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_金融风暴论文

当今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新变化论文,当今论文,垄断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今垄断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特征

(一)当今垄断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时期转向垄断的时期,此后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演进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化条件下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全球垄断阶段。全球垄断属于现代垄断范畴,与国际垄断等传统垄断有着以下几点明显不同:

(1)行动主体不完全相同。传统垄断的行动主体主要是具有主权的国家,而现代垄断的行动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可以超越国家主权边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领域,以实施资本的垄断与控制。

(2)组织形式不完全相同。传统垄断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国际垄断同盟,①而现代垄断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国际战略联盟,②是一种以契约或协定为基础、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以技术开发与成果共享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合作网络。

(3)垄断目标不完全相同。传统垄断的目标是单纯以母国利益为最终目标,以占领某一国内市场为唯一目的,而现代垄断的目标是以跨国公司及其战略联盟的整体和长期利益为目标,以追求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利润为目的,进行世界性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实现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控制与扩张。

(4)涉及范围不完全相同。传统垄断一般局限于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主要涉及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现代垄断几乎遍及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它不仅涉及经济关系,还涉及政治、军事及其他相关关系。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进程加快,垄断资本与全球化、金融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垄断资本全球化、金融化的基本态势。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新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当前垄断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新观点:一种观点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如弗朗索瓦·沙奈指出,当今资本主义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则导致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③让-克洛德·德罗奈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的新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④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第二种观点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如张宇等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该阶段最核心的变化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⑤李慎明也将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形态称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⑥何秉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近30年来的运作中,逐步呈现出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虚拟化与泡沫化、金融资本流动与金融运作自由化、实体经济空心化、劳动大众贫困化、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债务化等六大基本特征。⑦第三种观点是新帝国主义阶段论。如艾伦·M·伍德认为,所谓的新帝国主义就是美帝国主义。⑧杨承训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超级金融帝国主义。他将西方资本主义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金融与产业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⑨

本文认为,以上“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和“新帝国主义阶段”论都有其合理性,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提出当代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全球金融垄断阶的观点,并认为进入全球金融垄断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其显著特征是垄断资本的全球化、金融化和霸权化。

(二)当今垄断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

1.垄断资本的全球化

垄断资本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垄断资本为主导、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的资本全球化。垄断资本全球化既是有形垄断资本(即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等)在全球范围的控制与支配,更是无形垄断资本(即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理念)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和渗透。因此可以说,垄断资本的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行全球战略部署,力图实行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垄断与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相继推行全球战略。与以往推行的市场战略和资源战略不同的是,推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期实现长期和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主要标志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与控制。首先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贸易领域的垄断与控制。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及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中的1/3份额是在各个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不同的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份额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其次是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垄断与控制。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500强最大的跨国公司中,金融机构达115家,占全球500强的23%。这些巨型跨国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通过股权参与等形式实现与巨型跨国公司的相互融合,影响和左右着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趋向。再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领域中的垄断与控制。如在传统制造业方面,世界飞机制造业主要集中在8家大公司,其中美国6家、英法两国各1家。汽车及零部件业也主要集中在通用、福特、大众等10家最大的汽车公司,其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80%。最后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技术领域的垄断与控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跨国公司还成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同时也是绝大多数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和垄断者。“美国曼斯菲尔德统计资料表明,跨国公司在高技术部门具有突出的垄断地位,目前,跨国公司已垄断了世界70%的技术转让和80%的新工艺与新技术。”⑩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垄断资本扩张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取代国际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4年增长,2007年再增30%,达到18 333亿美元,远远高于2000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连续5年增长,2007年再增50%,达到19 965亿美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量急剧扩大,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平均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工业增长速度,而且超过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1998~200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8%,制造业平均增长率为3.5%,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9.1%,而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长率达16.6%。正如德鲁克所说,“贸易逐渐开始服从投资。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是资金的国际流动而非商品的国际流动”(11)跨国公司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将触角伸向各个经济领域,对全世界的投资、生产、贸易和金融等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跨国公司既是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产物,又极大地推动了垄断资本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和投资等多种经营活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和主宰者、超国籍的垄断者。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如表1所示),大约7.9万家跨国公司及其79万家外国子公司继续加大商品和服务生产,2007年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万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31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21%。2007年,全球外国子公司的附加值(总产值)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雇员人数增加至约8 200万人。

