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知多少?论文_冯骥霞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知多少?论文_冯骥霞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820860

在整个医院中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变快等特点,若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急诊科患者,在受到疾病的折磨后,心理上还会出现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如果患者的情绪不够稳定会影响急救效果和预后。所以,全面加强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提升治疗疗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相关内容。

1.急诊科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

1.1恐惧、焦虑

患者因为受到自身病情、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状态、医院陌生的环境等因素影响,会无形中为患者增加了焦虑感与恐惧感,其在行为上可变现为过分依赖家属、多次询问病情、情绪比较惶恐等。

1.2抑郁

对于长时间受到自身疾病折磨患者来说,例如:癌症晚期、尿毒症等患者,因为自己认为可治愈的希望比较渺茫,病情反复性发作,加上巨大的经济负担、家属态度的转变等,导致患者长时间处在痛苦、压力的状态,其会变现出唉声叹气、沉默寡言等情况。

1.3急躁不安

因为,患者受到严重创伤、疼痛等方面的刺激,患者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危,到了医院之后非常希望自己快速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当医护人员出现一丝怠慢,或未能符合他们要求,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还会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一些患者在急诊时,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做相关检查、治疗,从而对救治的顺利实施产生严重影响。

1.4感到绝望无助

由于患者受到自身病情的影响,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主观的认为自己对康复、治疗无望,所以产生了绝望的情绪,甚至还有的患者失去生存的信心和勇气,出现轻生念头。主要临床表现有消极了冷漠、目光呆滞、不能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对家属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极端举动。

1.5否认自己的病情

针对一些毫无征兆,突如其来的疾病,患者很难接受,所有对疾病持有逃避、否认的态度。在他们的内心当中,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康复,但是又担心自己的病情在自己想象之外。为逃避现实,在治疗时,当医护人员询问疾病史时,他们故意隐瞒既往病史,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2.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2.1创建较好的护患关系

因为,急诊科患者在入院初期病情比较严重,从而使患者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在加上对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状态及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使得患者形成焦虑、不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以亲切、温和的语言去安抚患者,同时在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动作轻柔,从而使患者可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信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待患者的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动态,并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与应和家属建立良好的通过关系,让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多开导患者;护理人员还应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针对出现的不良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还应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与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的防治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等内容。从而帮助患者有效的消除不良情绪,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2.3热情对待急诊患者

一些患者进入到急诊科室后就存在绝望心理,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相关护理干预时候应在做到敏捷而又热情、温和又耐心。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患者多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关心患者的信息反馈、内心感受,多和患者沟通,拉近护理之间的距离,在为患者护理中应确保体贴、细心、热情、全面,使患者可以感受到医护人员给予的温暖。

2.4让患者信任自己

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操作技巧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能够转危为安,同时对于患者来说,也能予以患者提供心照不宣的依靠、鼓励、支持。针对急诊患者在为患者护理中应确保动作灵敏性,工作要有秩序,做到临危不乱,动作有条有理,技术要敏捷娴熟,尽快安排患者坐到轮椅上,认真、耐心的询问患者病情,同时还应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动作稳、准、快。

2.5让病人感到安全感

当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再加上抢救过程中的行为刺激,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针对急诊患者,不管预后怎么样,都应给予患者更大的鼓励与支持,将消极暗示消除,使患者在治疗中可以放松心情,提升安全感。

2.6将解释协调工作做好

在为急诊科患者急诊抢救时,应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处理好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真正的体会患者、家属的感受,告知家属要做好配合工作,让他们可以乐观、冷静的态度鼓励患者,告知患者家属,在医护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帮助患者消除孤独感、恐惧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

2.7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对于急诊科患者具有重、危、急的特点,例如:急诊胃出血患者来说,抢救时间、诊治时间比较长,患者自身所承受的痛苦比较大,面临巨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失去的治疗的信心,甚至一些患者还产生了绝望的心理,从而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出现急躁情绪,所以经常发脾气,不能积极配合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不应产生厌烦的情绪,应坚持保持沉默,为患者继续求治,以耐心、和蔼、亲切态度对待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与鼓励。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科患者,病情都非常急,病情发展比较快,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及良好的护理干预,很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面对严重复杂的病情,部分患者会对自己病情产生错误认识,同时患者对自身疾病形成惶恐心理,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不安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的存在,往往会对患者的预后与疾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显示,一个良好的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提升治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理解逐渐得到人们重视,而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内心需求为中心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其对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讲解了有关急诊科患者心理特点、予以急诊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希望可帮助到大家。

论文作者:冯骥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知多少?论文_冯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