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经验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自1978年起进入了新时期的发展。17年来,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对旧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巨大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进程
17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 月)。这是改革的准备和起步阶段。首先是思想准备。在全国全党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左”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防止和克服否定一切的错误思潮。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党工作中心要坚定不移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纠正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从而完成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其次,为改革做了物质准备。这就是恢复因“文革”动乱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在农村中逐步地广泛地推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人民公社。城市改革,主要是放宽政策,改革所有制结构,发展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开放经济特区和沿海14个港口城市,吸引外资。
第二阶段(1984年10月—1991年12月)。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在理论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点。《决定》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改革的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成效检验的标准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任务是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配套改革计划、物价、财税、商贸、分配等体制。《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局部改革转向全面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焕发国有经济生机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配套进行培育市场体系、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计划体制以及科技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时进行扩大对外开放,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由于1988、1989年连续出现高通货膨胀,改革受阻,1989年第四季度转而实行整顿市场秩序,治理经济环境的方针。
第三阶段(1992年1月—1994年)。邓小平同志1992 年初南巡发表了重要谈话,打破了我国改革举步维艰、徘徊不前的状态。这个谈话回答了我国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深化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接着,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决定》具体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步骤。它标志着我国改革已进入到以体制创新为任务的整体推进新阶段。这一时期出台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制度,实行新税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阶段(1995年—2000年)。以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争取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前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经过17年改革,中国经济运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
1.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各种经济相互渗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1993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43.1%,集体工业占38.4%,个体占8.4%,其它非公有的占10.1%。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 国有部门占39.7%,集体部门占26.3%,其它非公有部门占34%。
2.政府的宏观调控正在由指令性计划体制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体制转变。目前,95%以上的工业消费品,85%的农产品,80%以上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放开。国家统一调拨和计划收购的商品已经大大减少。工业产值中指令性计划仅占5%。中央银行制度已经建立, 并开始独立行使职权;汇率已成功地并轨,实现了市场化;金融市场开始发育,开放了证券市场。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取得了成效。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间接调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初步形成,并建立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4.各类市场发育取得很大进展。统一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市场日趋繁荣,市场功能大大增强。
5.外贸外经体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果。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沿海到内地已经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外开放新格局。已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的产业已由第一、第二次产业向敏感产业扩展。外商在华实际投资累计超过千亿美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是经济建设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是人民生活提高最快、人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时期。改革顺乎潮流,深得民心。
中国改革的若干基本经验
中国改革的成本和代价远比其它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低得多、少得多。这应当归功于中国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中国17年改革有哪些举措可以作为基本经验加以肯定的呢?
1.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
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显赫业绩。在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它能动员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重点建设,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实现赶超战略。但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体制的局限性和弊端便显露出来。由于它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把企业当作政府的附属物和“算盘珠”,经济运行完全依靠行政组织、行政手段,实行“吃大锅饭”的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制度,因而窒息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早在50年代中期,中国党和政府就觉察出苏联体制的弊端,并进行了艰难探索,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最终同其它原来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国家一样,中国的改革也选择了市场取向,并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中国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人类社会最优越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必须通过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实现自我完善;传统的计划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机和活力,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质及其规律的要求。因此,出路在于改革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对接,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但是,改革不是改良,不是在旧体制的框架内对旧体制修修补补,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全面地进行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倒退,没有出路;全盘西化,此路不通。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如果中国改革一旦走上全盘西化的歧路,中国必然沦为新生的官僚买办统治的半殖民地社会。那时,社会财富将被少数寄生者侵吞,改革所预期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将化为乌有。所以,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警惕走回头路,防止全盘西化。
2.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决不照抄照搬任何外国的模式和经验,决不允许任何外国人或机构把观点强加给我们。
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今无先例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国为消除苏联体制模式的弊端,自5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过种种艰难的探索,作过各种试验,有的尽管方向虽正确但未能坚持,例如中共“八大”提出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实行分权管理等等;有的因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而归于失败,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建国后十几年我们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这段曲折的历史我们是十分珍惜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做了全面的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从而使改革少走弯路,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根据我们的经验,改革必须打破思想僵化,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创新和探索,学习与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但选择体制模式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即从照搬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走到照抄西方国家的教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选择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改革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相互结合;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个人收入调节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调节方面,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规范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在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下,发挥市场和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广泛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参与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才能实现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地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实行改革,但不放弃社会主义;我们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不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们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不放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我们坚持对外开放,但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
