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格论文,初中英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要求初中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如: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语篇意义;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识别文体的特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等。它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利用转换手段将文章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信息转换成较直观的形式,就可以方便学生获取、加工和保存信息。
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手段有:表格、图片、简笔画、树形图、流程图和时间线等。这些手段可以通过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关系、分类关系、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戏剧场景等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表格运用到阅读课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段落大意、篇章结构及细节内容的印象,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只重视词汇、语法,符合课文整体教学的要求。而且表格直观性强,富有表达力,易于突出教学重点和主题,可适用于不同题材的阅读文章。
二、表格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表格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课文的体裁、篇章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等实际情况制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吃透课文,精心备课。笔者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表格在英语教学中的巧用。
1.获取细节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并运用语言知识,教师会让他们将一些知识系统地、有策略地进行搜集归纳,从而有效地参与学习。例如介绍节日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节日的由来及其存在的意义,文中出现了数量较多的生词和比较复杂的句子。在教授这样的文章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的表格来梳理课文内容,让阅读理解省时、省力。
表格中的内容只要通过扫读就能准确地完成。教师给学生时间填写,几分钟后,进行交流,每个学生只需说出节日中的一件事情及其目的。随后,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说说自己喜欢的节日。由于有表格中的内容做参照,学生都说的相当流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再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情感教育。因而,如果学生学会了通过图表进行阅读理解的策略,阅读内容有条理了,说自然就容易了,也为写奠定了基础。
2.突破文章难点,为学生顺利掌握课文铺平道路
有些阅读课文对中心话题的介绍或说明是以不同的分主题展开的,这些主题有时比较明显,如以主题句的形式出现;有时则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在教学中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是篇游记,记述了Sally和Lingling去武陵源的途中见闻,要求阅读短文,完成课后的问答练习。但是由于教学对象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他们之前没有进行系统的英语学习,所以相对来讲学生的基础会弱一些。更困难的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大段的英语课文,很多学生都没仔细看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这样大段的英语文章时不感觉枯燥、不觉得困难呢?于是,笔者决定利用表格将内容简单化。课文本身脉络清晰,通过对课文所呈现的信息进行归纳,可以发现全文是围绕面积、位置、自然资源和特点四个主题来介绍的。
将文章的四个主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后,学生在完成课后关于武陵源的问题时,就可以根据表格准确地进行回答了。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加快了学生对文章的记忆,提高了课堂效率。
3.梳理文章大意,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
在英语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课文是对一些平行素材的介绍,课文本身的篇章结构比较明显,用表格可以将这些平行素材各自的特点突显出来。
按时间顺序展开的英语阅读课文是教材中最常见的形式,它可以是说明文,也可以是记叙文。例如: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一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2是一篇以一般现在时为主线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Tony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表格:
学生阅读文章后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对Tony的一天进行描述。通过学生填写、描述等多种形式的参与,进一步巩固了本单元的语法项目,突破了文章的难点,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对文章进行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果文章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那么表格就可以以比较或对比的方式展开。例如:在教授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一年级上册Module 8 Unit 2的时候,文章介绍了Daming's mother,Tony's sister,Lingling's father,Betty's aunt and uncle每个人不同的喜好,要求为他们挑选生日礼物,以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来呈现。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外,还可以自己设计表格。根据外研版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特点,笔者为本文设计了如下表格:
这样不仅能将问题简单化、明了化,更让学生学会了利用表格答题的技巧。同时,教师通过表格有效地将课文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吸收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口头表达信息”的思路综合地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完成表格后,学生们根据表格的信息进行问答或分角色扮演,他们争抢着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结语
阅读教学的步骤一般可分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侧重。表格的使用应是阅读中课文信息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
在阅读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介绍背景知识,可以采用谈论图片、提问回答、现场表演、歌曲、故事、笑话、谜语等形式,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宜就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态度与观点、人物的性格、文章的隐含意义等来提问,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
表格内容不宜过细,否则易变为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师在使用表格进行课文整体教学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文章的篇章结构制定表格。表格的制定好比为学生学会阅读提供了“脚手架”,一旦学生熟悉了这种信息转换手段,应果断地让学生自己去搭建。
综上所述,表格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思考、讨论和其他相关活动,使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