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汪晓蕾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汪晓蕾

汪晓蕾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中心小学校 641300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语言凝练,它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金钥匙,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把古诗记住、能正确默写就行了,大大地降低了古诗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王朝,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一朵瑰丽奇葩。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古诗素材,扩大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执着研究古诗教学,立足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对语言的认知规律,不断改进教法,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学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充分运用古诗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古诗词语言凝练,言简意丰,词句工整,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典范,平仄错落有序,呈现和谐的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学生一种语言强有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厚实语言功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激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展示古诗词画面。再现古诗词文字,有声朗读古诗词,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并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中国古代风土人情和生活背景,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深厚感情,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我要求学生做换词练习,例如我在教学骆宾王写的《咏鹅》一首诗,播放了一幅画面,春天万物复苏,垂柳婆娑多姿,犹如仙女临湖,湖中春水荡漾,碧波万顷,一只银白如雪的鹅在水中游荡,怡然自乐,引颈高歌,雪白的鹅毛在水面漂浮,红掌在水中拨动波纹,学生如痴如醉,多媒体抑扬顿挫朗读中,美妙的音律潜入学生记忆力,我叫学生把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浮”、“拨”换成同义词,有的学生将“浮”换成“飘”,把“拨”换词换成“划”、“荡”,再进行仔细地品味,都不足以把诗中的韵味表达出来,学生逐步养成锤词炼句的能力,提高了对汉语的感悟能力和精准的表达能力。

二、挖掘古诗思想素材,实施德育教学

古话常说:“文以载道”,意思是说用文字来表达情感、思想、道德观,诗歌自然承载这一重任,诗可抒情,诗可言志,自古以来的文人志士的壮志在他们诗词都能找得到,例如毛泽东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写的《沁园春·雪》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现了毛主席博大的胸襟,纵观历史,敢于挑战昔日帝王,破旧立新,创造一个崭新的新中国的伟大理想。诗文字字珠玑,气势磅礴,这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经典素材,通过文学艺术的载体,把一代伟人的风采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地展示出来,不仅给了学生一种艺术感染力,而且把道德、理想、信念有效输入到学生心中。犹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寥寥数语,把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中,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可以肯定地说,比空洞地进行说教效果好得多,不是强行输入思想,而是通过诗歌这个艺术载体深入学生的内心,小学语文教材古诗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等各种思想素材,例如《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这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术教育

诗歌是一种艺术载体,艺术可以开发学生审美意识,诗歌不仅语言美,语音和谐美,而且意境美,情感美,形式美,语言美表现在诗歌中用词凝练,立体感很强,富有动感,词句跃然纸上,美化学生心灵,语音美在上文谈过,不再啰嗦了。形式美,古诗有五言绝句,七律诗,每句诗都是一行行排列下来的,呈偶数句,有种对称的美感,句式工稳,排列整齐,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感,情感美,古诗中情感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回乡偶书》表达了贺知章客居他乡的伤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亲切感,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修正自己的审美观点。

四、诗歌的智育教育功效

这里重点谈谈诗歌教学对写作的帮助,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了诗歌,阅读要与写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诗歌教学的写作功效,通过诗歌的学习,充分吸收了语言营养,丰富了想象,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同时诗歌也启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扑捉美、再现美、描述美。丰厚了生活基础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是有感而发、有情可舒、有志可言,感情充沛、真实,很容摆脱学生腔,文章才显得有生命力。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诗歌讲完后,就诗歌的内容进行丰富,近似于扩写,比如:《烟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写到“日落江面,江雾缭绕,诗人孑然一身,孤独彷徨,就去随着日落消去,夜幕降临带给诗人无限惆慞情绪,江水清清,月寒水清,诗人的感觉远离家乡寒凉”。一个小学生能够写得这样很不错了,老师还可以将诗歌加以改写,以不同文体出现,不仅加深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总之,古诗教学中,古诗作为我们的国学,我们要不断地拓展诗歌视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教育素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教育功效,不仅是教育需要,也是传承、弘扬、与时俱进拓展传统文化的需要。

论文作者:汪晓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汪晓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