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_中国财险论文

国际比较视角下我国财险市场增长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财险论文,趋势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产保险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民生安定等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迅速扩张,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3.1亿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7203亿元,增幅超过2300倍,在全球位列第五。财产保险公司的数量也由1980年的一家独大发展到2014年的65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险种日益丰富,保险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纵观中国财险市场30余年的发展,每年保费增长率波动性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动摇人们对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不利于财险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财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客观预测并正确认识中国财险市场的增长趋势十分重要,这将为保险监管机构规划财险市场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为财险公司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市场稳步有序发展。目前国内对财险市场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具体增长趋势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将根据财险市场发展特点,选取有代表性影响因素,构建面板模型,利用2000-2013年全球国家面板数据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全球70个国家和中国31个省市区分别进行分组,测算出各个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财险市场增长弹性,比较全球和中国财险市场的增长路径,剖析我国财险市场增长波动的原因,并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财险市场增长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析影响保险增长的因素。Beenstock等(1988)通过对12个工业化国家1970-1981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人均非寿险保费与人均GDP呈非线性关系的结论[1]。Outreville(1990)以55个发展中国家1983-198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非寿险需求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寿险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即GDP每增长1%带来超过1%的非寿险需求增长[2]。Browne等(2000)选取OECD国家1986-1993年的数据,检验发现非寿险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3]。Ward和Zurbruegg(2000)运用VAR模型,对9个OECD国家1961-1996年间的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不同国家之间这两者的相关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原因,但在另一些国家则相反,这与该国家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宗教文化密切相关[4]。Enz(2000)构建了描绘保险深度和人均GDP长期关系的logistic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绘制的曲线呈S型,反映出一国的保险需求收入弹性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大,而是会在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步变小[5]。Esho等(2004)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及GMM估计方法对44个国家1984-1998年间的财产保险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保险需求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6]。Kugler和Ofoghi(2005)对英国1966-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英国的保险市场规模增长率与本国GDP增长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7]。

      国内的学者如卓志(2001)、吴江鸣(2003)、曹乾(2006)、胡宏兵(2010)朱铭来(2012)等所做的研究都验证了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积极影响[8][9][10][11][12]。徐为山和吴坚隽(2006)通过对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寿险和非寿险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统计,发现经济增长与边际保险消费倾向存在“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对寿险的引致效应要高于非寿险[13]。肖志光(2007)对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比较了OECD国家以及中国的保险需求弹性,发现各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必然趋同,且保险市场环境是导致保险市场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14]。沈坤荣和魏锋(2010)按人均GDP将所有省份分成3组,利用FGLS估计方法,检验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关系[15]。

      上述国内外文献所做的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国外学者大多数以全球财险市场或是发达国家财险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但对中国财险市场的研究几乎没有;第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对财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涉及其他因素的很少,检验模型的构建也比较简单;第三,对国内财险市场区域差异分析也主要是针对财险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没有对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判断。因此,本文在借鉴上述文献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财险市场的重要因素,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国际和国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财险市场增长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目的是发现国内财险市场增长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市场走势。

      二、模型和数据

      (一)模型构建

      构建财险市场增长的回归模型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变量。Zietz(2003)、Hussels等(2005)对前期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将影响保险市场发展的因素划分为三类:经济因素、法律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保险产品价格、预期通货膨胀、市场结构以及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等;法律政治因素包括法律渊源、政治环境、私有财产权的确立等;社会因素包括个体风险偏好、宗教、社会福利支出、抚养率、预期寿命和教育程度等[16][17]。很多因素在实证检验中的显著性并不高或者并未得到一致结论,只有经济增长或者是收入水平是被大量实证检验通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发展背景和财产保险的特点,选取经济增长水平、财险市场深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通货膨胀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模型(1)中,ID代表财险市场增长水平,用财产保险密度来衡量,保险密度是人均保费收入,用年保费收入除以人口数计算而得,可以反映财险的普及程度和增长情况;RGDP代表人均GDP,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也间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IP代表财险市场深度,即年保费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财产保险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CREDIT代表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用各省市区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度量;INF代表通货膨胀水平,通过对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2000年为基数进行换算得到。

表示待估系数,

度量时间效应;

度量地区效应;

为误差项。

      本文对全球70个国家和中国31个省市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全球70个国家的财险密度和财险深度数据来源于2001-2014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出版的sigma杂志,全球70个国家的人均GDP、信贷占GDP比重、CPI均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中国各省市区的财险保费收入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1-2014年),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口总数、GDP、信贷占GDP比重、CPI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4年)。表1是全球和中国的各变量的统计描述。

      

      (三)研究对象分组

      本文将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组别,分别统计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经济增长等因素对财险市场的影响程度。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但按此标准来划分,一是组数偏少,二是高收入国家组中人均国民收入跨度过大,样本中有超过50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都属于这个范围,不能准确反映财险市场增长的趋势。因此,本文根据2000-2013年的平均人均GDP,并参考世界银行分组标准将70个国家和地区分成了8组(见表2)。

