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十五”工业发展的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主题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十五”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世纪之交,是中国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由于我国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很低,农村工业发展又相对迟缓,因此,跨世纪工业的发展必须完成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双重任务。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造重组,通过要素的优化重组和存量资产的流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式。因此,必须要有一些新的思路。
(1)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力争产业重组有较大突破。 产业重组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本逐步撤出竞争性领域;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的资产重组;对过度成熟甚至衰退产业的产业缩减以及产业退出援助的政策;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重组等问题,必须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进行考虑。
(2)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高起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国内的投资需求也随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部分消费需求的高级化趋势而变动。新产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投资需求增长迅速,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已成为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改变产品结构,开拓新领域,占领新市场,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加工深度不足的问题,也必须通过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来解决。
(3)以重组为主的工业发展,在微观层次上表现为企业重组。 以存量资产,现存生产技术体系重组为着眼点筹划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将结构调整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必须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国有工业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先导,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抓大放小,调整国有工业的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排除体制分割,实现跨界流动,提高国有工业的经济效益。
二.国有经济重组战略的三个关系
1.产业布局,有进有退
国有经济改革与改组,要重新定位,既要收缩战线,解决部分领域的进入过度问题,也要解决一部分领域的进入不足问题。如近来人们常讲的,在竞争性领域加快国有经济的退出,另一些特殊领域(公共部门、战略性部门、敏感性部门等)应该加大进入力度,真正把国家对经济生产的调控作用发挥出来,实现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需要强调的是:
(1)进入与退出都必须在产业内的不同生产和服务层次上考虑, 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具体设计。笼统地讲退出或进入,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2)产业退出是目前国有经济重组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方面, 实行起来确实存在实际困难,需要政府的协调与支持(纺织业要国务院下决心才能压锭)。但无论多大困难,加快国有经济从某产业退出这一点不能动摇。不解决退出问题,国有企业的其他诸多问题就不能顺利解决,结构调整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多数企业都不想或不能退出。客观上讲,中国的产业重组需要建立一种内生性退出机制,即靠优势企业的吸收兼并来消化现有生产能力。但以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实力和现实条件论,形成产业内自主重组的基础条件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面对过剩,企业和企业家往往缺乏一种主动重组的勇气和理性能力,而对保持现状表现出强烈兴趣。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可以肯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许多产业内众多企业都要被兼并或退出该产业领域。
(3)对产业进入的认识看似一致,实则多有含糊。 关键是对哪些领域应该进入,必须有合理的判断。原则上,一些特殊领域(公共部门、战略性部门、敏感性部门等非竞争领域)应该加大进入力度,但这些部门怎么认定?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应该按何种方式进行投资和管理?这些问题远未解决。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产业重组中,必须适当缩小公共部门和自然垄断产业范围,合理界定非竞争领域。现代技术与组织的变化已可能降低或改变一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或非竞争性质,使非竞争部门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竞争性部门甚至完全意义上的竞争部门。要防止把本应属于竞争性领域的或非公共产品领域的经济活动纳入公共产品领域,纳入政府控制或行政性垄断领域,更应防止在特殊领域内按照传统体制进行管理。应该在行业和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对行业进行适当梳理,将那些具有市场化条件的产业环节和企业尽可能地实施市场化运营。
(4)国有经济退出某些产业领域, 同时意味着其他经济力量的进入。因此,必须实施更开放的产业进入政策,特别是产业对内开放,不断缩小国家控制市场、垄断经营的范围,进一步弱化行政性垄断,在各产业内迅速培养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成长。要以效率、公平和秩序为目标,重建产业进入政策。不仅在宏观层次上确定哪些产业是鼓励的、限制的、禁止的,而且应该在具体和局部政策上,在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鼓励市场进入政策。
2.投资建设,有上有下
产业布局上的有进有退,体现在投资建设上就是有上有下。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上”。随着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的项目,如那些为了适应竞争需要急需更新改造的国有重点工程,那些代表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新的重点建设,那些必须由国家投资迅速发展的领域、特别是与人民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上新项目、好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供给质量,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为此,必须把握新时期投资建设的四个特点。
(1)从发展的总体环境看,90 年代的投资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为目标、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的。虽然在一些已经供给过剩的产业领域,新投资很可能是重复的,但这种重复建设并不是同一规模水平和同一技术层面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更高技术和更经济的生产规模对原有技术和规模的替换,新的更高层次产品对原有产品的冲击,是高水平建设项目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对低水平供给的一种淘汰。这是市场条件下产业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正常方式。
