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_生态文明论文

构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_生态文明论文

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新机制论文,三个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人们通常只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予以一定重视,但始终没有把生态文明摆上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突出,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已刻不容缓地摆到我们面前。

一、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短缺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呼唤生态文明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系。气候、地形、土壤、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自然资源和矿藏等自然条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庞大的生命物质支持系统,但是现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能源引起的“温室效应”正使地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在过去100年内使海平面上升了25厘米,不少岛屿和陆地被淹没,不少人因热浪而死亡。如果现在不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严格加以控制,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5℃,海平面将升高30~100厘米,居住在海岸线60公里范围内占全球人口2/3的人类,将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威胁。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等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痛定思痛,老天爷降雨多少,我们无法控制,但降雨能不能成灾,成灾的程度有多大,却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就拿长江流域来说,1998年长江上游降雨量和最大洪峰流量并没有超过1954年,却形成了沿江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就是因为长江流域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所致。据有关资料记载,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从原有的50%降至现在的21.9%,涵养水源能力从4000亿立方米降至现在的1000亿立方米,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6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1/3以上。中下游湖泊淤积严重,加之人类大量围湖垦殖,50年代江汉湖群的湖泊数为1066个,到90年代被减少为182个。现有湖泊质量也大为降低,如洞庭湖,可说是我国唯一良好的天然调蓄湖泊,现也已成了“悬河”,1949年水面还有4350平方公里,到1983年时只有2343平方公里了。1949年前,长江洪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占宜昌站流量的50%,而1998年洪水期间,洞庭湖不但不能分流,反而以35100立方米/秒的流量注入长江。可见,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能促进形成小洪水、高水位的后果,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

水是生命之源,但现在水污染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隐患,联合国发出警告:水将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形势也不容乐观,在523条河流中,已有436条受到严重污染,湖泊和水库水的80%以上也被列入了严重的污染行列,即使是使用数千米深的地下水,也因农药、清洁剂、工业污染的渗透影响,水质仍不理想,自来水净化也难以除去水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我国所患疾病的80%、死亡的33%,都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

除了气候、植被和水资源的危机外,其他环境污染、风沙危害、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等矛盾也十分尖锐。当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致使全球每天有50种生物绝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10公顷的土地沙漠化,我国已有1/3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一方面可耕地面积在锐减,另一方面世界人口在剧增。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们预言,在2010年全世界全年将出现1.6亿吨的粮食缺口;到2050年预计地球将居住80亿人口,粮食危机将更为突出,人类生存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

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致使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争取有限的生存空间,又会带来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社会的动荡。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为生存而战”的报告表明,拥有世界最大铜矿的太平洋布干维尔岛由于开采铜矿污染,引发一场战争,尼日利亚由于开采石油污染引起居民的抗议,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暴力镇压行动。卢旺达因人口剧增,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收成减少了1/3,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1994年有50万平民被屠杀。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恶化不仅给人类带来饥荒,更为严重的是带来动荡和屠杀。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要尽快结束这场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侵略战争”,唯一的途径就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二、两个文明涵盖不了生态文明的内容,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日益突出,精神文明对生态文明的呼救力不从心

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它主要体现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和获取这些成果的活动方式上。人们通常把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人类把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称之为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类也改造主观世界,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称之为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个文明基本说明了社会文明的程度。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遭到严重威胁。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应该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成果,它既不属于物质文明,也不属于精神文明,而应独立称之为生态文明。

物质文明强调改造自然,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保护自然。因而长期以来,两者就互相矛盾,互相斗争,现在日趋激烈。回顾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千方百计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时时处处都给自然界留下人的印记。当人类的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危害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则自然界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及时恢复原有的生态平衡。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矛盾也不明显。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人类中心论”、“人是自然界主宰”的思想盛行一时。培根认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合二为一”的,由知识所赋于人类的力量是无所不能的。笛卡尔更是自信地说,“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人类普遍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把自然界看成是对象,置于与人类相对立的位置,把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看成是技术生产的原始材料。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也就相应地形成了单一经济增长型的发展观,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把发展的过程归结于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认为科学和技术总意味着进步和光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任意向大自然索取。工业革命的结果,一方面使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能够“移山填海”实现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满足人定胜天的愿望,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类也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肆意破坏着大自然,以至形成了威胁到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使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矛盾暴露无遗。

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看,越是物质文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就越大。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达,掠夺大自然的手段多,破坏大自然的途径广。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炭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5%,仅美国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占全球的20%。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达,误导人们形成挥霍型的消费观,加大了对大自然索取和污染的程度。人们崇尚“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付出的是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代价;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增加了生活的垃圾,造成了长期治而不愈的白色污染。同时,现代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类一次性”消费,即使所谓的“耐用消费品”(如家具、汽车等),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往往因为新产品的频繁出现,使旧的仍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提前退出消费环境,作为废弃物抛弃,加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矛盾。