2.垄断资本的金融化

垄断资本金融化是指垄断资本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逐渐由产业领域向金融领域转移,由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转换,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渗透,最后形成超强金融控制。垄断资本金融化又可细分为产业垄断资本向金融领域转移和金融垄断资本虚拟化、杠杆化这两个过程。

第一,产业垄断资本向金融领域转移过程。垄断资本大举进入金融业,不仅使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配角转变成为主角,而且能够脱离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领域空转,攫取暴利。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垄断组织多以工业为后盾,逐渐将重点转向金融领域,再以金融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美国10大财团只有杜邦财团金融资本较弱,其他9家财团都拥有强大的金融实力。以石油垄断为基础的洛克菲勒财团,以大通曼哈顿银行(该银行已于2000年9月和摩根银行合并,组成摩根大通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又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信甚至军火工业控制了许多企业,进而成为金融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随着产业垄断资本向金融领域的转移,金融业“创造”的“产值”增速大大超过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1998~200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从87 934.95亿美元,增加到140 286.75亿美元,增长了28.5%,制造业增加值从13 267.48亿美元增加到16 980.22亿美元,增长了36.5%,占GDP的比重从15.1%下降到12.1%,而金融(和保险)业增加值则从6 346.98亿美元增加到10 800.04亿美元,增长了49.6%,占GDP的比重从7.2%上升到7.9%。短短几年,金融业增加值与制造业的增加值之比就从1︰2.09上升到1︰1.50。“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建筑,已经让位于新的三大支柱产业——金融(和保险)、房地产和职业服务(高端服务业)。它们与制造业不同,它们不是由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来支撑的行业,而是靠流入的资金量、靠创造金融资产的过程以及‘金融创新’技术支撑的行业。这就是美国经济运行方式和GDP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化。”(12)

第二,金融垄断资本虚拟化、杠杆化过程。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在产业中地位的凸出,是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特征。关键是货币信用事业的发展要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不能听任其自我膨胀,形成货币信用过度扩张:一方面,社会资本过多流入和集中于金融领域,银行和金融事业机构过度发展;另一方面,在金融自我循环中,劣质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多次使用,即杠杆率过度增大。这意味着国民经济活动中超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信用交易活动量的过度增大,特别是金融虚拟资产交易量的过度扩大。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业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研究,美国首次购房者中的42%和所有购房者中的25%在2004年购买房屋时没有付首付,甚至出现了购房者可以获得房屋价格1.05倍贷款的奇怪现象。2006年,次级按揭贷款总额达到6 250亿美元,到2008年1月,据估计其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13)这些不良资产经过资产证券化过程层层包装,最终衍生出各种虚拟资本形态。在信用杠杆作用下,投机参与者越来越多,次级债的市场价值被空前放大。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则出现萎缩和移至国外。美国1998~2007年制造业产值不断下滑,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50年代为50%,1998年下降为15%,2008年下降到10%以下。大量就业转移到金融以及商业零售、旅游、物流等低端服务业,呈现出“去工业化”现象。可见,美国经济出现了超过实体经济需要与承载能力的经济过度金融化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这种过度金融化、虚拟化和去工业化,造成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严重萎缩,从而美国经济对外交流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一直是顺差,金融收支项目的国际收支一直是逆差,而从1982年开始,转变为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3.垄断资本的霸权化

私人垄断资本一旦与国家政权结合,它的霸权化倾向就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它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它利用国家机器对外资本输出和瓜分殖民地,形成了“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帝国主义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强经济渗透和剥削,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其中最核心、最高级的形态是货币殖民。

