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论文_张琦珍

张琦珍

(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额外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MAS肢体功能、NIHSS卒中评分护理前后变化,并对比患者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卒中评分均出现改善,观察组改善态势更理想,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也能改善患者病情、心理态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卒中评分

中风偏瘫是中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描述,是指以中风(卒中)为原发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单侧肢体、双侧肢体均可能受累出现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该疾病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治愈,护理工作得到广泛重视,分析认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我院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4-71岁,平均(65.2±3.9)岁。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2-72岁,平均(65.4±3.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重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周期新血常规检查,观察组额外行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情志干预、生活干预、复健干预。

①情志干预。病之所在,情之所系。中医情志护理重视移情疏泄法、疏导节制法帮助患者控制情绪。移情疏泄法强调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在病情困扰下找到新的生活乐趣,如读书、思索等。疏导节制法重视将患者已经出现的负性情绪引至他处,节制情绪的破坏蔓延[1]。

②生活干预。生活干预的重点为饮食干预,基本原则为避免食纳激增,重视均匀摄入不同营养物质。结合患者病证特点进行辨证分型,风痰阻络患者,以豆类、青菜等为主,降低肉类、精粮摄入,忌食辛辣食物。气虚血亏患者,需重视虚症调整,可于饮食中增加少量枸杞等对症食物,另以山药、百合、虾仁等行纤维和蛋白质的综合补进。阴虚患者,可食用蛋花汤、银耳汤等,忌食辛辣生冷食物。痰湿患者,可食祛痰食物,如薏苡仁、红豆等[2]。

③复健干预。急性发作患者需静养,渡过急性期后,可行按摩促进患者恢复。于患者百会穴处进行点按,力度先轻后重,另选取患者下关穴、印堂穴等处,进行点按,每处穴位点按40-60次[3]。患者机体各处也需进行按摩,选取患者患肢周围各处,上肢包括手三里穴、极泉穴、曲池穴、臂臑穴等,进行点按,每处穴位2到3次,转移至下个穴位,持续10-15min。下肢取足三里穴、昆仑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等处,每处穴位2到3次,转移至下个穴位,持续10-15min。鼓励患者自行进行锻炼,包括室内缓步行走、床周关节运动等。室内行走方面,建议借助工具或由家属帮助,日间可不定时进行,每次行走3-5min,至患者略感疲惫。中医对关节运动较为重视,关节直接影响行气,床周关节运动包括上肢肘关节和腕关节、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主要进行屈伸练习,每次屈伸30-45度,持续20-30次。腕关节、踝关节主要进行旋转练习,反复10-20次。关节运动每天早晚进行至少一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MAS肢体功能、NIHSS卒中评分护理前后变化,并对比患者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MAS肢体功能、NIHSS卒中评分护理前后变化

3.讨论

偏瘫为中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多长期困扰患者。中医理论下,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速度加快。有学者发现,通过穴位按摩可改善患者血运、实现通经活络,提升患者运动功能10%-20%[4]。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卒中评分,使其下降20%左右[5]。我院在具体工作中,引入情志干预、生活干预、复健干预三项措施。情志护理可应对患者情志不佳问题,疏导、宣泄、移情等具体措施则带有长期开展的价值。生活干预重视食纳控制,以缓调慢理的方式改善患者机体气血情况。复健干预则重视以按摩改善患者机体血运,实现经脉畅通,改善病情和运动能力。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24.8±3.3),卒中评分为(18.9±2.4),抑郁评分为(20.1±2.2),护理满意度为95.74%,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也能改善患者病情、心理态势、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穆源颖.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55.

[2]胡凌云.老年患者中风偏瘫肢体的中医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9):11.

[3]夏锦锦.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111-113.

[4]覃樱,柳芳妹,施清燕,等.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176+178.

[5]权继侠,董秋菊.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4):51-54.

作者简介:张琦珍,女,本科,1979年8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论文作者:张琦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论文_张琦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