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任重道远,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并进行积极引导,进一步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坚持矿山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落实矿山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不同主体之间共同努力,为我国发展绿色矿业保驾护航,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物尽所用,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对策;应用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明确主体责任。在主体责任方面,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基本原则,以政府的采矿权许可证为基础,针对无主矿山需要立即关停。第二,实施总体规划,分段分区进行恢复治理。对于新建矿山,需要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开采设计方案都能够协同的进行;对于在生产矿山,还需要针对其实际的损坏度,制订对应的方案,进行分区与分段的治理工作,不得将全部工作都安排在闭坑之后;针对无主矿山,最好能够一次性整改到位,不得出现任何欠账的情况。第三,实施原始生态地质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损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恢复原生态,要懂得坚持治理为主,恢复为辅,并且在两者中还需要优先的选择对地质环境的保护。第四,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还需要与经济发展、生态形式等相互结合,禁止千篇一律。第五,消除地质灾害的隐患,注重周边环境的安全。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我国整体地质环境保护相比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科学防治为基础,后期管控为辅,这也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但在进行矿山环境治理问题上,我国已具有十分深入和透彻的了解,这主要来源于我国本身是一个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国家,广阔的国土面积使得各地区矿山环境问题不尽相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防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治,所以应该加强资金的支持,确保防治过程中的宣传教育与技术落实,从而普及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确保在出现地质环境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降低其带来的风险与不安定的因素。在确保矿山环境问题导致的灾害影响降低到最小的同时,开展各种具体防治工作。作为从事矿山地质环境工作的相关人员,也要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深入指导,从而确保灾害影响降低到最小。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不完善
在正式开始采矿的过程中,对于采矿的类型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其中在开采过程中对于地质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对于不同矿石地质环境破坏形式要进行区别对待,分类别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但是目前大部分矿区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调查,因此在后续保护与治理工作中,要对不同情况的地质环境问题加以区分,采取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免会对地质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2、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与治理体系不完善
矿山企业要有着很好的盈利,保持很好的运营,矿山地质环境的保
护是至关重要的,且两者之间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很多矿山企业没有将本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其治理方案与保护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在之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所在矿区企业要对该项工作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地表变形塌陷区治理
针对地表变形塌陷造成的危害,如果矿区位于村庄附近,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措施:第一,利用减轻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法。如针对村庄所在的压煤煤层厚度较小,就可以选择条带法或者是房柱式的开采工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回收原本的资源,同时还可以避免对村庄的建筑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二,最好是能够搬迁村庄。一旦地面塌陷的实际深度超过3m的区域或者是出现塌陷,就可能会危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实施地表工程的预加固与维修处理。对于穿过矿区铁路公路,都需要在其路基下面留设保护煤柱。对于受到影响的供电线路和通信线路,还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相互的协商,尽量将受到影响的线路直接迁出开采区,从而确保通信线路与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的日常使用受到影响。第四,挖深垫浅、复田造塘,实施土地复垦的植被恢复处理。
2、地质环境监测
(1)地质灾害监测。矿区的生产可能会带来采空塌陷这一类地质灾害,从而影响到地质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所以在监测地质环境的过程中还需要以地表变形情况的监测为主。通过观测资料,就可以对沉陷区之中的地表下沉、曲率、倾斜等地表变形值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移动盆地的实际范围,进而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2)地下水环境监测。第一,矿坑排水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采区内实施矿井生产,还需要布置4-5个孔隙水水位的长期监测点,在采区的外围可以设置3-4个监测点;保持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监测,了解净水排放对于区域之中的地下水环境带来的实际影响。第二,煤矸石堆放区域地下水环境的监测。针对这一部分的监测,还需要做好地下水监测点的布置,并且做到一个月进行一次监测作业,将监测的重点放置在雨季,主要是分析矸石对于周边地下水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废水的存储、处理和再利用
对于矿井开发中废水不外排,实施矿区污水资源化的利用。在矿区,还需要做好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确保经过处理之后的废水能够重复的利用。基于不同水质来做好分质的处理,让雨水和污水实现分流,回收利用废水,并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等待处理完的水检验达标之后,才能实现外排或者是回用,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做到:第一,在井下建设蓄水池,实现井下水的截流处理,直接用于防尘,通过处理之后的矿坑水,也可以满足当地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节约,从而满足井上、井下矿坑水的综合利用要求。第二,在矿井工业场内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站和生产站,需要按照水质的实际特点和排放标准,最好是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方式进行处理,等待设计达标之后,就可以实现生产、生活污水与处理之后的矿坑水的综合化利用。
4、固体废弃物存储、处理和再利用
对于煤矸石,可以直接用于制砖与铺路处理,部分煤矸石可以用于充填换煤。通过选煤厂排出来的煤泥、末煤配合成混合燃料发电供热供气;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矸石,或者是部分掘进矸石,则可以在地面塌陷的区域进行充填处理,满足土地的复垦;生活垃圾则可以运输到垃圾发电厂进行发电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分析当前的具体情况,结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采取系列措施,比如构建完善的预测系统;建立保护体系;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等加以治理。
参考文献
[1]贾林.浅谈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特点及其相关问题[J/OL].世界有色金属,2018(18):138-139.
[2]莫思.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论述[J].科技风,2018(32):134.
[3]孙阳,金旺,周富春.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03):88-89.
[4]杨金燕,杨锴,田丽燕等.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S2):55-56.
[5]王世进,张津.论矿山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环境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45-46.
论文作者:刘爱平,成运利,赵保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矿山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矿区论文; 地表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