第一,美国经济的双重循环使美国获得了征收铸币税以及避免恶性通胀的双重好处。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在该体系中,美元扮演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因此该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美国获得大量实体商品与资源的注入,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并未完全花掉出口收入,而是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将出口收入储存起来,这就导致外围国家持有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换句话说,在第一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换来实体商品与资源;在第二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金融资产换回美元。这种双重循环意味着美国利用金融产品换回实体商品与资源,同时能够把美元数量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后,美国政府采取“双赤字”政策并大量发行货币,获得了征收铸币税以及避免恶性通胀的双重好处。1971~2007年,美国经常收支逆差累计为67 841亿美元,而其中2001年至2007年为47 748亿美元,占70.4%。与此同时,“9·11”后,美国为了军事扩张而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急剧上升,2004和2005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超过4 000亿美元。美政府一方面通过这种“支付贸易逆差”的方式越来越大规模地向世界输出美元,获取铸币税收益;另一方面又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输入美元。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2007年间,美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环比增长11%,远超过GDP增速。同时,美国通过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并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的急剧膨胀,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美国可以任意印发货币作为弥补经常账户赤字的手段。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导致美国净对外负债不断上升。一般而言,投资者对美国净对外负债与GDP之比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这个比率超过临界点,投资者将对美国偿还外债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拒绝继续对美国提供融资。因此美国不得不通过美元贬值来降低贸易赤字以及净对外负债规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经济学家们都对未来美国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忧心忡忡,认为未来的美元大幅贬值将引发全球国际收支危机。然而问题并没有出在美元贬值上,而是出在美国金融产品的质量上。随着房价下降与利率上升,建立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基础上的若干金融衍生产品(例如MBS、CDO和CDS)的违约率上升,信用等级下调,市场价值瞬间蒸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不仅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而且拖垮了全球实体经济。为了维持美元霸权,美国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美元汇率大跌,从而永久性地损害外围投资者的信心。尽管美元汇率大跌会损害外围投资者对美元以及美元资产的信心,从而损害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然而从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存在让美元在可控范围内贬值的激励。因为,一方面,较弱的美元有助于改善美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改善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美元贬值能够降低美国政府的实际对外债务。实际情况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美联储已经实施了4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资产持有者蒙受损失,全球财富向美国转移。这再一次显示出了美元霸权的本质特性。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跨国公司调整全球战略,国际直接投资短期受挫

1.跨国公司调整全球战略

第一,经济缓慢复苏与增长的不确定性促使跨国公司收缩投资战略。从表2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转入下降通道,2009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为-2.2%,2010年反弹到4.0%,但2011、2012年又出现回落趋势,分别为2.8%和2.2%,各界对经济增长走软的担心增加。虽然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通道,但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必然会给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形成负面预期。首先,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喜忧参半,美国、日本、德国近几年经济增长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而英国、法国一直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经济增长在0~2%之间徘徊,比金融危机以前低了1个百分点左右,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走低的不确定性增大,给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其次,南欧诸国深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近几年经济以负增长为主,其间偶有年份出现接近于零的较低增长,尤其是它们主权信用频遭降级、债务利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更导致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最后,新兴国家经济转型十分艰巨,刺激政策的退出,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重新走低。

第二,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危机使得跨国公司短期内被迫收缩投资战线。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跨国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市值逐渐缩水,在财务方面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跨国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市值缩水,导致跨国公司巨额亏损,盈利状况逐渐恶化。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市场方面销售业绩逐渐下滑,公司运营成本逐渐提高,市场对随之而来的风险更加敏感,资本市场不愿意为企业提供融资,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困难。金融危机导致的经营绩效变差会使公司的资金更加吃紧,从而不得不收缩投资,撤出海外投资。由于金融系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源头,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强化国际金融监管,成为全球治理的共识,这必然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动的活性和规模都出现下降。金融危机尽管短期内对跨国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带来冲击,但是在目前全球化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全球内配置资源仍然是跨国公司获得高额利润的最有效手段。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的区域方向会随着东道国和母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而改变(比如从某些国家撤资,以及在某些国家内部的投资转移),但是在全球内加强产业转移和分工的趋势将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得到加强。