      为方便比较,本文统计出中国各省市2000-2013年的平均人均GDP,并折合成美元。根据表2分组的标准,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成了4组(表3)。

      

      

      三、实证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首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分别对全球8组变量和中国4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进行检验,发现每组都至少有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单位根,说明这12组变量均为平稳序列,可以进一步进行面板回归。本文将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一一罗列检验结果。

      (一)全球财险市场的检验结果

      表4列示了全球财险需求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经济增长、财险市场深度对财险市场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有明显差异。

      

      (二)中国财险市场的检验结果

      表5列示了中国财险市场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和财险市场深度对财险市场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他因素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各组结果并不一致。

      

      四、检验结果分析

      首先,全球财险市场增长弹性呈现出先抑后扬的V型趋势。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财险市场增长,但影响程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出现波动。在模型(1)中,

代表财险市场增长弹性,即经济增长对财险市场发展的拉动程度,系数越大,拉动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本文将实证检验得到的全球8个组和中国4个组的财险市场增长弹性系数绘制成图1,其中虚线代表全球财险市场增长弹性的走势。发现当人均GDP小于3000美元时,财险市场增长弹性略有上升,且一度超过1。当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时,财险市场增长弹性出现明显下降,在第4组是达到最低值0.56,之后随着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弹性系数又逐渐提高并超过1。因此,从整体看,全球财险市场增长弹性呈现出一个V型走势。

      其次,财险市场深度和经济增长共同影响了财险市场增长弹性的走势。检验结果显示,除了经济增长这个因素之外,财险市场深度同样会对财险市场增长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这是因为财险市场深度代表了财产保险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与财产保险的功能密切相关,也体现了财险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全球看,在人均GDP小于3000美元经济水平阶段,经济增长带动了企业生产、基础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企业财产保险和汽车保险等传统财险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财险公司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正是提供此类产品,因此保费收入激增。当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社会、居民加大对巨额保险标的、生产责任、公共责任、气候风险、科技创新风险等的保险需求,而财险公司在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是需要时间和资金的,从而会出现财险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因此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之间时,会出现财险市场增长弹性下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财险市场出现发展瓶颈,险种过于单一,供给没有能跟上需求的增长。当精算技术革新、资金规模扩大,财险市场的发展突破瓶颈时,财险市场增长迅速进入一个新阶段。因此在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特别是到了第7和第8组的发达国家时,增长弹性接近甚至超过1,经济增长对财险市场的拉动不仅表现为财险需求的多样化,也表现在为财险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第三,中国财险市场增长前景看好,但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4组财险市场增长弹性都高于全球同组水平,与全球V型走势基本相同,而且第4组京津沪地区的增长弹性下降的幅度也不大,这说明中国财险市场整体发展好于全球同经济水平地区,这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20年间,中国各地企业投资建设持续增长,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2014年已接近1.4亿辆,对企业财产保险和汽车保险的需求非常大。与此同时,财险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这20年间突飞猛进,财险市场的CR4指数(规模最大的前四家公司保费收入总和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接近100%下降到70%以下,市场竞争促进了产品供给数量和财险保费收入快速增加。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财险市场的前景看好。但是,第3和第4组增长弹性的下降也在预示中国财险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时期已经到来。尽管京津沪三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且财险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财险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长期粗放式发展导致中国财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上“重承保轻理赔”,各种违规行为严重侵害被保险人的利益,这就透支了保险的信誉。加上费率并未完全市场化,各家公司在产品开发和创新方面的可操作空间不大,险种同质现象比较严重,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财险需求。因此,中国财险市场在发展模式、市场竞争、产品研发等方面亟待转型和突破。

      

      图1 全球和中国财险市场增长弹性比较

      第四,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通货膨胀对财险市场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且存在地区性差异。对全球70个国家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在经济处于中下发展水平地区对财险市场有正面促进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则有一些负面影响。而通货膨胀主要是在经济水平中等的地区对财险市场有正面影响。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财险市场增长几乎没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对除京津沪三地之外的财险市场增长都有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0~2013年的样本数据,对全球70个国家8个组别和中国31个省市4个组别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全球财险市场增长弹性呈现出先抑后扬的V型趋势,这是经济增长和财险市场深度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财险需求和供给相互平衡的博弈过程。中国财险市场增长高于全球同经济水平地区,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财险市场增长的前景看好。但鉴于增长弹性下降,财险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另外,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通货膨胀对财险市场增长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是不一致的。

      针对我国财险市场增长势头放缓的问题,除了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加强风险意识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财险市场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由量变转向质变,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建议引入多样化的新市场主体,如不同类型的专业化和区域性财险公司,降低市场集中度,形成差异化竞争;转变经营理念,重视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理赔流程的规范;加大责任保险、科技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的研发力度,充分发挥财险在各行各业的保障功能;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各类财险公司实行硬性市场约束,促使其合规经营和公平竞争。

标签:;  ;  ;  ;  ;  ;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_中国财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