3.坚持以增长和发展促进改革、支持改革,以改革推动增长和发展。
增长和发展与改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增长和发展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指生产关系的变革。协调得好,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不好,二者可能发生矛盾。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给增长和发展创造一个长期起作用的稳定的体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增长和发展可以为改革提供必要的资源供给,使人民从改革中获得较多的实惠。但是,在体制转型时期,增长和发展与改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由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战略作用的惯性,片面地追求产值的高速增长,导致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恶化改革的环境。第二,增长和发展需要投入资源,改革也需要投入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增长消耗资源过多,就会限制改革的投入,从而对改革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亦然。第三,放开物价,开放劳动力市场,改革企业体制,如果措施不当,可能引起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加剧经济的波动,对增长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根据中国的经验,协调增长、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把经济增长的速度控制在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加快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重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始终不放松农业,增加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技术改造,以保证市场的稳定和繁荣。第三,在体制转型时期,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防止投资和消费膨胀。第四,在建立间接调控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恰当地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有利于体制转型。以上各点的中心在于强调,政府必须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稳步、协调、快速、高效增长和发展,避免大起大落,以利于加快完成体制转型。
4.保持社会稳定,以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深受动乱之害,深知动乱之苦,深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要来维护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求全国人民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各项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一切干扰;要求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严格执行法律和规章,倡导优良的道德风尚。只有在这样一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发展才能持续、高效。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在体制转型时期,始终存在着不利于改革和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改革是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大调整。不同的阶段、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对改革和改革的各项措施,会作出不同的反映,力图把改革拉上对自己有利的道路。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国内外还存在敌对势力,他们竭力对改革和建设进行干扰和破坏。
中国改革17年来能取得巨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央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排除一切干扰,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们的经验,为了稳定:第一,在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上,全国上下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搞争论;第二,用立法的形式禁止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不搞所谓的“大民主”;第三,实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使大多数居民能够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同时调节收入差距;第四,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合法经营的权益;第六,坚定持久地在政界开展反腐倡廉,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5.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有序地推进改革。
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我们一方面要有改革的坚定性、紧迫性,不允许走回头路,避免久拖不决;另方面又摒弃所谓“休克疗法”。我们主张分步骤、分阶段、有秩序、整体配套地推进改革。这是因为: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今无先例的艰巨事业,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中国有个形象的说法叫“摸着石头过河”。第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而现代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市场体系发展的产物。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加快市场发育,但决不能无视生产力现状,超越客观物质条件的许可为所欲为。这恰恰是“休克疗法”的致命弱点。第三,任何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都应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和国家的经济承受力。否则,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大批企业倒闭,改革势必陷于改改停停、停停改改的困境。第四,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健全法制,必须有一个过程。第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重点,分步推进,又要综合配套;既要建立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又要重新构造微观基础;既要培育市场和市场体系,又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和工资分配制度,又要改革外贸、外汇体制。显然,这项系统工程是决不可能靠“休克疗法”成就的。
当然,中国摒弃了“休克疗法”,避免了“休克疗法”的恶果,但有序改革因“双轨运行”也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中国有句俗话:“两害取其轻”。
经济改革面临的若干难题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到加快体制整体转型的重要时刻。深化改革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政府决定“放开小的”,即对大量中小企业实行兼并、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出售等非国有国营措施。这些企业亏损面已超出40%,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管理落后,债务负担沉重,退休职工待业职工生活无保障,这些问题也使企业改革受阻。
2.农业基础脆弱。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稳定,小生产与大市场存在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购销双轨制近期难以取消,农村过剩人口转移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矛盾,这些难题使农村改革举步维艰。
3.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滞后。粗放的外延增长模式依然居支配地位,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威胁着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拖住了深化改革的后腿。
4.财政和金融潜伏着危机。财政入不敷出,赤字连年增长,债务依存度居高不下。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小,使财政难以履行其正常功能。银行呆帐死帐俱增,高额存款利息已成为银行不堪承受的重负,专业银行商业化面临困境。
5.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行政机构臃肿,政界腐败之风严重,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
6.居民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一方面形成了靠钻双轨运行的空子大发不义之财的暴富群体,另方面又出现了新的贫困阶层。
这些问题有的是改革过程难以完全避免的,有的是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有的是由外来的消极影响引发的。但不管它们产生的原因有何区别,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都必须认真对待。经济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也必须经历西方发达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认为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加速器。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观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势必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