2.国际直接投资短期受挫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出现一些隐性保护主义倾向。在投资方面,各国出台的刺激经济方案成为了投资保护主义的“温床”。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见表3),2009年全球全年颁布了102项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措施,其中31项更加不利于外国直接投资。与2005年相比,不太有利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措施的比例大幅上升,尤其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对投资的限制与日俱增,在2009年世界各国出台的投资政策里,限制投资措施已经占到30%,而20世纪90年代每年只有5%~6%的限制性投资政策出台。全球新的外资政策措施中,也有部分政策措施不利于外资流动。金融危机中的国有化政策以及政府的大量财政资助,在保护本国公司的同时,也对资本流出产生了不利影响。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直接影响到全球资本的流动。保护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对金融危机中受到挫伤的行业的保护,采取措施避免更强大外资公司的进入和对产业的保护。在经济复苏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些保护主义行为短期内很难消除,并存在进一步加强的可能,从而最终影响跨国公司资本的全球流动。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因此,金融危机引发的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势必影响到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量、全球直接投资流出量分别比2007年下跌了8.52%和10.40%,2009年又分别继续下跌了33.1%和44.33,2010年才止跌回升,2011年首次超过了次贷危机前的水平,分别达到15 244.22亿美元、16 943.96亿美元。此外,通过对比金融危机前后美国直接投资头寸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样可以发现(见下页图1、图2),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由2007年的5 167.12亿美元急跌至2008年的2 385.13亿美元,下降了53.84%,在2009年出现小幅反弹后2010年又回落到1 768.90亿元,此后开始迅速回升,到2012年已经恢复到3 686.48亿元。再看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由2007年的1 526.93亿美元一路下跌至2009年的227.76亿美元,下降了85.08%,此后开始大幅反弹,2011年已经达到了2 225.84亿美元,但2012年又回落至1 482.04亿美元。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美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都造成了短期冲击,但都又很快延续了之前的上升趋势。

(二)美国启动金融监管改革,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

1.美国启动金融监管改革

自2008年9月以来,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国际金融危机,并拖累实体经济出现急剧下滑,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显著放缓。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4%,创下6年来的新低。美国次贷危机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肇始者,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找出问题的源头,学者们努力探究其形成原因。尽管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政府的“国家住房计划”鼓励通过“创造性的融资技术”提高国民自有住房的比例,美国证监会和联邦银行监管机构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加快次级贷款相关衍生品的开发,由此产生了金融泡沫,而危机前宽松的监管政策导致泡沫不断膨胀直至破裂,次贷危机爆发。杨松指出,“这种经济学市场风险理论的分析揭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经济特征,但这并不是产生危机的直接原因。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金融法制与政策的重大缺陷,以及背后的秩序失范”。(15)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和迅速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政界到学界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指出美国应对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监管入手进行改革。

美国政府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对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反思,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立法改革。由美国政府所确立并实施的法案以及改进建议如下:第一,2008年布什政府领导下的财政部在2008年3月发布了《现代金融监管结构蓝图》;第二,2009年6月奥巴马政府公布金融改革白皮书《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是美国历史上70年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第三,2009年12月美国众议院以223票赞成、20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2009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参议员们也先后递交了400条参议院提案的修正案,但是经过好几个月的激烈讨论只有一些条款被予以考虑;第四,美国参议院于2010年5月通过了《恢复美国金融稳定法案》。参众两院的金融改革法案对维护未来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都至关重要,其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宽泛,涉及消费者保护到高管薪酬的规定,再到评级组织的结构等。以上这四部法律或立法性质文件是美国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首要目标、监管体制都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向,即从金融自由主义向政府干预下的市场调节转变、从金融效率向金融消费者保护转变、从功能监管到全面审慎监管转变。

