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叶娟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384-02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化而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出现狭窄等改变,使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受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术式。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微创技术、更好的止痛、强化术后康复治疗等,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1]。快速康复理念近几年被引入骨科领域,围手术期护理是快速康复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研究是对快速康复护理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科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为35~62岁,平均(42.6±7.5),其中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0~66岁,平均(41.2±6.9),其中男14例,女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并予以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合并有其它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1)护士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2)术前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难以入睡者可给予口服镇静药。(3)告知患者疼痛时不需忍耐,合理使用止痛药是必需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价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超过4分时采取干预措施。(4)有便秘者术前使用开塞露,口服便塞停、乳果糖等促进排便,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

1.2.2术中护理 (1)体温过低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量,延缓术后恢复[2]。通过提高手术室温度、棉被覆盖、减少皮肤暴露、输入液体加温等措施,做好术中的保暖。(2)研究表明,输液过多会延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减少液体的输入量,可降低心脏负荷,防止出现组织水肿。

1.2.3术后护理 (1)做好镇痛护理,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给予患者使用镇痛泵,口服非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镇痛。(2)快速康复理念要求患者术后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4小时可以少量饮水,6小时后可进食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在使用昂丹司琼的基础上,配合给患者行穴位按摩(合谷、内关),或用生姜粉与饴糖调和后贴敷于内关、中脘,可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术后6小时可以下床活动,但是初次下床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晕厥。护士要教会患者正确下床方法,强调家属陪护到位,避免患者跌倒。(4)术后留置切口引流管及导尿管,增加了感染的可能,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快速康复要求根据术后情况尽早拔管,引流管于术后24小时内拔除,导尿管于手术当天拔除[4]。拔除导尿管后,予患者艾灸中极、三阴交等穴位。艾灸可以舒缓括约肌,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以利小便。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部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x-±s)

3.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是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达到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5]。通过术前宣教,减轻患者的焦虑;术前镇痛、镇静药的使用,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术中保温能避免低温导致的并发症;限制液体量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后活动;尽早进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活动可促进各器官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各种管道,能缓解不适,利于早期下床活动。本次研究表明,与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快速康复护理在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对接受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刚潮,陈勇平,王狄克.快速康复外科在急腹症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4):48-50.

[2]乔颖,袁燕.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58-59.

[3]王继洲,姜洪池.围手术期处理新理念[J]. 腹部外科,2009,22(4):198-199.

[4]贾瑛,李潇. 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2017,4(4):382-384.

[5]杨宇宁,郑惠连,麦上妹.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9):13877-1388.

论文作者:叶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快速康复护理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叶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