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联”制度建立党群关系密切联系机制_三联论文

贯彻“三联”制度建立党群关系密切联系机制_三联论文

推行“三联”制度,建立党群密切联系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群论文,密切联系论文,机制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以来,四川省高县为有效解决基层不同程度存在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党员教育监督管理乏力,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够多,党员权利保障措施不够实,党与人民群众联系不够紧,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够快等一系列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立足从机制和制度入手,建立了以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制度。

“三联”制度上下互动结构网络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运用什么方式畅通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信息沟通的渠道,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在基层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三联”制度采取县(乡)党委委员联系县(乡)党代表、县(乡)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形式,要求每名党委委员联系5至10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5至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群众。全县288名党委委员联系1441名党代表,党代表联系12648名党员,党员联系10万户群众,基本上做到了对全县群众的全覆盖,形成了从上到下“党员人人有责、群众户户受益”的双向互动联系网络。这种畅通信息联系的结构网络体系,从工作机制、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上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三联”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党员干部自觉转变作风、深入联系群众。一些过去看不起群众的党员,现在把群众当老师;过去嫌贫爱富热衷于傍大款的,现在积极扶贫济困与群众结“穷亲”;过去高高在上,官气十足的,现在经常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过去群众的“三怕”,即一怕说话没人听,二怕遇事无人问,三怕反映问题无人信,变成了党员的“三怕”,即一怕说话没威信,二怕帮扶不到位,三怕身后没有老百姓。“三联”制度实施近3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委委员、党代表、党员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8700多条,对事关党员、干部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97%以上得到解决。

“三联”制度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和补充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运行模式。“三联”制度建立了组织与人、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党的建设中的生动体现。同时,“三联”制度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组织管理形式,实现了组织管组织与个人联个人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联”制度畅通党内民主渠道,有效实现了基层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制度化。“三联”制度,明确要求党委委员要及时向党代表传达上级的重大决策,了解党代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每月召开1次联系会,收集1次基层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每年至少形成1份社情民意分析报告;要求党代表广泛听取和收集党员对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月至少向党委委员汇报1次;要求党员参与村(社区)党支部的重大决策,参与支部工作安排、年终支部述职和上级党委对支部的考核,监督党务、村务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党代表反映。这样,就疏通了从下到上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渠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和推行了县委任免干部全委会票决制、县乡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议制、党代表提名质询罢免党组织书记制、党组织负责人“年度述职评议制、党内工作通报制、党委委员每月例会制、党代表工作汇报制、党内重大决策执行结果通报制、党员意见建议工作回复制等10多项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公开化的制度。“三联”制度的有效实施,扩大了党员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成功地解决了党内民主渠道不畅、信息沟通机制不顺等问题,探索和建立了“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上级党组织应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基层党内民主新机制。

“三联”制度搭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三联”制度,不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观,与群众打成一片;而且明确规定党委委员、党代表、党员要紧扣经济发展主题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系工作,切实帮助联系对象发展经济,解决困难,化解基层矛盾,每年为联系对象办2至3件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广泛地建立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运行机制。“三联”制度实施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744件,新修和维修公路282公里,架设便民桥34座。“三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联”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添了动力。为切实推进“三联”制度,县委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把联系党员的表现与单位的年度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联系党员干部在联系中受到组织处理的,取消所在单位评先评优资格;把是否受到表彰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综合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受到表彰的农村党员,在安排科技项目、信用贷款上给子重点倾斜;对受到表彰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作为乡镇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同时,对开展联系的党委委员、党代表和党员分层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党员年度评议和干部年度考核、晋升、交流、降免职的重要依据。“三联”制度实施以来,共对29名在联系工作中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成效不明显的党员给予通报批评,19名干部受到降免职处理,并举办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这不仅使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主动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组织党代表、党员参与讨论重大决策,共谋发展大计,而且使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先进性建设内容更加具体和实在,有效落实了分类管理的目标要求,增强了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激发了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标签:;  ;  ;  

贯彻“三联”制度建立党群关系密切联系机制_三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