2.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

金融危机不仅是对虚拟经济的重创,更是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为应对金融危机,避免产业空洞化,促进出口和就业,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再工业化是指重新重视和发展工业,包括改造提升现有工业和发展新工业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去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能力且主要是制造业产出和就业比重降低的过程。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基于制造业就业和产出比重持续降低、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投资转向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等问题,已经提出过再工业化主张。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国在此次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再次打出再工业化这张牌,强调美国经济要从过去维系在金融信贷之上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并重新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

美国将再工业化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从近期看,是出于缓解由严重失业带来的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从中期看,是着眼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强大推动力而做出的发展布局;从长期看,是力图掌控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技术革命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谋划;其根本目的是要重塑美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为了保障“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美国已推出了一些相互配合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力图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以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目前,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制造业在GDP中比重下降的趋势在2008年以后实现了反转,金融业(和保险)在GDP中比重基本稳定在8%左右(见图3)。

(三)美元回流循环出现下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下降

1.美元回流循环出现下行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出台的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尽管在稳定金融市场与提振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却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埋下了若干不确定性。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的巨额开支造成财政赤字高居不下。2009财年的联邦财政赤字高达1.84万亿美元,约为GDP的12%。这远高于3 000亿~4 000亿美元的历史平均水平(约为GDP的2%~3%)。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大量增发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出现持续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其市场价值未来可能显著下滑。美国国债的潜在风险使其对外围国家的吸引力下降,美元的对外回流循环出现下行,这就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基础受到削弱。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由危机前的8 00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目前的2.2万亿美元左右。在负债方面,增长最快的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回暖、实体经济反弹,而美联储出于维稳考虑而未能及时实施退出策略,那么这些银行准备金将在旦夕之间转变为广义货币和信贷,这意味着潜在的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难以避免。美元贬值的潜在风险使得外围国家持有美国资产的动机下降,美元回流循环出现下行,美元霸权的基础被进一步削弱。

以上情况通过对比金融危机前后国外持有美国资产的变化得以印证(见图4)。1999~2005年国外持有美国资产的每年增量基本操持在50亿~230亿美元之间,国外持有美国资产的增长速度也基本保持在6%~20%之间。2006年国外持有美国资产的增量急剧增加到4 834.33亿美元,2007、2008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也达到1 000亿美元以上,2006~2008年,国外持有美国资产的每年增长速度都在16%以上,其中2006年达到了创记录的337.95%。2009年国外持有美元资产的增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为-28 436.93亿美元,随后的2010、2011、2012年虽然出现了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的趋势明显放缓,基本保持在4%~9%之间。可见,金融危机后美国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削弱

金融危机前后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变化也直接反映了美元霸权的地位变化。从图5可以看出,在世界产出的格局中,美国的份额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9.5%下降到2012年的21.9%。中国的份额呈现较快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4.4%上升到2012年的11.5%。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份额都有小幅下降。随着美国经济的历史性衰落,美元霸权地位的历史性衰落也是难以避免的。从短期看,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为主的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一是此次金融危机使欧盟各国损失惨重,且欧元诞生后的短短9年里,其扩张势头已超过美元,具有内在的贬值趋势,难以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二是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达160%,已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也步履维艰,日元也很难得到青睐;三是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已达387%,远远超过美国的70%,英镑也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四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的后发性、资本管制的严格性、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渐进性,目前也无法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

当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额中各国货币的分布比例,以及储备货币币种结构所反映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从表4可以看出,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在外汇交易额中的货币比重中明显体现。进入21世纪后,与美元有关的外汇交易占全部外汇交易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平均保持在85%以上,远远高于欧元和日元等其他货币的交易份额。而从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来看,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也同样显著。从表5可以看出,虽然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从1998年的69.3%下降到2012年的61.2%,但尽管如此,相对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欧元和日元来讲,分别高了52.1和57.2个百分点,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另外,如果考虑日本经济发展的活力下降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的话,美元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还可能进一步增强。

