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77599
摘要: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从大的方面来说,工程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利益,人民的生命安全,从小的方面来说,工程质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建筑工程质量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呈现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如何加强其质量管理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
1.复杂性
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地基沉降过大、出现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干缩过大、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使用不当、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2.严重性
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3.可变性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对钢筋的腐蚀以及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的断裂,以致引起结构不满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每个环节都要各尽其职,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是不行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
1.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首先是领导者的综合思想素质,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的领导者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是每个施工人员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范施工。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甲方素质较低和行为不规范,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建筑队伍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缺乏专门的培训以及基本的施工技能,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范及规程操作,这必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4.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也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不利的要考虑到,重在预防和防治,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职责分工及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不要出现盲点和死角。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只有合理的组织人力资源,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高水平的技能,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营造和谐共荣的气氛,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团结协作,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建设团队中的一员。另外,奖罚分明,举办生产劳动竞赛,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励他们,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设备管理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严格材料的质量管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3.加强工程施工前期策划、过程控制
这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的前提。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地质情况、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向主管工程部门和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并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实现合同目标。施工工艺和方案是进行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艺技术包含建筑施工整个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验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丝毫不能放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探讨[J].居舍,2019(05).
[2]林滨.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05).
论文作者:颜文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