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吉庄
大兴安岭韩家园局老卡资源管护区
摘要:营林生产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点任务,加强对营林工作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我国在林业方面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时期,各项工作都在有序的开展着,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要将营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本文中重点介绍了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相关的经验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发展我国的营林生产,这一工作的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存在问题;改进对策;苗圃运营机制
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到来,营林生产在社会生活中愈发受到重视,因为营林生产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在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就要做到将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大发展。
1、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营林生产中,主要面临五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长期没有受到的相关部门重视的结果,同时也是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就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林木良种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二者并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目的,由此就引发了管理不当,林业减产的后果。在种子园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过于单一的现象,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只有实现多元化的种子园建设类型才能促进营林生产的发展,但是以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现象的出现阻碍了我国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这是管理上的疏漏导致,在今后的林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改进。
其次,育苗的生产形式存在较为落后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对苗圃缺少有效的管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中,实现了市场的开放,更加包容与共,因此在苗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将苗木作为商品向市场出售。
第三,在苗木数量这一方面看来,也存在数量与质量达不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一些林业生产基地只重视育苗栽种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而过度重视质量又会降低育苗的数量,这两种情况都是极不可取的,在当前的育苗管理中,我国的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足以满足设计作业量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造林的成本占据了过大的一部分,因此影响了树木的种植结构,如果不能将树木进行更加合理的栽种,就会造成树木减产的情况发生,长此以往,就会对良种的推广工作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主要是基于相关部门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另外仍然以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展育苗工作也会对实际的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四,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林,另一种是天然林,前者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中的需要,但是在时代发展中,对于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有的人工林已经达不到需求量的标准,这一问题的出现迫在眉睫,需要从长远的眼光加强对人工林的栽植,林业管理部门缺少将人工林的栽种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的意识,因此才会造成管理上的疏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在管理形式上,采用集约化的管理是可取的,但是需要将其中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而当前管理工作中正是缺少这方面的管理举措,因而造成了管理上的疏漏,无法为林业的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随着社会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上述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营林生产过程中的重心。
2、营林生产改进对策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同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的道理一样,要实现林业的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良种。在林业发达国家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已发展到第三代的水平,人工造林更是基本已达到速生丰产林的标准。在我国,一些省份杉木种子园已发展到第2.5代水平,用其生产的良种培育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更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营林生产用种的需要远超种子园的发展速度,经营树种也比较单一。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红松种子园的规模不仅要扩大,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也急需建立。
2.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森工企业应积极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也应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适当采取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市场。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和承包方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苗木单价可以按苗木等级制定,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育苗及造林成本应予以降低,这样苗圃竞争机制才能激活,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的形式,在造林质量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对其所需苗木有权自由选择。
2.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长期的经营发展,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的确是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更新造林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但造林初植株数仍是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是不合理的。同时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一方面既浪费了苗木,另一方面更是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还有林冠下造林也要适地适量,对现有的天然苗木要充分利用好,这样可以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从经济效益上讲其拖拉机道目前采取的植苗形式还是有些欠妥;为避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对其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
2.4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选用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在造林时就要设计好。林产工业的产品发展转向深加工层次,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对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细致研究,原料的供应要首先考虑。木材数量不足主要是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的,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是有其特定要求的,因此原料缺陷将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高低。
2.5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实际上,对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采取集约化管理措施最多以两年为周期,造林苗木集约经营措施也只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罢了,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广阔,但林木的生长和丰产林的标准还是不相符的。这里认为,最大的林木生长量的获取,投资力度应进一步加大,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施肥、打药和适时的抚育管护,直到林木收获为止。要加强对成林全程的管护,特别是对短周期速生丰产林要想缩短其培育周期的话,就必须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来实现。
3、结语
本文中主要针对森工林区营林生产中存在的林木良种、苗圃管理及育苗等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变革森林经营方式,走科技兴林之路,重振森工企业。
参考文献:
[1]唐伟.加强营林管理促进生态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5(11)
[2]白军.提高营林管理措施营造生态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9)
[3]姜洪波.浅析营林工作的意义及主要工作措施[J].今日科苑.2015(02)
论文作者:韩吉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营林论文; 苗木论文; 苗圃论文; 林木论文; 林业论文; 这一论文; 良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