三、金融危机形成根源及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通过金融危机前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到垄断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些新变化,从中我们可以探寻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机理,也可以研判垄断资本主义未来发展态势和历史走向。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机理

2008年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失效造成的,还有认为是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引起的,除此之外,本文认为其真正根源是以超额利润为中心的新的金融化积累方式和以美元霸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及其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所致,是垄断资本全球化、金融化、霸权化不断发展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1.垄断资本过度金融化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与此相对应,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金融垄断资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它不仅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而且还掌握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将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资本的优势及其特殊的垄断地位确保了金融领域的超高利润率。美国在1975~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其金融部门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实体经济部门,(16)而且美国金融部门的利润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在1991年以后趋势更加明显。由于金融部门的利润率大大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大量资本开始流入金融领域,美国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反过来,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促进了金融部门参与价值分配的地位的提升,这种以超额利润为中心的新的金融化积累模式迅速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实体经济萎缩,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美国内部经济开始出现失衡,而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则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随着虚拟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其需要的资本投入也在不断扩大,一旦资本投入达不到其收益水平,资本就开始停止进入,这时金融资产的价格出现停滞并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为防止恶性通货肿胀,美联储进行利率上调,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地产价格出现拐点,大量房贷断供和丧失抵押赎回权,造成按揭抵押房贷的证券化(再证券化)产品的价格大跌。金融机构因广泛持有这类房贷证券化产品而引发资金周转困难,缩减对外放贷,并企图出售资产筹资,但许多金融机构同时抛出这类资产又迫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进一步减值,进入恶性循环的“去杠杆化操作陷阱”,财富泡沫轰然破裂,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2.垄断资本全球化、霸权化导致危机向全球扩散蔓延

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就是霸权战略,而以美元霸权为标志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是美国霸权的经济基础。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必须承担三方面的责任:接受过剩商品、维持投资资本流量以及将它的商业票据贴现。接受过剩商品要求霸主国保持低关税,实行自由贸易,保持经常项目长期逆差;维持投资资本流量意味着美国必须维持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稳定汇率,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提供票据贴现即要求美国的中央银行必须成为其他国家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能够并愿意提供反经济周期的长期贷款。

由于美元的结算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要求美国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拥有完善的、规范的安全评级体系,再加上较高的、稳定的回报率,美国金融资产对其他国家有较大的吸引力。其他国家利用其资金向高度开放的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购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从而含有次贷资产的金融衍生品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并为此向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支付对价。正是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金融部门才可能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从其他国家融入大量资金再行放贷给美国居民,使美国居民的负债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另一方面,美国居民的消费拉动以及全球化的生产链布局的出现,使得美国的一般商品贸易逆差持续上升,使大量美元流向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积聚起来的庞大美元资金又成为了购买美国金融衍生品的资金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对外负债消费模式解决“特里芬难题”,在维持经常项目长期逆差的同时保持了美元币值的坚挺和美元汇率的稳定,其后果就是含有次贷资产的美国金融衍生品流向了世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影响通过金融衍生品向全球扩散蔓延,由其他国家共同承担美国负债消费和过度金融化所酿下的苦果。

