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沭阳分公司 江苏沭阳 223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我们应注重节能减排。因此,本文介绍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节能减排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意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内住户的用水和污水的排放问题。在给排水设计中,既要考虑到水的方便性和水的安全性,又要考虑污水的处理和合理排放。目前,大多数给水排水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都考虑了这些问题。然而,很少有设计师真正考虑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的设计。这是一个在中国给排水设计的缺陷。目前,中国的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但水资源日益稀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人没有真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提高设计人员的节水意识,鼓励设计人员在给水排水设计中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为节约用水作出贡献。在城市生活用水中,浪费主要是洗碗和卫生间用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用水。②落实节水观念,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给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的很多地域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没有将排水设计问题考虑在其中,因此使得城市的水资源无法得到高效的利用。并且很多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的排查难度也相对较高,增强了工作人员开展水资源浪费现象的排查的困难性。在传统的居民建筑当中,由于建筑理念的相对老旧,室内的卫生器具的设计的水资源浪费性也相对较高,并且水资源的存储器具的密封性也相对较差,因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2.2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当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排水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供水管道的渗水现象和供水配件的渗水现象。这些现象日积月累的存在,导致的水体资源的浪费问题的严峻性也不容忽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会为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是在地下发生的,因此问题的解决难度也相对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3.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给水压力
在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给水压力。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实际高度、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给水管道,设置给水压力,尽量避免外在压力对给水管道的影响。比如,在严寒地区,需要采用防冻裂效果较好的给水管,根据具体数据合理设置给水压力。一般来说,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参考国际给水压力设置标准,保证给水压力数在安全范围内;在掌握了相关数据后,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给水压力,在设置时要保证各层住户的用水需求,根据情况适当增设减压阀或者加压阀,保证给水压力在水管的可承受范围内,避免压力过小造成的水资源供应不足,或者压力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以及供水管道的破裂等现象的发生。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避免因水管破裂渗漏以及水流量过大造成的资源浪费。
3.2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将太阳能利用到建筑节水系统设计中来,实际上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热水供应系统在传统的模式下,或者使用电力燃料,而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可以将以上两种能源节省下来。为了发挥出太阳能的在热水供应系统中优势,需要选择高效能保温材料的热水器,其加热设备必须是热管式和真空管式,该种设备不仅具有较好的集热效率,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简单。当设备出现问题容易维修。但是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诸多问题:①要保持水流的平衡;②集热器选择时,需要对其承压能力、抗冻性以及抗热冲击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温度,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需要选择抗冻型的集热器。
3.3输送和储存水时的污染防治
在供水系统中,都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如果解决的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一般的供水系统,水箱与水池中容易对于水造成污染,大部分的水质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蓄水附件、水体本身以及水保持的时间等。当水箱与水池是钢板材料时,水箱的表面极其容易被腐蚀,对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另外一种水箱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以钢筋混泥土材质设计的水箱,其表面比较粗糙,且并为经过消毒,其容易产生很多细菌、青苔。这些物质对于水质的污染性极大。因此在水箱与水池的材料选择上,需要注意卫生与消毒。当只能进行钢筋混泥土建造水池时,需要在水池内部加上内衬材料,将钢筋混凝土表面的粗糙性弥补。而玻璃钢以及搪瓷钢板材质的水箱能够满足以上条件,应从该种材质的水箱比较实用。在生活用水水箱与水池的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两个细节:①防鼠防污染;②加氯消毒。在水池的溢流管上添加一个防鼠网,避免由于水池密闭性不好而造成水质被污染。同时防鼠网的设置,使得水池维修检查中比较便利。当水在水箱中储存了24h以上,水中的余氯含量接近于0,此时水已经没有了消毒功能,水质出现恶化。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水池中,其水储存时间都在24h以上,为了防止其中水质的恶化,需要在建筑中设置消防水池,并及时向水池中补充加氯,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水进行消毒。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实现节能减排,科学用水,节水设计是一方面,对给水系统进行环保设计,保障生活用水的质量,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点。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从生活用水的运输以及管道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实现系统功能。生活用水需要在建筑的给水系统中获取水源,并通过自来水管道将水运输到居民家中。但是自来水的水质如何保障,一方面决定于水源中水质,另一方面决定于生活用水运输管材。由于大部分的自来水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而生活用水运输管材多为金属材质,腐蚀性的水容易与易被腐蚀的金属反应,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蚀效果,导致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下降,而是锌、铁、锰以及诸多细菌等含量迅速提升。而很多国家对生活自来水的运输管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生活给水管不能适用材质普通的镀锌钢管,要大力推广卫生性能优异的新型管材;例如钢塑管、聚丁烯管等。这些新型的给水管材的应用,能够防治生活用水在运输环节中被污染。
总结: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设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工程设计中,设计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供水压力,收集和处理建筑物排水中的污水,合理利用水箱的功能,合理利用新能源。
参考文献:
[1]唐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智能城市,2016(1).
[2]王娜.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节能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8).
[3]王本辉,高洋,许杰,石禄成.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J].节能,2010(6).
论文作者:耿利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池论文; 水箱论文; 节能论文; 压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