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人体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科学研究论文,哲学论文,人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人体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大事。钱学森指出,搞好人体科学的研究,一定会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一场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
科学的向前发展,它的每个划时代的发现,都会伴随着哲学上的争论和哲学思潮的出现。在本世纪初,物理学中发现了电子,发现了不可见射线,动摇了“原子不可分的”旧形而上学的观点,于是,一些人就提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形成了一股颇大的哲学思潮。20世纪的今天,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目前自然科学和哲学无法解释的新奇现象,诸如:头撞石碑、气断钢条、特异致动、透视人体、密封瓶中取药等等。面对这些新奇的特异现象,一些人写书撰文说,人体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哲学挑战,唯物主义苍白无力了,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是“旧观念”了,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的“新的哲学思潮”。
这股哲学思潮的论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唯物主义苍白无力”论
在人体科学研究中,有的人明确地说,物质是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种认识,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用来指导人体科学的研究,尤其是面对这些特异现象的时候,就显得苍白无力,非常贫乏了。这就要求人体科学在实践的摸索中要产生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有的人还说,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是需要改变的旧观念。
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的部门。它是研究人体及人体在客观环境中所处功能态共有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的研究离不开人和客观环境,而人又不同于其他一切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生物,即人有意识、有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能动性。人的意识不仅能作用人体本身,即“意识的反馈”,而且能作用外界,形成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经常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二者互相作用。人体的功能态亦是在意识调节作用下实现的。人体科学这一特点表明:物质和意识、客观和主观、人脑和意识的互相关系问题,是人体科学的核心问题。要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哲学为指导,必须以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钱学森说,研究这些问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人体科学中所讨论的问题,都关系到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大脑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的研究,在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里边,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用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准要犯错误。
在人体科学的研究中,要想摆脱哲学的指导是不可能的。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接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否认辩证唯物主义对人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就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二、“哲学的超越”论
在人体科学研究中,有些人明确提出了“哲学的超越”,即超越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争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超越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唯心对还是唯物对?人们往往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进行绝对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的模式中。“唯”当什么讲?独一无二。他们认为凡是带“唯”字的,都是偏激的,并把这种“超越”的观点捧为“新观点”。
“哲学的超越”史已有之,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就妄图超越一切已往的哲学派别。马赫主义者又标榜自己的哲学是超越唯物和唯心之上的。列宁揭露了这种超越的反动实质,他说:“在一切马赫主义者的一切著作中,象一条红线那样贯穿着‘驾凌’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超越它们之间陈旧的对立的愚蠢愿望。而事实上这帮人每时每刻都在陷入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进行始终不渝的斗争。”(《列宁选集》第4卷第384页)
事实正是如此。“超越”的鼓吹者们在“超越”的旗号下大肆宣扬唯心论,他们说,心和物不是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的问题,意念力本身就是物质。人的能量级别要达到一定的层次,“想”就能够直接转变为一种物质,就是心转变为物。意念力是靠“想”产生的,是做功人按照特定方式“想”出来的,尤其是高级功能,如搬运、穿墙或瓶中取药等等都是无中生有,只要一想或念个什么话,东西就来了,全凭心意用功夫。他们还说,像肿瘤(包括肝癌)想想就好了,各类结石想一会儿也没了,青光眼眼压高时想一会儿就下来,高血压想一会儿血压也下来了。全凭心意用功,用意念力做功。这些说法,明显地背离了科学。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历史,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仍有唯物和唯心的争论。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时说:“最新的哲学家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而这种实质被冒牌学者的新名词或愚蠢的无党性所掩盖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365页)
三、“意识即物质”论
