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力资本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本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农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特定的历史和其他客观原因,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具体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农业生产率低,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大,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等。而诸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与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它反映了劳动力质的差别[1]。农业人力资本则是指农村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过剩造成劳动生产率与参与率低、人均收入低、消费增长缓慢。而这些问题又造成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业人力资本存量低,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要解决这个突出问题,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促进人力资本自由流动,使农民有序地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逐步使我国从传统的二元经济过渡到一元经济。
1 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的特点
1.1 流动人口多,流向区域相对集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流向城镇,以寻求更好的工作。2002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占35%。主要流出省为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以上六省流出人口占总流出人口的59.3%。主要流入地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部沿海省份,其中流向广东的劳动力就占了总数的37.9%。
表1 主要流入地劳动力的分布
外出地点 占跨省流动劳动力(%)
广东 37.9
上海
8.9
浙江
7.5
北京
6.8
江苏
5.6
福建
4.3
其他省份 29.0
资源来源:2002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流动人口规模大,相当于日本的人口总数,而且流入区域相对集中,大量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东南部沿海开放地区。形成如此多的农业流动人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从而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二,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之一——乡镇企业,由于受从业人员素质、产品科技含量、产业类型等因素的约束,近年发展势头受阻,尤其是中西部乡镇企业数量及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三,农产品进入“卖方市场”,多数农产品总体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农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这使劳动力向以农业为基础的多种经营转移受到影响。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动方式。
1.2 人力资本存量低,就业范围窄
我国农业发展较为落后,人均收入低,因此,用于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表2反映了我国农民受教育的情况。
表2 主要流入地劳动力的分布
单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2000年为下列各年%
位 1990年
1999年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
人20.73 13.47 8.96
8.0939.0390.29
小学程度人数
人38.86 36.62 33.66 32.22
82.9195.75
初中程度人数
人32.84 40.10 46.05 48.07
146.38
104.39
高中程度人数
人6.96
8.61
9.37
9.31133.76
99.25
中专程度人数
人0.51
0.96
1.57
1.83358.82
116.56
大专及大专以上人数 人0.10
0.24
0.39
0.48480.00
123.08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从表2可以看出,截止到2000年,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8%,大专以上劳动力不到1%,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非常低。
人力资本存量低,使农业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农民工在与用工企业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受教育水平偏低,使绝大部分农业流动人口只能成为简单劳动力,难以形成专业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这就形成了农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单一。多数农民工只能选择体力繁重、工作条件差、收入不高的行业工作,而偏低的收入又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1.3 自发性流动为主,缺乏市场化运作及规范管理
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自发性流动为主,缺乏市场机制的整体协调和引导。根据劳动部2000年的调查,65%的农民依靠亲友村邻的关系网络实现流动就业。这种由地缘、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网络成为农业流动人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虽然这种关系网络辐射能力强,影响范围大,但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盲目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劳务市场供求信息掌握不全面;部分地区和行业由于大量的农民工流入,造成大量的无业农民工滞留城市,给城市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管理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部分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某些措施如发证卡、限制农民工数量等,却加重了农民工经济负担和心理成本,人为地阻碍了农民工向城市发展。
1.4 短期流动多,长期迁移少
由于在城市中的农业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体力繁重、稳定性差的非正规工作,使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同时,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户籍制度的制约,使农民工缺乏长期驻留城市的制度保障和社会文化基础。相当数量的农业流动人口像候鸟一样在城乡间往返流动,他们和土地始终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大量的农业人口短期流动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反,频繁的短期人口流动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迁移成本。只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流动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才能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并逐步实现城镇化,带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使农业流动人口由短期流动向长期迁移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业人力资本的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2.1 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造成我国农业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及个人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同时农民缺乏职业培训的机会。而农业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这就意味着拥有外出流动人口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投入教育和医疗;其次,农民在城市就业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农村没有的培训机会,这种在于中学的方式能够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化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第三,部分回乡创业的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能起到强大的辐射及示范效应。他们回乡创业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这种普通人力资本的流出及高级人力资本的回流能促进农业人力资本良性流动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人力资本流动模型
附图
2.2 促进流出,流入地区经济发展
农业人力资本的流动,对流出及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流出地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可以充分地挖掘当地劳动力资源,增加更多的劳务收入;对流入地来说,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2]。农业人力资本流动对输出、输入地的影响见表3。
表3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入、流出地区的经济影响
流入地区流出地区
作用领域影响形式 作用领域 影响形式
加速企业积累 廉价劳动力→较高利润率 农业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流出→缓解农业
→较高资本积累 人地矛盾→人均农业投入产
出比增加
促进出口贸易 廉价劳动力→较低生产成 增加农民收入 劳动力进城务工→更高工资
本→出口价格优势→促进出 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口
吸引更多投资 生产成本低→较高利润率→
资金、技术信息流入高级人力资本回乡创业→带
吸引更多投资回资金、技术、信息→促进农
业经济发展
增加市场消费 大量劳动力迁入→市场消费
增加农村市场消费 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市
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2.3 提高农村劳动参与率,开发闲置人力资本
劳动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我国农村由于劳动生产率较低,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这种非充分就业(即隐藏性失业)形成农村大量的闲置人力资本。据初步估算,我国1/3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左右。闲置人力资本的存在从多方面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能有效地利用和激活农村人力资本,使闲置人力资本向有效人力资本转化。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有两大任务,一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本的深度,这主要靠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人力资本层次来完成;二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本的广度,这主要指更大面积地利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使闲置农村人力资本转化为有效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
