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论文

浙江省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周佳燕1,杨新琴1,叶红霞2,徐丹3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0020;2.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3.嘉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 要: 阐述了浙江省甜瓜的产业现状,分析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技术、培育产业服务组织、强化品牌营销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甜瓜;可持续发展

甜瓜又称香瓜、哈密瓜等,是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1],具有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成熟、生长适应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可与其他作物套作,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高等优势[2,3]。近年来,浙江省甜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全省高效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一些主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来源。但新形势下,甜瓜产业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如何促进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产业现状

1.1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甜瓜生产发展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甜瓜种植总面积1.59万hm2,比2011年的0.79万hm2增加0.80万hm2,增幅达101%;全省甜瓜总产量39万t,比2011年的23.2万t增加了15.8万t,增幅68.1%。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随着东方蜜1号、甬甜5号等脆肉型甜瓜品种和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及甜瓜生产效益的提升,全省甜瓜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11-2014年,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年均增幅分别为13.5%和10.3%。2015年起全省甜瓜种植规模增速趋缓,2015-2018年,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年均增幅分别为8.3%和5.6%(图1)。而台州地区随着甜瓜—单季稻、甜瓜—松花菜等高效轮作模式推广及原西瓜基地改种甜瓜增多,近年来甜瓜生产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台州市甜瓜种植面积0.49万hm2、产量16.9万t,比2014年分别增加181.1%和214.5%,年均增幅分别为29.5%和33.2%。

1.2 区域化优势特色明显

经过多年的培育引导,浙江省特色鲜明、品种集中规模化、专业化甜瓜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形成以环杭州湾和环三门湾区域为重点的两大优势产业带。环杭州湾的嘉善、平湖、吴兴、南浔等地以种植软肉型的洋香瓜如西薄洛托、玉菇、蜜天下等品种为主,环三门湾的宁海、三门、温岭、椒江等地则以种植脆肉型的哈密瓜如东方蜜1号、西州密25号、甬甜5号等品种为主,区域特色日趋明显。嘉善、三门、椒江、宁海、温岭5个县(市、区)甜瓜种植面积均达0.07万hm2以上,合计种植面积0.63万hm2,约占全省甜瓜总面积的40%(图2)。

1.3 技术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浙江省甜瓜育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翠雪系列、浙江大学选育的蜜江南系列、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甬甜系列等甜瓜新品种在生产基地试种后表现较好,其中翠雪7号、浙甜401和甬甜5号等新品种入选了“2019年浙江省十佳西甜瓜品种”。随着甜瓜生产的不断发展,设施栽培比例逐年提高,2018年设施栽培面积达1.20万hm2,占比近75%。设施栽培类型丰富,主要有大棚早熟栽培、越夏栽培、秋延后栽培及越冬栽培等类型,甜瓜周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产品供应期长达9个月(表1)。嘉善等产区集成多层覆盖越冬栽培、连作障碍综合治理等高效配套技术,积极探索应用爬地—立架、半爬地等设施甜瓜高品质栽培方式,不断提升设施栽培技术水平。

综上,槐树坪金矿床位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区,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中,受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同时由于后期热液的多期次叠加改造,形成大量的金属矿物,并以硫化物形式赋存,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发-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因此,该地区找矿空间上应紧紧围绕火山及断裂构造展开工作,并结合地表化探异常,以及其特有的找矿标志,安排合适的地、物、化等综合勘查手段,该地区找矿必将有进一步的突破。

图1 2011-2018年浙江省甜瓜种植总面积及产量趋势

注:15亩=1 hm2,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图2 2018年浙江省5个主产县甜瓜种植面积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各地市业务站调查汇总。

1.4 品牌化、精品化发展加快

浙江春季常出现阴雨寡照天气,夏秋季伴有台风、暴雨、旱涝自然灾害,冬季有寒潮、雨雪等灾害。由于多数生产基地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防洪专业设备,大棚设施不规范,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例如2018年1月底2月初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浙江省甜瓜生长滞缓,部分地区大面积死苗,采收期普遍推迟;2018年7~9月因多次台风及伴随的降雨造成秋季甜瓜品质不佳,产量下降。

表1 甜瓜不同设施栽培方式茬口安排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近年来,甜瓜主产区积极制订和推行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4],甜瓜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静涛”“灵山仙子”“金农之星”“马家桥”“吉园”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甜瓜品牌。省级及台州、嘉兴等地多次开展甜瓜评比及展示展销活动,有力推进了甜瓜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和精品化发展。

2.2 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充分利用项目带动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甜瓜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抗洪防涝设施、田间操作道、高效节水微灌系统,以集约化穴盘育苗为主的现代育苗设施,标准化钢管大棚等田间基础和生产设施,提升基地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适宜甜瓜轻简化生产的装备引进和推广,尤其是土壤翻耕机械、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农业机械和植保设施设备,提高轻简化机械化水平。