生态文明的破坏,又会反过来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因为资源环境总体上讲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自净化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每消耗一份非再生资源,我们今后及我们后代将要少一份资源;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率,就削弱了其再生能力,以后将不能永久开发利用,我们对大自然的污染如果超过其承受限度,将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遭到毁灭。所有这些,必将对物质文明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可以看看海洋的变化。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渔业资源。但是近年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海,石油及其产品的泄漏,特别是油轮的遇难,给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成了极大的危害,加之多年来的滥捕,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给海洋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1986年黑海的鱼产量为90万吨,现在每年只能捕到10万吨,新英格兰的乔治浅滩海域,近30年来鱼类急剧减少,以前盛产的鳕鱼,到1997年捕获量已减少了95%以上;在东大西洋,金枪鱼的数量自1975年以来已减少90%以上。从1990年至1995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近200次,大批养殖对虾死亡,海洋捕捞深受其害,今年3、4月间,港、澳海域连续发生赤潮,仅在海水养殖上两地损失就分别达1亿港元和4000万元人民币。

面对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矛盾,人们曾寄希望于通过精神文明来解决,强化人们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开发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精神文明毕竟属于意识的范畴,解决物质和生态文明这个活生生的矛盾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人们要生存,就要获得一定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改造自然。发展工业就会有污染,发展农业就要施化肥、农药,要生活就要开采矿产、森林资源,消耗能源,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文明,这不是精神文明所能解决的。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一些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不能充分估计到对生态文明的影响,不知不觉地破坏了环境。许多问题都是意想不到的,没有破坏环境的意识,却达到严重破坏环境的后果。地中海海底发生的一场灾难就是这样。德国一家水族馆中用于装点的一种海洋植物,在非常偶然的强光照射下,与另一种海藻杂交后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具有极强环境适应力的超级海草。这些海草被倒进海里后,搭着来来往往的轮船船底和锚链随船漂洋过海,以人类不敢想象的速度蔓延开来,没有任何天敌,所到之处吸收海洋里的所有养分,没有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空间。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小小的海草会成为大规模毁灭地中海生物的“恶魔”。可见,精神文明只能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阻止不了人类无可奈何或不知不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解决其引起的后果。

总之,社会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如果不把生态文明摆上应有的位置,人类将很难从根本上维护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保护生态环境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全球付诸实施,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学说,要求人类顺其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马克思、恩格斯也早有警世良言。马克思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以为人对自然界的能力是无限的,不尊重自然界本身存在和发展的权利,那么这种对自然界的“人化”,就会产生自然界的“异化”,反过来加倍报复人类。恩格斯也特别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些至理名言长期未被人们所重视,人类在尝尽了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后,才开始觉醒,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进行质疑。海德格尔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察觉到其中也隐藏着“破坏和毁灭”,“人类中心论”是一个死胡同。他看到了技术的消极方面,认为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全面的异化。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中心,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人只是自然界的看护者,人类应该明智地对待自然界,既要肯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界的改造,又要将这种改造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合理限度内,使自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得到保障。可以说,20世纪是自然环境恶化最严重的世纪,同时20世纪最伟大的发展,也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普遍认识,这使人类果断地抛弃了人类中心论的哲学,中国“天人合一”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论得以发扬光大,保护生态环境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人类社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它指出,今天的人类社会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于,要加快经济发展,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方式,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或相邻地区应该合理享有的同等权利来发展,而要以人类生存为前提,以自然资产为基础,同承载能力相协调,力求资源消耗速度低于其再生速率,环境污染程度低于其净化能力,切实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也就是要促进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解,最终实现社会现代化。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民办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进一步取得共识,表示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全球付诸实施,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切实把生态文明摆上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迅速构建起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

——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形成“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两个文明”已经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要重新确立“三个文明”的观念,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理论界要先行一步,从科学和哲学的高度,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作细致深入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为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思想基础和指导方案,并通过自上而下的层层统一思想,扩大舆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强烈氛围。

——发展生态经济,有效促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密切结合。要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肆意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思想和行为,彻底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迅速确立生态经济发展观。衡量社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据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的发达,还要从区域的生态协调性、环境稳定性、资源利用永续性、人口发展持续性、地区发展均衡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提倡清洁生产及可持续生产,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使“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不超越环境系统综合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持自然环境质量和资源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的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倡导生态伦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融合。在生态问题上,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同时也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对保持生态的要求上,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一致的。因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相渗透、有机融合,使形成的生态伦理观念,深深扎根在人的意识中,并成为全人类的自觉行动。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使人们时刻保持“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维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意识,自觉、自愿、主动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坚决同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等挥霍型消费观念,特别对在生产和消费中可能污染环境或必须开采自然资源的产品更要节约使用,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要倡导代际公平原则,多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发子孙财、断子孙路,要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严禁滥伐森林,合理控制地下水、矿产等资源开采,城市建设要服从生态文明,节约使用土地,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强化全球合作,共同维持“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地球只有一个,大气层是共用的,海洋、河流是相通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环境的破坏都会影响其相邻国家环境的质量,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发达国家必须更多地承担起保护世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小污染、小能耗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全世界、全人类的努力,形成真正的“全球村”伙伴关系,全面构建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共同创造一个光明、美好、和谐、发达的新世界。

标签:;  ;  ;  ;  ;  ;  ;  ;  ;  ;  

构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