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八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530
摘要:当前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对深基坑围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于地铁工程建设来说,需要完善土方开挖,降水止水等全过程,本文及对地铁的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字:深基坑围护优化设计 地铁 探讨
当前,在地铁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但是地下工作具有相对较高的危险性,有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充分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工程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使用完善有效的施工围护方案,加强施工质量。
一.深基坑维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地铁和各类高层建筑等需求逐渐提高,基坑的围护技术相对来说技术较为复杂,且综合性较强,其需要综合利用围护计算,地质勘查,现场监控等多种方式,另外,需要选择合理的作业开挖方式,需要满足各类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有效的现场和监控管理,对邻近的建筑物也有着较大的的影响。在围护措施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相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比如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分析内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充分利用力学的资源进行相关的设计,同时,必须对深基坑的开挖实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在支撑体系不变形的基础上,不会对周围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在施工时必须对相关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了解之后优化相关的技术指标,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工程概况:
某市地铁2号线,对于地下车站为两层设置,岛型站台,明挖段共计256.8m长,宽20.58m左右,站台宽共计12.5m,线间距共计11.8m。使用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
三: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探讨
1.土方开挖技术
地铁的设计中,一般需要较大的基坑面积,因此在开挖之前必须必须确定分层开挖的具体方式,一般通过分层开挖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导致事故的产生,我们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仔细的检查各类的施工设备,保证基坑开挖过程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必须保证其他的施工器械设备等原理深基坑,并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对设备的支撑系统造成威胁,防止深基坑设施的破坏。
2.降水施工技术
由于不同的地铁施工工程项目的所处地质环境不同,我们所选择的工程,由于基坑开挖较深,卵石层与基岩交界面处的降水难度大,严重阻碍了深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的进行,在实际中,为了实现有效的降水效果,我们在相邻的两桩之间进行填实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也可以通过钻孔或者相应的注浆处理,最终有效的改善技能周边的环境,防止基坑整体坍塌,通过改变原状的土的力学性能从而实现有效的降水。
3.排桩施工技术
本工程采用旋挖灌注桩,桩径1.5m,桩长30.0-33.5m.首先,我们将根根挖孔桩连续排列组合,保证其承重,防水的效果,另外,内部墙体的刚度一般较大,变形较小,排桩技术简便易行。
4.锚索、腰梁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确定每个孔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应的深度,通过钻机的使用计算出钻进深度,如果满足要求在进行终孔的相关处理。在具体设计时,首先要挖土挖至锚索的标高以下0.50m,然后进行锚索钻进工作,继续深挖继续施工锚索,如此循环,锚索完成之后进行注浆,然后进行腰梁的安装。待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进行锚索张拉。各个施工环节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对施工进行严格的要求,比如必须对锚索的张拉荷载进行严格把控,如果张拉不符合相关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者重新施工锚索。
5.内支撑的施工技术
本工程内支撑受力杆件采用?750mm钢管,从上至下共设置三层内支撑,在进行内支撑围护体系的内应力检测中,可以对各个主要受力部位和各个杆件进行内应力监测,在实际中必须进行对不同受力钢管进行相应的编号,确定没有问题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采用有效的监测方法,定期对各受力部位进行应力检测。
三.深基坑围护施工的控制与维护
1.土方开挖的控制施工
对于土方开挖技术来说,对土方的平衡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必须对其进行新型的处理,落实在具体操作,当前对土层的了解成都不够,常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各类施工工程事故,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控制,可以优先排查施工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状况,并通过支撑的构建进行起全面的挖坑操作,确保分层建设的有效性,在现场积极调度地铁基坑的工程运行,机枪现场管理,对于土方周围的相关车辆和运输设施必须停放在要求的位置中,杜绝随意停放各类车辆,严格防止挖坑过程中的各类机械设施对基坑围护施工设施的破坏,并积极防治围护系统的连接破坏,减少事故的发生。
2.锚索的相关施工控制
锚索的主要的原理是通过注浆体和孔壁产生的摩擦力给围护体系提供作用力,锚索的设计强度与设计抗拉力的满足尤为重要,施工之前建议进行拉拔试验,锚索的试验工作可以由相应资质的公司进行具体施行,最后根据试验数据进行设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在具体的施工中,每个制孔都要求对孔的具体深度进行测量与标注,成孔完毕后立即放入钢绞线并封闭孔口,随后立即完成注浆,注浆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完毕后,必须对锚索的抗拔力进行确认。
3.基坑围护检测
围护体系往往由于坑深的增加而相应的不可避免的变位,因此必须对变位进行相应的预测与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利于周边的检测,这样对施工周边的环境和地形就会有很好的把握,最终实现信息化的施工,需要定期对基坑的围护进行检测,并及时的反应检测的结果,最终对监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4.对排桩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围护排桩的间距较小,相邻的桩孔之间同时成孔会导致最终孔壁的陷落,另外,孔壁土的流失也会导致地面的沉陷,严重影响深基坑排桩工程的有序进行,因此,相邻的桩孔不能同时成孔。
参考文献:
[1]田丽军.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87.
[2]杨俊晓.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90.
[3]陈胜.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51):275-276.
[4]刘岱熹. 地铁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志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地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方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