例击打受伤 ,5例爆炸受伤。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房温度、湿度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积极做出回答。观察组: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干预:①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保证手术的顺利,提高患者的信任度。②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房温度、湿度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③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多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教育,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④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真实的反映出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需对每例患者进行首次评估,主要内容为评估时间、日期、疼痛部位、强度、频率、处理措施、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评分、睡眠影响情况以及护士签名。

1.3临床观察指标:

评分标准采用0~10 分进行评估:①无痛:0。②轻度疼痛:0~3,患者表现疼痛能忍受,轻微疼痛,不影响正常的生活睡眠。③中度疼痛:4~6,患者表现疼痛适当的影响正常睡眠,但还可以忍受。④重度疼痛:7~10,患者表现疼痛影响正常睡眠,难以忍受。

观察比较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心率、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14%、显效率为65.36%、无效率为11.2%均优于对照组的83.21%、显效率为59.62%、无效率为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眼外伤是指眼球和眼附属器在受到外界的物理性、机械性以及化学性伤害导致结构以及功能发生损害[3]。常用的对眼外伤分类有两种方法①根据致伤因素可以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种类型;②根据外伤轻重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类型[4]。为了验证为了验证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特进行本次研究。

本研究以2013 年4月~ 2016 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2例眼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心率、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心率、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学瑞表明[5]正确的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疼痛。 叶庆云等[6]证实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敏感度降低, 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恢复较为有利, 临床价值大,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对眼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具临床疗效较好,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群仙,蔡方荣,王晓莉.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负性情绪

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 (11): 1890-1893.

[2]岳新荣.心理干预对改善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3(10):243-244.

[3]王琳,王亚绒,徐晓妮,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华夏医学,2014,27(3):63-64.

[4]周丽仙,胡力生.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 .中国药物经济学 , 2014,(2): 176-177.

[5]周学瑞,黎岳婵.疼痛护理干预对于眼外伤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 150-151 .

[6]叶庆云,赵妤岚,梁彩红,等.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11 (9): 68-69.

论文作者:陈思思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思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