“意识即物质”的观点,在人体科学研究中颇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像红线一样贯穿着某些人的著作,说什么现在对气功、特异功能研究的发现,表明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物质;意识即物质,该是我们在新世纪中全部新科学、新哲学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意识即物质是普遍规律;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识的物质属性不被人发现而已;以往人类对意识的定义及认识都是肤浅的、错误的、远离真理的;我们现在提出意识即物质,是建立在新的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它有着全新的哲学意义。
“意识即物质”并非新的发现。早在我国南宋时,哲学家陆九渊在《杂说》中已经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观点,古人讲的心即指的是意识。可见,陆九渊早已提出了“意识即物质”的观点。在欧洲哲学史上,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宣称:“我们所直接知觉的东西都是观念。物是观念的集合。他又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景物,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灵所感知、所认识。”可见,贝克莱也提出了“意识即物质”的观点。马赫主义者继承了贝克莱的衣钵,提出了“物是感觉的复合”,俄国马赫主义者巴扎罗夫提出了:“感性表象也就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的观点,这也都是“意识即物质”也。可见,“意识即物质”的观点,只不过是披上20世纪时装的老调新弹而已。
“意识即物质”的观点同自然科学相悖。自然科学表明:地球已有60多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社会才有300万年的历史。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现代医学揭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人脑,那儿来的意识。不仅如此,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没有被反映的物质世界提供原材料,岂能有反映者的意识存在?由此可见,“意识即物质”的观点,否定了意识起源于物,歪曲了意识的本质,把意识同物质等同了,混淆了其间的界限。
在人体科学中,确有许多特异现象,这些特异现象并非“意念”所成,并非脑子一“想”所成,而是在意念的导引下,在意念能动作用下,特异功能者或气功师激发了自己体内的潜能,并在意念导引下,把这些有机潜能调出体外,发挥无比的威力,以达到气断钢条,瓶中取药等目的。在这里仍然是物质力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非意识本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同志在做实验中发现,特异功能者和气功师在发功过程中,能发出频率为10~36MHz功率为-30~65dBm的低强度高频率电磁波,还有红外辐射和粒子流,它能够改变水分子的结构,能使生物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大量实验表明,意识并非物质,以“靠意念断金属棒或焊接上”为据,断言在人体科学中“意识即物质”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四、“阳神出壳”或“灵魂离体”论
“阳神出壳”、“灵魂离体”,在人体科学探索中,尤其在气功界广为流传,似乎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人说:当时坐在床上练静功时,感觉到从自己的肉体中分离出一个形态完全相同的身体向上飘起,毫无感觉地透过铁门到了室外,向天空升去。有人谈到“灵魂离体”时说:死亡就是灵魂永远离开了躯体。死去的人可能留下灵魂,活着的人也可能灵魂游离肉体。高功大师在气功态时,其灵魂可到任意时空。灵魂不过是脱离了人体的、超时空的聚积状态意念而已。认为灵魂就是“意识体”、“意识系统”。有的自然科学工作者还用实物和场的说法,即先有实物,后有场,场产生波动后可以脱离实物而单独存在,来论证精神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
“阳神出壳”、“灵魂游离肉体”,实质上就是“灵魂不死”的观点。这种观点,根源于原始社会的蒙昧时期,它是迷妄无知的产物。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是一种寓于人体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既然灵魂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肉体而继续活动,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灵魂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阶级产生以后,“灵魂不死”的观点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作为麻痹人民、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因此,“灵魂不死”是反动阶级的统治工具。
“阳神出壳”、“灵魂离体”的观点与自然科学相悖。现代医学证明:人脑是思维器官,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和延脑组成,有1100多亿脑神经细胞,仅分布在大脑皮层的就有150—300亿,如果没有人脑或人脑死亡,便不会有意识。前不久,法国一医生和一死囚签订了一个合同:给死囚一大笔钱,在把死囚头砍下来之后,呼唤其名,若听见了,就眨巴眨巴眼。实验开始后,囚徒的头被砍了下来,医生唤其名字,死囚果真眨巴了眼睛,几十秒后,医生再唤其名,死囚不再眨巴眼了。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人的感觉、知觉、意识依赖于活的人脑。如果精神、灵魂能够离开肉体,那末死囚的灵魂怎么不去回答医生的呼唤?列宁把主张思维可以离开大脑的哲学叫做“无头脑的哲学”,这是很深刻的。
五、“灵魂转世”说
“灵魂转世”说,是人体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气功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有的人说:1.如果意识体有离体特征,如果意识体能附于其他生命体,那么附体现象是必然的。2.那么,当附于一个新生命时,就可以说是一种转世。3.转世、前世,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意识体附于一个新的生命,对于前者是转世,对于后者是前世。在他们看来,不仅“鬼魂能附体”,而且“蛇仙、树仙、狐仙都能附体”。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灭亡,从沙粒到太阳,从无机到有机及至人类及其个体,概莫能外。恩格斯指出:“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2页)既然人的生命存在都是暂时的,有终点的,作为人脑的机能对物质世界反映的意识(灵魂),岂能离体而永世长存和转世呢!
“灵魂转世”与自然科学相悖。生物学、生理学和胚胎学早已揭示有机体个体发育的一般过程的共同规律,即靠细胞分裂繁殖而繁衍后代。人的繁衍是依靠生殖从其父母亲代受精卵的分裂繁殖开始的,由于细胞的分裂,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细胞,这些细胞进而形成各个组织、器官、系统。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才有点象人,胚胎在母体经过280天左右,胎儿就从母体中分娩而出。这一过程是纯生理的过程,那有什么“灵魂转世”的精神过程。新生婴儿的大脑是很简单的,毫无意识现象产生,直到四个月后,方能有意识地看东西。意识现象是后天才形成的。因此,“灵魂转世”是荒唐的,反科学的。
总之,一些人利用人体特异现象的无法解释,便搬出了历史上早已被唯物主义批驳过的旧观点,披上了20世纪的时装,大举向唯物主义,特别是向辩证唯物主义进攻,如果我们不驳斥这些谬论,不回击这种哲学思潮,让唯心论横行,形而上学猖獗,那末,人体科学的研究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而使人体科学的研究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