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_董朋朋,蒋全举

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_董朋朋,蒋全举

河南鑫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相关企业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城市公园建设理论,近年来我国新兴起了低碳经济的城市公园建设理论。但是我国对城市公园建设的现状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引起了我国对完善城市公园建设理论的重视。除此之外本文对如何建设生态化的城市公园、多功能化的城市公园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公园;现状;对策措施

引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并提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转变、实施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2014年国家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强调了新型城镇化需以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等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在这个大背景下,平衡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下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城市公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城市公园的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城市公园在城市环境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实施绿色生态建设的基础,被城市居民喻为“绿肺”,因为城市公园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城市的整体气候,给予城市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公园在城市整体的文化建设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市公园是城市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居民一个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的活动区域,也是整个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保证了城市文化建设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2我国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

作为城乡区域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郊野公园的建设初衷是在对生态本底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原生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培育,改善区域的休闲游憩环境。但国内公园的建设对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缺少科学的开发体系,缺乏相应的制度性保护措施和规范条例,反而引起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2.2缺乏对区域景观资源的整合

国内公园缺乏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在公园特色和风格与城市公园同质化严重。公园景观的营造缺乏对区域自然保护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缺少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聚落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遗迹等人文资源的融合,从而导致其自然性、郊野性不足,进而导致景观单一化和同质化现象。

2.3制度性管理的缺失与社会资本注入的乏力

从管理的层面来讲,国内的公园缺乏制度性的管理措施,未形成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的管理体系,以及经过科学论证的公园评价体系。管理层面的不清晰和不明确、运营层面上社会资本注入的不足,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给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3完善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快城市公园建设向生态型公园的转型

我国在城市公园建设上应当结合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最大程度的节约现有的资金,我国还要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设理念,保证我国顺利的开展城市公园建设。城市公园建设的主要问题除了缺少资金,还缺少稳定的生态环境,我国需要将人为破环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拓展,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快速的恢复。城市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开展森林公园、动物园、生态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建设,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作用,城市公园建设还需要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覆盖的比例,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营造好生态,带火新业态

根据规划,2025年,成都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在2018年7月写入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决定。这份决定提出,要把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道为脉络、以山川为景胜、以农田为景观、以城镇为景区,实现全域公园化,绘就锦绣天府新画卷。

3.3与管理运营主体的共赢策略

首先,建立一个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管理维护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规范化制度体系,让公园从无到有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其次,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促进公园的运营模式由政府独资向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运营模式的转变,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并逐步让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代替政府进行具体的运营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实现在政府引导下,由社会组织或个体运营的模式,达成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使用人群的共赢。

3.4统筹城市公园和城市建设一体化建设

我国不仅仅要紧抓城市建设,也要落实公园建设,二者统一规划、重点规划,将城市文化注入到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去,为我国的城市公园注入新鲜的灵魂,可以有血有肉的为城市居民服务。城市公园建设需要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归为一体,合理的分析城市公园建设的布局,保证城市公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都可以更好的发展。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我国需要将城市的文化融入到城市公园的每一个布局中去,保证城市公园文化和城市公园布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城市居民在公园游玩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娱乐文化和遗迹文化等,使得城市居民举手投足间都能吸取传统的文化知识,让城市公园成为特色的地域性建筑。

4我国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生态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论,保证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将“绿色城市”理念深刻的落实到城市公园的建设中,保证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相结合,实现人与生物圈共处。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低碳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城市公园建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主体上都取得了很明显的进展,保证了城市公园建设理论深入每一个城市居民心中。2)城市公园与城市建设一体化一方面,城市公园建设要和城市建设相结合,打破城市公园传统的思想理念,在空间上打破城市公园建设的阻碍,以点为基础,将“点线片面”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多维布局,保证城市公园建设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未来城市公园建设需要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保证城市居民在游玩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体会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

结语

我国的公园经过短期迅速的发展,在多个城市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应综合考虑生态、产业、人居等多方面的需求,秉承与生态本底共生、与使用人群共享、与景观资源共融以及与管理运营主体共赢的原则与策略,运用科学的资源评价方法和区域性的景观视角,促进绿色效应的发挥并实现持续性发展,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洁,李鹏宇,谢光园.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5,(9):129-133.

[2]方小山,黎英健,黄杰.浅议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与保护利用[J].南方建筑,2011(3):27-32.

[3]张少伟,刘迪.郊野公园分类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4):164-165.

[4]李轶伦,朱祥明.上海郊野公园设计与建设引导探析[J].中国园林,2015,31(12):61-64.

论文作者:董朋朋,蒋全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_董朋朋,蒋全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