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论文_赵萌萌

刍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论文_赵萌萌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络出现了超快速发展,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连通人与世界的纽带,不论个体还是单位,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比如信息泄露、数据失真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安全隐患增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技术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网络信息安全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互联网自身的开放共享性是优点,也是缺点。开放共享带给人们传递信息和感知信息的便利,埋下了信息泄露,数据被窃取、篡改等问题的隐患。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预见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互联网使用者的共同关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传递速率更高、保存信息量更大,确保网络信息安全,需要从内容安全和物理安全两方面做防护。物理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基础,在网络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对安全隐患充分考虑预测,使用更加精密的计算机硬件确保硬件安全。由于电源故障也是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对电源隐患要及时排查排除。信息内容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避免非授权用户登录系统,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防止非授权用户盗用、破坏数据库信息,给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当信息遭到了破坏,要及时对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阻止非法行为继续。对于企业来说,保护信息免受互联网络病毒和黑客的侵害的关键在于构建内部局域网,在内网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传递,对重要数据要做好加密工作。对内网系统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系统自身安全。根据用户体验,对软件的可操作性进行提升,确保软件更好的被大多数用户熟练运用,避免内部出现安全漏洞。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至关重要,不仅要在网络硬件配置上做好管理和维护,还要在计算机网络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内外隔离和信息的安全传递,确保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更好的利用网络促进发展。

2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的开放特性,造成信息容易泄露

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进行工作的,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网络自身安全性弱。在大数据时代下,网上传递的数据如果未经过妥善的处理,非常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单位的重要数据资料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大数据时代,当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被泄露后,个人的行为及生活工作状态等信息都将被近似真实的分析出来,可以说大数据加上云计算,将使得个体在社会中透明化。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网络信息安全,采取不记名处理数据的办法,发布不包含用户标示的信息,但经过实际调查发现,这样做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2.2数据使用缺乏规范,操作失误带来隐患

当前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大数据背景下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但是仅停留在注意层面,对具体如何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防护没有概念和方法。未制定统一的计算机操作规范,来对企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多数用户在具体操作计算机过程中,设置了过于简单的口令,或者在操作方法上出现了技术性错误,导致内部信息被互联网络捕捉,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间谍软件泛滥,用户信息被无形盗用

间谍软件是近年来危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新生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与病毒不同,间谍软件通常不会破坏计算机系统,而是潜伏在系统中,暗中收集用户使用数据和数据库内存储的信息。用户很难通过一般的检测软件发现间谍软件的存在。

2.4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可靠度降低

数据就是客观的事实,这一观点在大数据网络时代显然无法自证其说。实际上,网络时代的数据具有较强的欺骗性,用户作为庞大信息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利用者。在利用网络信息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信息进行甄别和考证就直接加以利用,就容易被虚假信息诱导,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大数据时代,网络用户更应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细致分析,注意真假信息的分辨。

3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3.1采用网络隔离技术,建立内部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首先要做的就是采用网络隔离技术,建立内部网络。将单位内网与互联网分开,确保互联网中的病毒及间谍软件等无法通过网络传播的途径入侵计算机。目前较为常用的网络隔离技术是防火墙。将防火墙设立在数据存储系统中,有效隔离有害程序的访问。当非法用户对计算机内信息进行访问时,防火墙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并对其访问进行阻断。内网内计算机输入和输出数据信息时,都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筛查,有效阻挡黑客攻击。

3.2严格访问控制,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

确保计算机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安全存储和传递,就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访问信息的用户进行标识。只有拥有访问资格的用户,才能查阅并拷贝计算机数据库内的信息,其他非授权用户则只能浏览信息或不能进入系统。对用户进行访问授权的方法可以采用身份认证加口令认证的双重方式,确保用户真实。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更新速度以秒为计算单位,几乎每秒钟都会有新的病毒、新的技术诞生,所以用户对计算机的访问系统要定期进行更新,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高效防护。

3.3建立网络监控系统,严密监测可疑访问者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完善网络监控系统,对网络的访问者进行实时监测是确保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径。入侵检测技术可通过对网络实时检测,发现计算机是否被非法入侵。现在较为流行的入侵监测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签名分析法;另一种是统计分析法。签名分析法重在对系统本身存在弱点进行监测,统计分析法则是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动作模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判断。

3.4运用数据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安全传输

合理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处理,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传递的最佳手段之一。现在主流的数据加密技术有两种,一是秘钥加密;二是加密算法。通过这两种方法之一,可以将明文数据转化成为一种密文,确保信息传递过程中不被轻易发现并破解,从而形成对信息的保护。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即便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捕捉到,也难以轻易破解查看。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设置不同的加密方法对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有效防护。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带来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防护问题。要更好的利用网络,需注意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通过网络隔离技术实现内外网络分离,利用防火墙和杀毒技术有效控制和查杀入侵病毒,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信息传输安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必将延伸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个角落,了解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手段防护网络信息安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曾中良.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信息安全保障[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

[2]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9).

论文作者:赵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刍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论文_赵萌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