3.金融危机通过信贷收缩和贸易投资向实体经济领域渗透

美国金融危机是通过一系列链条环节将其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在金融危机的初始阶段,美国国内流动性突然出现短缺,使流动性危机发展为信贷紧缩危机。在危机的深化阶段,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信贷收缩,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使危机不断加重,实体经济的快速收缩;而实体经济的快速收缩又进一步减少居民收入和储蓄,从而减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由此形成了国内经济运行的恶性循环。不仅如此,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由于美国是经常项目的净进口国家,其他国家一般为经常项目的净出口国家,因此,净出口商品流向美国,而对应的美元则流向其他国家,美国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则会引起持有这些资产的其他国家的担忧,它们开始抛售或不再购买或减少购买美国金融资产,这就导致美元回流出现困难,美国不能轻而易举地从其他国家融入大量资金,并且美国的经常项目的净进口开始下降,与之相对应,其他国家的净出口也开始下降,造成大量商品积压、工厂停产和工人失业,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出现衰退,至此,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由于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其他国家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降低,美元回流出现困难,这就形成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国际经济运行的恶性循环。受美元内外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外循环的美元回流困难使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回流受阻,对外放贷缩减,引起美国实体经济的收缩;反过来,美国实体经济的收缩,又会减少美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从而减少美国的净进口。与之相对应,其他国家的净出口也开始下降,其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的意愿和能力也随之降低,美元回流出现困难,由此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失效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以超额利润为中心的新的金融化积累方式、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是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制度性原因。美国通过择机选择强势美元或弱势美元政策,或者直接通过金融危机的形式把国内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

(二)金融危机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态势

通过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机理的分析,我们从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金融化和霸权化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可做如下基本判断:

1.在全球化方面,垄断资本全球化趋势长期存在,同时垄断资本区域化态势逐渐强化

金融危机对美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都造成了短期冲击,但此后又延续了之前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仍然是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的最有效手段,尽管垄断资本在全球投资的区域、方向会随着东道国和母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而改变,但是在全球内加强产业转移和分工的趋势将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得到加强。从利益看,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是美国霸权战略的两大经济基石之一,美国从中受益最多,其他发达经济国家和发展中经济大国受益次之,而欠发达中小经济体受益最少。因此,为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各行为主体“抱团”动机强烈,区域经济一体化(简称区域化)方兴未艾,大有取全球化而代之的趋势。虽然相对于全球化而言,区域化只是一种次优选择,但在通往全球化道路障碍重重的今天,区域化成为通往全球化的一条捷径,能为全球化提供经验指导。区域化带来区域经济融合,区域内部相互贸易增长,区位条件的改善吸引外资进入,区域内国际分工和协作更加深化,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要素收入提高,最终使区域成员国获得共同繁荣和福利提高。作为一种非合作博弈,区域化的稳定性要大于全球化,在实践的可行性上,区域化要优于全球化。然而,区域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全球化的同时,它也会成为全球化的障碍。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而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它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阻止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进程。

2.在金融化方面,垄断资本过度金融化现象有所遏制,金融化与再工业化及经济实体化同时并存

当今美国所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不仅只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实行二次工业化,其实质上是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依靠创新推动“再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引领,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当前很多国家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曾经依靠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增长,如今仍然处于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从过去把工业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海外的“去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表明美国经济要回归实体经济。与此同时,美国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基础上,注重金融对再工业化战略实施的支持,促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以实现美国经济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从本质上看,美国金融危机后采取的加强金融监管和再工业化等战略举措是其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权衡的结果,是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的需要。一方面,以超额利润为中心的新的金融化积累方式和负债消费模式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也使美国面临实体经济萎缩、虚拟经济泡沫、国内经济失衡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通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贸易投资体系转移了部分损失,但仍然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威胁到了其霸权战略的两大经济基石。面对金融危机,没有真正的赢家。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美国对外在霸权化和全球化方面的受挫,使其向其他国家的融资能力和转移危机能力降低,限制国内新的金融化积累方式和负债消费模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其国内的金融化进程。因此,只要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一天,只要这种积累方式不发生改变、美国霸权战略的两大经济基石不动摇,垄断资本主义就有金融化的冲动和维护霸权化、全球化的动力,这个矛盾统一体将始终贯穿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生,并不停地较量,积累、激化、爆发、缓和、积累,周而复始。

