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肌胃糜烂的病因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胃炎论文,病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来,鸡(尤其是肉鸡)腺胃炎和肌胃糜烂已经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生产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采食量低下,生长迟缓,群体整齐度差,饲料消化不良,排饲料便,机体免疫抑制,易感染各种疾病。 病症较轻的鸡群常表现为易于惊群、疯跑;重症鸡群则表现为精神不振、易腿软、瘫痪;羽毛松乱、无光泽;缩颈闭眼嗜眠;鸡体消瘦、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 由于本病没有太特效的药物治疗,有一些治疗组方只是缓解病情,很难在短时间彻底治愈,所以鸡场一旦感染此病,鸡场的损失非常大,必须加以重视。 一、致病因素 1.非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 (1)饲料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玉米酒糟蛋白,变质的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如酪胺、组胺、腐胺、尸胺、苯乙胺、色胺等)和肌胃糜烂素(gizzerosine,高温下组氨酸或组胺与赖氨酸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这些生物胺是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羧后的降解产物,过多的生物胺对动物有毒性,除了引起胃酸分泌过剩,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外,由于这些生物胺类在体内将转化为尿酸盐,可导致鸡的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重症可以导致痛风的出现。肌胃糜烂素不属于生物胺,但其刺激前胃产酸的能力是组胺的10倍,引发肌胃糜烂的能力约为组胺的300倍。 (2)霉菌毒素: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一些劣质原料——发霉的玉米、饼粕也被掺入到饲料中,其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很高,甚至含有多种霉菌毒素。T-2毒素和二醋酸熏草镰刀菌烯醇是该组中腐蚀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胃糜烂,因为它们对肌胃角质膜具有腐蚀作用,可造成腺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坏死;桔青霉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桔青霉毒素基本上是一种肾毒素,能引起狗、猪、鼠、鸡、鸭和鸟类等多种动物肾脏病变,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退化和坏死、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能使肌胃角质膜变色或出现裂痕;增加小肠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张力来增强胃肠蠕动而导致腹泻现象。卵孢毒素也能使腺胃、肌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可造成腺胃、肌胃、肝脏和脾脏损伤,腺胃肿大变厚,黏膜增生、溃疡,肌胃黏膜坏死。 (3)硫酸铜中毒:由于硫酸铜价格低廉,因而常以500克/吨的浓度加入饲料作为生长促进剂或抑真菌剂。当发现饲料受到严重的霉菌污染时,硫酸铜添加浓度可提高到1千克/吨,而高浓度的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食道下部和嗉囊有凝固性坏死,引起肉鸡中毒;胃粘膜卡他性炎症,呈淡绿色并有出血点,严重时导致肌胃糜烂;肝、肾也有明显的变性坏死。 (4)维生素鸡胃粘膜糜烂的病因及防治_胃炎论文
鸡胃粘膜糜烂的病因及防治_胃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