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双J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论文_安怀勇

留置双J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论文_安怀勇

(同煤三医院外科 山西 大同 037017)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双J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6例应用双J管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腰痛25例,肉眼血尿23例,膀胱刺激症状32例,尿路感染14例,管腔梗阻8例,导管移位6例。经相应处理后,并发症均消除。结论:双J管在临床应用比较方便,效果肯定,但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规范流程及早合理处置,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双J管;并发症;输尿管支架管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11-02

双J管是泌尿外科常用的器材,具有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起到缓解输尿管梗阻、肾积水,保护肾功能,防止输尿管术后狭窄,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等作用。患者可以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但留置双J管后会出现腰痛、发热、血尿等不适,需要及早发现合理的处置。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有56例患者留置双J管,现将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4~65岁。其中肾结石术后28例,肾盂成形术9例,输尿管结石14例,膀胱输尿管再吻合术后5例。

1.2 双J管的选择

根据患者置管时间长短及要求选择进口及国产进口材料双J管。型号一般开放手术选用7F双J管,腔镜置管选用5F双J管。

1.3 置管方法

术中顺行置入法:在上尿路开放手术的患者中,均采用术中直视下置入带导丝的双J导管,向下方插入膀胱后拔出导丝,再将另一端置入肾盂内,关闭切口。

经膀胱镜逆行置管法:主要用于输尿管碎石术后引流,输尿管狭窄的保守治疗。先在膀胱镜下将导丝逆行插入肾盂,再将双J管由端孔套入导丝,利用推进杆将双J管推入输尿管、肾盂,最后退出导丝、推进杆,观察位置合适后退出膀胱镜。

1.4 取管方法

大部分患者都在局麻下经膀胱镜取出。本组有两例因管壁附着结石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取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组56例出现血尿23例,经卧床休息,多喝水后血尿减轻。腰痛25例,嘱患者勤排尿,站立排尿症状减轻。膀胱刺激症32例,给予解痉药物对症治疗后缓解。发热的14例经抗炎治疗后好转。导管移位的6例,一例脱入膀胱腔内提前取出。管周及管腔结石形成的8例,两例结石较大经输尿管镜下碎石后取出。

3.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

3.1 腰痛

放置双J管后患者出现腰痛的几率较大,本组有25例出现腰痛症状,考虑与尿液返流有关。由于放置了双J管导致输尿管壁段抗返流能力丧失,膀胱内压力升高时出现返流,导致排尿时腰部胀痛,为了预防和减少返流出现,应嘱患者多饮水,站立排尿,术后常规留置尿管3~5天,并积极处理可能诱发腹内压增高的便秘、咳嗽等因素。

3.2 膀胱刺激征

与双J管刺激膀胱粘膜有关,特别是双J管在膀胱内盘曲过多,或者双J管一端刺激膀胱壁,多数发生在上尿路手术中向膀胱内插入时过多所致。使用解痉剂,缓解症状,按时拔管。

3.3 血尿

血尿多为双J管对膀胱、输尿管粘膜刺激、摩擦所致,剧烈活动后更易发生。若同时存在感染,血尿更明显。对于少量出血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即可。若出血量较大,在抗感染、止血、留置尿管冲洗治疗后不能控制,及时拔除双J管[1]。

3.4 发热

发热多是尿路感染引起的,抗感染、适量多喝水一般可以缓解。对于开放手术患者切口已经愈合,突起高热,不合并其他症状,行彩超、CT等检查未见异常,抗感染治疗无效的,考虑是双J管堵塞并感染所致,尽早拔管,加强抗感染治疗。

3.5 管腔梗阻及管周结石

早期出现管腔梗阻多为血凝块堵塞,而后期可能是管腔结石或表面壳皮形成。双J管放置时间过长会出现管腔结石或表面壳皮,一般三个月后即可出现,尤其是膀胱段的导管。结石和壳皮形成的因素有:(1)双J管表面不光滑,导致石垢堆积形成结石;(2)双J管表面与尿中蛋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有机蛋白团块基质沉淀;(3)有结石病史或产生尿素酶的病原菌,加速结石形成。多饮水、酸化尿液、预防与控制感染、定期复查腹部平片和及时更换或拔除双J管,是预防管腔堵塞的重要措施。对于管周结石形成难以拔除者,可以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击碎结石后拔除双J管。目前有研究采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制成输尿管支架管,可以降解后自动排出[2]。避免结石形成,目前临床还没有广泛应用。

3.6 导管移位

双J管只要放置位置合适,很少发生移位。发生移位的原因通常是导管的长度和型号对患者不适合,尤其是输尿管较长的患者,易出现向上移位。再则是放置位置不当,出现导管卷曲打结或脱落到膀胱。因此,选取合适型号的双J管,正确的放置方法,特别是术中、术后X线检查,都可以大大减少双J管移位的发生。为防止回缩,有报道应用抗回缩双J管效果良好[3]。

4.讨论

双J管在泌尿外科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及内支架双重作用,可有效解除输尿管梗阻,维护肾脏功能,防止术后输尿管粘连、狭窄,从而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和漏尿的发生。另外,对于手术无法取尽结石的患者,给术后的进一步治疗保留了机会,对术后尚需行体外震波碎石的患者,可以有效避免排石所引起的再梗阻和肾绞痛发生。但同时双J管本身会对尿路粘膜轻微摩擦、刺激,导致肾盂输尿管粘膜充血、水肿,出现血尿。长时间留存体内,有利于病原菌附着,成为继发感染的来源。留存双J管同时会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形成管周及管腔结石等。建议患者多饮水,勤排尿,避免高磷、高钙、高蛋白饮食,少喝浓茶,服用抑石药物尽量缩短留管时间。细菌分解尿素易在管内外形成结石,加重梗阻,控制尿路感染可以减少结石形成,避免管腔梗阻。留置双J管毕竟是体内异物,术后及时取出非常重要,应强调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注意事项并按时返院取管,最好详细留下联系方式及时随访,避免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纠纷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李晖,黎胜伟,等.留置双J管并发症探讨(附355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1(8):1467.

[2]王银华.双J输尿管支架管生物相容性及新型可生物降解输尿管支架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2):2221.

[3]徐耀文,张超.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异位的原因及其防治[J].临床医学,2010,30(1):12.

[4]高永亮,张建立,张涛.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48.

论文作者:安怀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留置双J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论文_安怀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