3.在霸权化方面,美元霸权的基础被进一步削弱,国际货币多元化态势明显增强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再一次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美元霸权赖以存在的美元回流循环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此次金融危机的后果让世界各国认识到货币地位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实力上升的大国都会力争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从长远看,要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关键之一是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能以一国的主权货币替代世界货币,从体制根源上解决“特里芬难题”,从而切断一国通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转移国内危机的途径。然而这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从国际金融未来格局来看,虽然美元霸权呈衰弱之势,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美元依旧是世界上的货币霸权,美国主导造就的国际经济制度依旧被广为接受,美元霸权的制度性支撑并没有丧失,美元会继续在国际金融领域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随着美国地位的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兴起,世界货币“多元”体系代替“美元”霸权可分散系统风险,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权宜之计。由此我们认为,随着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形成不同的货币圈,如欧洲的“欧元圈”、亚洲的“亚元圈”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经济体系将逐渐形成。

(三)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走向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方面促使理论界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国政府尤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对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进行调整。不仅如此,还促使新兴市场国家对当今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都将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急剧扩张蔓延,逐步演变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体制。新自由主义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和虚拟化进程。新自由主义导致投机盛行、金融资本急剧膨胀,形成巨大的投机泡沫、债务泡沫和虚拟经济泡沫,最终引爆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表现出鲜明的新自由主义的特点:传统的危机通常表现为消费不足,而本次危机却表现为消费过度;传统的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而本次危机表现为金融过度;传统的危机首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表现为经济危机,而本次危机则首先爆发于虚拟经济领域表现为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使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危机。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表明,新自由主义思想及模式正面临挑战。

2.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即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从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从国际垄断到全球垄断等不同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存在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如美英资本主义模式、德日资本主义模式、北欧资本主义模式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挫折,其经济模式也遭到质疑,尤其以美国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模式所呈现的资本形态的证券化和虚拟化、资本运行的衍生化和杠杆化、资本积累的债务化和寄生化、资本运作的强权化和殖民化等显著特征,进一步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是通过市场自我调整是无法克服的,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必须“深层修复”。这种深层修复必须是具有制度性和系统性的,由此才能促进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新兴市场国家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未来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方向不仅取决于现有资本主义模式及其内在矛盾的调整与协调程度,还取决于以美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力量对比。从目前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通过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控制和支配,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理念,在规则制定、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仍拥有控制权。尽管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和制度带来极大的大冲击,垄断资本主义由此在制度上将进行“深层修复”,之前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及其过度的“金融化、自由化、虚拟化、杠杆化”将被遏制,美元独霸国际金融的格局将被打破,但这并不意味垄断资本主义停止发展甚至走向消亡,因为经济全球化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生产要素还没有真正实现自由流动,垄断资本的全球化的能量远未充分释放,而且目前各类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程度不一,既有过度金融化也有金融化不足的现象,垄断资本的金融化也还有很大潜力空间。因此,从相当时间看,垄断资本主义还将继续存在与发展,并且会得以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与此同时,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传统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力量对比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新兴市场国家对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必然是要求对现有的国际秩序进行重新构建,争取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规则,从而获取更多的权力、利益,这些势必会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其具体表现为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国际康采恩等形式,其中以国际卡特尔最为典型。

②其具体形式有项目联盟、互补式联盟、合并式联盟等。

③弗朗索瓦·沙奈等:《金融全球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④让-克洛德·德罗奈:《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

⑤张宇、蔡万焕:《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⑥李慎明:《从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红旗文稿》2010年第6期。

⑦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⑧艾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⑨杨承训:《国际超级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及衰败——洞察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⑩齐兰:《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2页。

(11)德鲁克:《全球经济与民族国家》,《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7期。

(12)刘骏民:《经济增长、货币中性与资源配置理论的困惑——虚拟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载于张宇等主编:《高级政治经济学》,第38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3)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14)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载《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27页。

(15)杨松:《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法律思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6)谢富胜、李安、朱安东:《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转引自张宇等主编:《高级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6页。

标签:;  ;  ;  ;  ;  ;  ;  ;  ;  ;  ;  ;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