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农田水利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 4387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方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
一、前言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农民及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农田灌溉成为了必须解决的事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农村水利工程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解决农村问题首先就要为农民着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农田灌溉方案进行实时调整
农田灌溉方案的选择必须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各地区对农业节水灌溉制定的指标不同,所以各地种植的农作物的耗水情况、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另外,随着各地农业政策的调整,不同阶段的农业种植结构也会存在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农民群众要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方案的调整。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大对低耗水作物的种植。另外,还可以压缩耕地面积转而加大林草的种植面积。
2、要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多样,所以要结合当地的水土条件和农田种植作物的类型来具体选择灌溉技术。例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应用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微灌等形式较为常见,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大田粮食作物产出效益相对较低,大多选择以地面灌溉方式为主,同时加大对膜垄沟灌技术、免耕秸秆覆盖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减少很大的资金投入;在条件允许、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选用资金投入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滴灌和喷灌技术,这样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节水灌溉,进而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大面积建设。
三、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灌溉中的节水标准模糊,定量体系不完整
对于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发展来说,由于地区差异大,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节水测量标准,导致一些节水工程的节水标准相差巨大;例如,一些地方将喷灌机的核定灌溉量乘以数量就是本区的喷灌农业面积大小,这是不科学的;比如在西北地区,特别是在一些鲜果蔬菜种植区,采用喷灌的较多,这样可以称之为节水农业,但在南方水稻种植区,这样的喷灌显然是不能够满足生长要求的;所以,鉴于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作物需水量的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节水灌溉标准,制定完整的节水测量体系。
2、对农业节水灌溉中的综合技术的重视度不高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中,往往是重视单项节水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比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滴灌、喷灌、微灌等,但没有进行灵活的使用,形成综合性的技术,提升节水的能力和增产的效果;比如,在水肥综合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作物的施肥时间,合理安排灌溉,造成肥料吸收效果的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灌溉模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农业节水灌溉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盲目进行节水灌溉、擅自改变节水模式的问题,造成了一些节水灌溉的工程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建成严格科学的节水组织监管结构,没有对节水灌溉进行严密的控制管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多,受污染较严重
总的来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很大的;但是,我国农业灌溉还是存在缺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二是污染严重,可用水资源急剧减少。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各类资源的消耗速度,各种农业和非农业用水量上升,虽然我国河流、湖泊众多,但也很难满足各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需要。另外,由于一些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进行水资源之间的调动,导致用水分配的不均;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更是给本就用水紧张的农业带来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的措施
(一)输水过程中可以采取的节水措施
1、管道输水
采用渠道输水会因为渗漏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是采用管道输水的话,这类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减少,尤其是对于滴灌、微灌以及喷灌这些要求严格的灌溉时,选择管道输水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2、渠道防渗
渠道是我国采用的较为普遍的灌溉方式,所以做好其防渗技术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采用建筑材料来进行防渗,常用的材料有干砌块石和浆砌块石等。在水利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三光面”的渠道,并且通过渠道形状的控制来改善输水流量并且减少截面积,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选取
农田水利的灌溉是配水给农田,由于在输水过程中采取输水方式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的技术主要有滴灌、喷灌、步行式灌溉以及微灌等。1)喷灌。喷灌是需要结合一定的设备来完成的,一般会采用动力机和加压的水泵等设备,但有时也会利用自然下降所产生的动能将其压缩到管道中,再经由喷嘴将其喷出,使其能够均匀的喷洒在农田里面,为农业作物进行大面积的灌溉;2)步行式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最大优点便是设备,设备在改进以及拆换时是很方便并且快捷的,能够很快完成组装,并且可以通过拖拉机来实现灌溉,这种灌溉的方式能够增大农田灌溉运行的效率,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微灌。现代农业中,通常微灌可分为脉冲微灌、滴灌等技术,根据不同使用方法而进行分类,如果按照设备性能分类可分为常压微灌以及重力微灌,如果按照设备状况可分为地上灌溉以及地面灌溉。微灌的优点在于能够对灌溉损耗的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节水。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抗旱节水育苗的培育以及高效利用水资源植物品种的开发来实现节水目的。利用抗旱节水技术进行栽培以及管理,从而提高生物链中由微生物-植物-动物,由其不同级别的生物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生产更多优质的品种。国外从2001年开始了生物技术节水的研究,而我国在植物水分的高效利用以及抗旱方面研究比较多,但对于动物以及微生物抗旱节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面对我国现在的农田灌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进行生物技术的研究,培育处抗旱和水利用效率搞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品种也能很好的起到节水的作用。
(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将会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中深化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有助于推进我国节水管理的现代化与高效化,并且在水分监测、信息采集以及农田信息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这一块的工作,将会对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生物技术的广泛深入使用
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节水潜力,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生物技术能够使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的农业转向现代化的节水型高产农业,但这项技术仍然是处于研究阶段,大范围的使用尚需时日。
3、新材料的使用
先进的材料以及技术能够促进节水产品的发展和换代,那些具备环保化以及低能耗的灌溉产品将会是节水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制造的节水产品,不仅极大的改善我国农业整体的节水现状,也更方便于应用,为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提高一个好的技术支撑。
五、结束语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的提升对于发展新型农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结合实际,以正确的方式及方法合理的设计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切实的解决农民的问题,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华.概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规划[M].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志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报告[M].石家庄:临泽出版社,2010.
[3]范天胜.浅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规划设计[M].乌鲁木齐:新疆出版社,2011.
[4]黄秋生.实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与设计[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1]蔡守华.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与课程设计[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吴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论文; 农田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