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真卓么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 813300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呈现共存共融、叠加渐进的螺旋式发展态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逐渐形成了新的表达场域和人际舆论集结空间,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已朝着多媒体互动、多媒介融合的方向演进。在这种背景下,阅读教学也将变革和发展。因此,必须针对媒介融合时代阅读教学的新特点,做好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准备及阅读意义,探索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用途径,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媒介融合 阅读意义 媒介素养 阅读教学 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101-01
一、理论知识准备
阅读是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今天,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准备除了必需的阅读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了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赋予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内的一些知识。而媒介素养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媒介传播学等学科领域,是一门交叉的综合学科。因此,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中学生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于我们中学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获得更为系统、全面的媒介基础知识和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力,才能以阅读课程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到阅读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阅读教学的意义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更是实现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如今,信息时代的阅读课堂,多媒体等教学运用已经非常普遍,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也都使用PPT、白板、音视频技术等媒介进行辅助教学。但在媒介融合时代,仅仅停留在PPT、白板、音视频技术等初级阶段的媒介技术应用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阅读实践的需要。慕课、微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体技术和平台的使用已经让中学生阅读课堂从线下走到线上,从现实走向虚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现有的媒介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亟需随着媒介融合发展进行更新和提升。
不断更新和提升教师的媒介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是我们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样,阅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至关重要。在常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读书”时,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这对中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阅读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发展的又一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阅读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用途径
1、设计不同层次的媒介阅读任务
从阅读教学的课程开发角度来看,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阅读教学课程要注重“媒介”的独特形式,根据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目标要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媒介阅读任务,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在阅读中获得言语生命的成长。例如:通过组织时文阅读的评说或演讲,将媒介信息融入到文本阅读中去,在阅读中评说,在评说中互动交流,培养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对媒介信息的质疑精神和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适应现代媒介阅读带来的新变化。
2、借助媒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用媒介技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机,才能将“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的满足感和愉悦及情感体验。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媒介创设阅读氛围,把学生带到媒介所创设的阅读意境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能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此外,在课堂上,通过媒介等方式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探索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文本语言浅层上的意义分析,而要深入文本,通过探究其话语意图,获得文本内部深层次的信息,即“走进作品”,与作品产生精神交流和情感对话。在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从话语意图本位的视角观照其他构成要素。思考和回答:“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作品?这个作品是写给谁看的?作品是怎么写的?作品写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
在经典文本权威阅读思想影响下,阅读教学固守在“赏析”、“涵咏”、“品味”中裹足不前,以致学生的阅读普遍缺乏质疑精神,在媒介文本阅读中则表现为误读与误信。美国Center forMedia Literacy研究中心指出:“受教育个体的提问能力是构建民主社会的基石。”因此,媒介融合时代,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提升的关键就在于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文本质疑法(TAP)又称为“TAP媒介素养教学模式”,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媒介课程使用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在对媒介文本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围绕文本、受众、产制等维度进行提问,层层深入地投入到相关文本的批判性分析中,从而逐渐发展学生的认知力、解读力、批判力、参与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中形成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在不同文化语境或时代背景下,有效抵御各类型媒介信息对学生的阅读干扰,从而更好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呈现共存共融、叠加渐进的螺旋式发展态势。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日常阅读中,在阅读中求善务真、丰富情感、提升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孩子们获得个体言语生命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成良. 新媒体素养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2]谭义专.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018.09.12.
[3]曾燕彬.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江西教师网, 2016.12.30.
[4]于翠玲.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12).
论文作者:羊真卓么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媒介论文; 素养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能力论文; 中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