(2)新时期是技术装备全面更新时期。90 年代新的生产结构是以各产业的全面高技术化为标志的,各个行业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加之市场竞争的全面国际化,本身要求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价值的大幅度提高,要求对原有生产体系进行全面更新改造,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以制造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大规模更新改造投资将成为重点。由于国有企业在原有范围内已无多大回旋余地,企图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组或扩张,只会加剧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加剧企业经营的困难。因此,国有资本的效率和竞争力取决于更新速度,取决于有没有好建设项目的接替。
(3)投资机会不同以往。供给过剩条件下, 短缺时代的那种市场空缺再难发现,投资机会存在于产业的重组中和结构调整中,存在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上。因此,原有的以简单地以数量多寡确定投资的决策原则及分析方法,很难奏效。寻求投资机会,应该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重组中下功夫。
(4)必须建立新的产业进入机制。 国有企业的投资可以体现国家对宏观经济控制的意图,但投资必须是企业行为,而不能是政府行为,必须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投资管理体制(如项目责任制),提高投资效率。
3.企业组织,有分有合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生产分散化和企业小型化,以及分散化生产下的规模不经济等问题,从“九五”以来就实施了以“抓大放小”为特征的企业规模结构战略。即一方面抓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放开放活小企业。去年以来出现的两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东亚危机暴露出日韩(特别是韩国)大企业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加上我国实施大企业和大集团战略的某些实际困难,使部分人对大企业战略产生疑虑。二是,只注意了企业大型化趋势,忽略了当代产业组织结构变化中另一个同样有影响的方面,即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或者说企业的分化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产业重组的总趋势,还是近两年愈演愈烈的国际企业并购风潮,以及我国产业界近两年的实际情况,大企业战略及其总的发展态势应该得到肯定。
第二个问题的确应该引起关注。专业化分工也是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界关注的重点。在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及下属公司的业务不断收缩,公司组织进行分离分化,集中力量培育其核心业务,发展核心竞争能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战略上“由小变大”(兼并、合作)和战术上“由大变小”(分离、分化、压缩)。据报导,据美国一家国际咨询公司1997年对美国、西欧和日本1450家大型企业进行的调查,其中的1050家企业压缩了经营规模。 美国福特公司1992 ~1997年间先后将80条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拍卖出去。德国西门子公司1994~1997年共出售了营业规模120 亿欧元的分支部门。 另据报导, 瑞典VOLVO公司将自己的轿车公司卖出而专门致力于卡车生产。 这应该引起许多中国大型企业的思考。
中国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低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也是改革以来一直要解决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这种产业组织上的劣根性,又被带入了新时期企业大型化过程中。一些企业只注重于把规模做大,而且往往只是将原有资源简单相加,只是把产值、资产规模和人员规模做大,只图制造大企业概念,而企业生产组织体系不加改造,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加调整。这种大企业何来竞争能力?另一个突出而普遍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对多角化经营过份偏爱,在主业发展不足、在市场上地位未稳(有的甚至是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急于向外扩张,搞多角化经营,而且多是向一些高风险或热点领域投资,而很少把精力放在培育核心生产能力上,放在建立与其他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上。
因此,有必要明确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原则:企业组织要有分有合。而且要强调企业组织不管是合是分,都只有一个目的,即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已不仅是一个纯生产问题或者纯粹技术问题,而是如何在知识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把现代技术、市场和生产力组织起来获得国际竞争力的的大问题。
三.抓住重组提供的投资机会
增长速度回落是重组的最好时机。未来几年时间,加工工业重组的压力将非常大,加工工业的升级换代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不仅使企业在技术改造、开发上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乃至对新产业的进入方面,都存在众多投资机会。特别要注意,产业重组为企业进行资本经营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1.必须纠正有关工业投资方面的认识误区
这些误区主要有:
(1)继续沿用“补短”思路进行投资, 仍在寻找市场空白上下功夫,而不在创新上下功夫。
(2)讲投资就想到工业,讲工业就想到加工制造, 忽视了许多新的投资领域。特别是一些迅速发展的产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产业的投资。
(3)习惯于传统的投资融资方式,特别是找到好的项目, 不想让别人参与;投资除了依靠自身积累外,就是依赖银行贷款,不善于运用现代资本运作手段。其结果必然影响重大投资的实施,企业成长缓慢,更主要的是可能加大建设周期,甚至贻误商机。
(4)盲目追求经营的多角化, 不重视企业基础条件与技术人才状况,不重视企业生产结构和资产结构,贪大求全,投机性过强,从而引起投资失误甚至企业经营危机。
(5)忽视市场动态变化和投资项目的具体运作效率, 进行过于理想化的所谓效益评价。
2.把握投资特点的新变化,力戒盲目的投资冲动
目前企业投资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市场不确定性更大,投资风险更强;市场供给的周期更短,投资建设周期更短;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生产技术和服务方式的有效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国际资本的冲击非常明显,在投资规模、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方面对国内的投资者形成直接挑战;投资活动的技术性更强,投资已经成为职业投资家的专业活动,不再是一般人凭直觉或冲动所能进行的。
3.结合市场的细分和深化,进行具体产品的定位和技术选择
当前,要深入到产品的技术、功能、设计等各具体环节寻找突破,着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和特点,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通俗地说,“货卖一招鲜”,“出新”是关键。与80年代的投资不同,现代投资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事。因为在一个细分的成熟的市场中,盈利机会存在于产品和服务设计的细节中,只有深入产业和市场的内部才能发现。
4.注重系统全面的投资策划和运作控制
要跳出“投资等于建设”的简单模式,注重系统的投资策划和运作控制。包括市场环境和行业背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选择、产品定位及消费者定位、生产组织与企业组织形式、市场营销策略、广告与品牌策略、筹资融资与投资方式、债务结构、管理者选择、技术职工与劳动力、资源供给等,都必须进行统筹分析与设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投资失误。特别是在投资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消费者定位、竞争对手的估计、财务流动性和财务安全等方面,都对项目的总体可行性产生较大影响。细节把握不当,很可能把一个项目可行性全部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