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噪声掩蔽疗法治疗耳鸣的分析论文_蔡世平

(桃源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700)

摘要:目的 评价窄带噪声掩蔽疗法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耳鸣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窄带噪声掩蔽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同对照组的74.29%相比,研究组治疗总适应率94.29%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耳鸣疾病治疗期间,应用窄带噪声掩蔽法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耳鸣;窄带噪声隐蔽疗法;银杏叶酮脂滴丸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学病症是耳鸣,此类疾病发病率较高,我国耳鸣发病率达到大约13.7%,对于严重患者来讲,则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烦躁、抑郁等,有些甚至产生自杀心态。引发耳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噪声因素及生理因素等[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窄带噪声掩蔽法治疗耳鸣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耳鸣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值是70岁,最小年龄值是20岁,均值(52.34±6.21)岁;研究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值是69岁,最小年龄值是21岁,均值(52.16±6.19)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经过诊断后被明确诊断为耳鸣患者;②此次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②存在认知障碍、肢体障碍及言语障碍患者;③存在肝、肾、心脏等严重器官功能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银杏叶酮酯滴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393;生产厂家: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每次40mg,每日3次;黛力新(批准文号:H20171104;生产厂家:H.Lundbeck A/S),每次1片,每日2次,每个疗程7d,接受为期5个疗程的治疗。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取窄带噪声掩蔽法治疗,应用本院纯音听力计,对于单侧耳鸣患者来讲,则在健侧给声,应用响度平衡阀及频率平衡法对患儿耳鸣响度及频率进行查找;对于双侧耳鸣患者来讲,则在侧耳给声,并采用响度平衡阀及频率平衡法对患儿耳鸣响度及频率进行查找。应用不同中心频率或者纯音的窄带噪声进行耳鸣掩蔽,对患者患儿无法听见的时间进行明确,掩蔽声最低声音强度指的是最小掩蔽级。应用本院耳鸣掩蔽器进行治疗,将最佳窄带噪声掩蔽频率最小掩蔽级添加10dB,就患儿来讲,则实施治疗性掩蔽,15min/次,每日1次,每个疗程7天,接受成为5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疗效判定:①结束5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耳鸣现象,而且不会影响患者情绪、睡眠及工作等则表示完全适应;②结束5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耳鸣现象显著改善,未严重影响患者情绪、睡眠及工作等表示基本适应;③结束5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耳鸣现象基本改善,患者情绪、睡眠及工作受到轻微影响则表示部分适应;④结束5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耳鸣现象依旧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睡眠、工作及情绪则表示未适应。(部分适应+基本适应+完全适应)/总例数×100%=总适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x?x±s)和计数资料(%),检验值分别是t和x2,组间比较经P值判定,P<0.05则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研究组总适应率是94.29%,相比于对照组的74.29%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3 讨论

耳鸣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伴有听力功能障碍、失眠、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孤独、抑郁、焦虑及头晕等症状。据有关资料显示,耳鸣发病率大约在10%-20%之间,老年人引发耳鸣的概率达到30%,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引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较为复杂[2],截止到目前为止,仍未全面了解其机制,增加了治疗难度。尽管临床上关于耳鸣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而且部分治疗方法具有显著效果,但是仍不具备公认的治疗该病的方法。耳科较为常见的三大难题分别是耳聋、耳鸣及眩晕,其中占据首位的是耳鸣。虽然掩蔽治疗的原理尚不明确,现实生活中,部分耳鸣患者发现处于嘈杂环境中,耳鸣症状现象消失或者改善。从心理角度来看,外界掩蔽声同内部耳鸣声相比,其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与此同时,使耳鸣患者注意力发生改变。相关研究表明,耳鸣响度级别与治疗效果呈反比,因此需要及早实施有效治疗方法。掩蔽治疗方法属于生理性疗法中的一种,其特点包括操作简单、方便、无显著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高等,并且很容易被患者接受[3]。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治疗总适应率方面,对照组是74.29%,研究组是9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窄带噪声掩蔽治疗效果较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更优。

总而言之,将窄带噪声掩蔽法应用于耳鸣治疗之中,在改善患者耳鸣及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陶源,叶盛,楚广星,等.多频率匹配耳鸣掩蔽疗法及其手机APP设计实现[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12):1280-1285.

[2] 卢友琪.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2):2275-2277.

[3] 田如如,刁明芳,田芳洁,等.定制音乐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疗效的初步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5):343-348.

论文作者:蔡世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窄带噪声掩蔽疗法治疗耳鸣的分析论文_蔡世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