2.4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产业具有吸纳从业人员多、对经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过大。200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数的5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占总数的28.6%。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大多在60%以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产业结构,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分流。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推动城镇化的建设,使农民转化为市民。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城镇化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第一、第二产业作为支撑。片面强调第三产业会使第三产业缺乏持续发展的前提,城镇化也只能流于形式。从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看,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四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为1∶1.5、1∶2.9、1∶2.5、1∶1.9,大体做到了第二产业增加一个机会,第三产业增加1.5~3个就业机会。这也说明了第二、第三产业要联动开发、共同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流动规模较大,进行合理地规划和组织,将会使我国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同时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2.5 缩小城乡差距,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
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即工业化过程中一国经济同时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廉价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不断吸收这些剩余劳动力,直到剩余农村劳动力消失为止。在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传统农业逐渐摆脱剩余劳动力负担得以摆脱贫困,并开始真正的经济增长。此时,二元经济结构就转化为一元经济。费景汉·拉尼斯对刘易斯的观点进行了深入扩展,他认为,要使就业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直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非农业劳动力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一个几乎没有新的技术进步和新的投资的农业,是停滞萎缩的农业,它将侵蚀用于非农发展的利润和资金,使非农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处于停滞状况,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我国正处于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而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质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只有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地区间自由流动,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经济差距,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从而由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4]。
3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瓶颈
3.1 素质瓶颈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在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多数劳动力只能从事稳定性差、收入低且可替代性强的简单劳动。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且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流动(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目前,我国一方面缺乏大量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富余的低层次、传统型简单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低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3.2 经济瓶颈
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当预期的经济效益难以达到或经济效益小于迁移成本时,农民流入城市也失去了社会意义。我们可以将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行为表达为以下公式。
A=W×R-∑C[,i]
A: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综合收益(以经济效益为主);W: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R: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C[,i]为农民流入城市的迁移成本,包括C[,1]物质成本、C[,2]心理成本,C[,3]机会成本。当A>0时,农村劳动力选择迁入城市,当A≤0时,农民选择滞留于农村。
2003年以来,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规模有下降趋势,部分发达省份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迁移的成本过大。具体表现为:农民在城市找到理想工作的概率较低,在城市中工作、生活需支付更多费用,且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而被“边缘化”,回乡务农的机会成本也在增加。如果经济瓶颈不被打破,农民流入城市的进程将被极大阻碍。
3.3 制度瓶颈
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但是我国的经济及政治体制中仍然保留了部分与经济发展不太适应的制度规定。对于广大农村而言,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业人口在就业、居住、教育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方面,处于不平等地位。大量迁入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到所在城市的市民待遇,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他们仍然和土地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除了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教育制度和信贷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或创业。如何建立一套有利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政治制度体系是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由二元经济迈向一元经济的关键。
3.4 文化瓶颈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受经济、政治影响外,还受到转移主体社会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存在排斥心理,他们偏激地认为农民工进城分享了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城市交通、住房状况等。这些市民不健康的排斥心理人为地筑造了城市市民与外来农民工之间的藩篱,阻碍了城市市民与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交流。同时,很多外来农民工由于职业、价值观和语言上的原因,也不愿主动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这样就造成了外来农民工被边缘化的现象。当这种边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城市经济混乱、社会矛盾加剧和社会群体分裂等诸多不良后果。要解决农民工边缘化问题,一方面,政府要赋予农民工真正的市民待遇,同时城市居民要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外来农民工;另一方面,农民工也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城市生活中,调整或转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曼指出:人力资本不仅是中国财富状况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可持续增长和效率与公平同时实现的关键。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不仅可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可以改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将会对农业生产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不足,而且投资渠道单一。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大,收益期较长,不确定性大,而且受益面广等特点,因此政府应承担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的主要任务。同时,各地企事业单位也应根据当地情况分担一部分政府的职责,有效地组织一定资源,以灵活的方式参与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4.2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调整农村人力资本结构
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矛盾是人力资源过剩和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人力资本的短缺主要表现在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因此,我国农村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并加强培养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广大农村而言,最需要的是能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经济及法律知识,农业生产技术,医疗卫生知识以及各种操作型技能。那种仅以提高学历为目的的速成班不仅不能提高农村有效人力资本,而且还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5]。学历是衡量人力资本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但两者之间还不能划等号。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应本着服务于农业发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改革,为农业人力资本的提升做出有益的贡献。
4.3 深化各项制度改革,给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
目前的城乡就业结构是政府长期政策实施的结果。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取消对人口迁移和就业的限制。如: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工享有和市民一样的“国民待遇”;改革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能有偿转让,从而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完善医疗、农民工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各项制度,赋予农民工更多的法律权利等。只有那些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制度得到改革和完善,才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4.4 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科学引导劳动力流动
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能够给广大农民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劳动力有序而不是盲目地流动。同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能够规范劳动力交易行为,使用人单位、求职者、中介者在法律规范的约束下行使各自的责、权、利。劳动力市场还能提供咨询、培训、人力资源规划等各项服务,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体系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自我调节。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所以,劳动力市场还应尽可能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只有在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保障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才能按市场规律良性运行,从而使农民工在信息经济社会里真正维护自身的权益,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也将得到最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