2.3 栽培技术参差不齐

现阶段浙江省甜瓜生产以一家一户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甜瓜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规模主体逐渐注重应用标准化、精品化栽培技术,以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但部分生产主体片面追求产量,管理方式传统,标准化、精品化意识不强,或因劳动力紧缺、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生产过程中植株调整、疏果留果、微灌控湿、科学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应用不到位,甜瓜产量、品质不稳定。

致谢:本文得到了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粤北分院肖元贵、郭兰宣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王军同志在图件及文稿修改方面给予了大量帮助,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2.4 主产区连作障碍明显

随着甜瓜产业设施栽培的不断发展,连作障碍问题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土传病害、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自毒作用等,造成甜瓜产量和品质下降[5]。设施甜瓜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如台州地区甜瓜设施栽培中时常发生蔓枯病,其为害程度甚至高于枯萎病和疫病,使瓜秧长势弱,一旦防治不当,植株死亡率高,减产严重。

全域旅游(comprehensive tourism)最早由历新建、张凌云等人于2013年在《人文地理》上提出概念,并构建了基本框架。2016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与模式。

2.5 产销对接不顺畅

产区要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优品种结构和种植茬口,避免大量集中上市,稳定基地生产效益。鼓励有关单位或主体积极开展甜瓜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出外观商品性好、口感风味佳等内在品质优的甜瓜品种,在开展新优品种示范的同时,做好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要求,结合区域气候、消费习惯等引导生产主体选择适宜的甜瓜品种,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促进产品均衡上市。

3 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3.1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甜瓜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用工成本、农业土地流转成本和一些农用物资投入成本逐年上涨。据调查,与2014年比,2018年主产区嘉善的甜瓜基地667 m2地租已普遍涨至1 100元/a,上涨15.8%;人工费涨至95元/d,涨幅72.7%;加上农资成本,规模种植户成本为6 300元/667 m2,比2014年增加26%。另一方面,山东、江西、海南等甜瓜主产省种植面积的扩大,对甜瓜市场造成极大冲击,稳定生产效益难度加大。

3.2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目前甜瓜市场受外省甜瓜销入影响,造成浙江省各地甜瓜市场有量无价或有价无量现象时有发生。甜瓜上市旺季,主要依赖外来贩销人员上门收购,再加上山东、广东、江西等地甜瓜上市的冲击,销售风险较大,极易出现量大积压,进而造成滞销现象。同时对于市场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和研判,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盲目性,在价格走势好的情况下,种植主体为片面追求量大,“摘生瓜”现象时有发生[4]

3.3 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针对甜瓜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与专题研究,破解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完善甜瓜优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尤其是要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微灌及水肥一体化、嫁接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机械深施技术,机械化、轻简化、环保节能技术,瓜地土壤改良和土壤障碍综合治理等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提升甜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度和到位率。

命题2.8 设伪BCI-代数X的犹豫模糊集,则为X的犹豫模糊闭滤子当且仅当对任意γ ∈P([0,1]), 要么 ∅, 要么为X的闭滤子.

3.4 培育产业服务组织

立足甜瓜生产发展和主体的迫切需要,建立产业服务组织,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促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培育壮大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抗灾能力强的集约化育苗中心,不断提高甜瓜种苗培育专业化服务水平。着力整合相关农业服务资源,组建生产性服务联盟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构建集农资供应、种苗培育、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装备,不断提升综合服务集约化水平,有效降低甜瓜生产成本。

3.5 强化品牌营销

以甜瓜标准化、精品化生产为基础,规范产品标准,突出产品特色和地域优势,加快培育区域优势品牌,做大做强公用品牌,提升甜瓜产业影响力。产业集聚区还应完善相关设施,改善分等分级、整理包装及产品流通环境,通过展示展销会、产品发布会、节庆活动和现代传媒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区域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支持多渠道营销,鼓励通过淘宝、京东及微信等电商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引导发展订单农业与联合经营,打开市场空间,畅通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探索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甜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品牌化直销配送渠道,带动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佳,寿伟松,张跃建,等.甜瓜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中国瓜菜,2017,30(12):4-8.

[2]王志丹,吴敬学,毛世平,等.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与提升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1):81-84.

[3]王琛,吴敬学,杨艳涛,等.世界甜瓜生产贸易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2):18-22.

[4]胡美华,汪炳良,王毓洪,等.浙江省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 911-1 914.

[5]王毓洪,高天一,张华峰,等.设施西甜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J].中国蔬菜,2018(11):81-83.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lon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 Jiayan1,YANG Xinqin1,YE Hongxia2,XU Dan3

Abstrac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lon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lon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planting structure,integrating and promoting green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fostering the industr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and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marketing.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Mel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3547(2019)24-0074-03

DOI: 10.3865/j.issn.1001-3547.2019.24.026

基金项目: 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名称:瓠瓜甜瓜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2019XTTGSC02)

周佳燕(1988-),女,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电话:17706503446,E-mail:2595064863@qq.com

杨新琴(1965-),女,通讯作者,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E-mail:695962129@qq.com

收稿日期: 2019-11-04

标签:;  ;  ;  ;  ;  ;  

浙江省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