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傅赟

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傅赟

傅赟

成都铁路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涉及工作也较为复杂,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施工技术加强控制。本文分别从混凝土配置,温度控制,抗裂性能,模板拆除,后期维护五个方面探究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改进混凝土结构施工,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如何有效改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改进混凝土浇筑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时,不同施工部位对于混凝土提出的居需求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需要合理配备不同型号的砂石,水泥及外加剂。基于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时,合理配备混凝土施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科学搅拌混凝土,因此对于搅拌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搅拌作业之前,需要检查搅拌车和搅拌机,确保搅拌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同时在进行搅拌作业时,还需要基于配比和顺序合理添加水,砂石,水泥等各项材料,在完成材料添加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搅拌,严格控制搅拌顺序和搅拌时间。与此同时,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1]。在进行浇筑作业时,第一步需要进行底板浇筑,相关人员必须准确控制混凝土厚度,确保能够同时满足荷载受力需求和散热条件。首先是要有效调整水灰比,基于具体情况确定模板设备使用状况,确保浇筑作业具有更高的连续性。随后需要进行墙体浇筑,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需要进一步确保其稳定性和强度,可以先在底部进行砂浆浇筑,需要确保以墙体材料之间的一致性,在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对其厚度进行有效控制,在上层和下层之前还需要进行一定空间的有效预留,实现散热,将其散热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间。最后需要进行顶板浇筑,在进行具体作业时,首先需要使其虚铺厚度超过板厚度,然后利用振捣器基于垂直方向实施振捣作业,在必要状况下可以进行插入式振捣器的有效应用,确保振捣均匀性,实现其密实度的有效提升。

二、强化温度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通常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在进行温度控制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具体作业。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水泥量,通常情况下,水化作业会在一定程度内释放水泥内热量,由于混凝土表面参数造成的影响,水泥热量很难实现完全释放,从而集中在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同温度应力。如果要确保有效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则需要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在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材料替换一部分水泥,确保搅拌效果,进而彻底释放混凝土内热量。其次,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作业时,相关单位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应用,通过强制作业实现混凝土降温。最后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科学控制浇筑温度,通常情况下,外界温度会对混凝土浇筑温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产生温度应力,基于此在进行建筑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尽量避免高温作业,禁止进行大面积浇筑[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升抗裂性能

首先需要进行相关材料比例的有效调配,通常情况下,调配混凝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科学应用计算公式和技术手段获取材料配比,在进行混凝土生产之前,相关人员需要最高程度保障材料可行性,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工作需求。同时还需要进行添加剂和增强材料合理添加,在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增强材料的合理增加,确保有效增强混凝土抗裂性,使其结构自缩性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需要在结构中间位置进行配筋的合理添加,有效强化薄弱部位。

四、改进模板拆除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时,结构模板是整体建筑的主要支撑,相关人员不能对其随意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科学拆除。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混凝土具体强度严格控制脱模时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脱模方案的合理设计。施工人员在进行脱膜作业时需要根据方案设计展开具体作业,首先将其定位螺栓和连接构件断开,然后合理应用拉绳使其模板脱离墙面[3]。在进行具体作业时,部分模板不易拆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撬棍轻轻撬开模板顶部,通过震动使其和建筑结构出现位移,进而实现有效拆除。但是为了进一步避免损坏结构,模板破裂,禁止使用大锤对模板进行敲击,在拆除模板之后,需要在规定位置进行合理放置,同时还需要将行模板表面污垢清除,修复缺陷,进行脱模剂的合理涂刷。与此同时,还需要科学养护混凝土,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需要利用塑料薄膜包裹混凝土表面,然后在薄膜表面蒲草帘,从而使其水分蒸发得到有效延缓,确保混凝土内部湿度和温度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混凝土内混入杂质,养护时间通常需要达到一种以上,保障养护效果,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而且,在养护混凝土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其湿润度。

五、完善后期维护

通常情况下,后期维护是指在拆除模板之后,精细化处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外观。例如在出现漏蚀现象或蜂窝现象时,如果缺陷面积较小,则可以通过应用钢丝刷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洗刷,然后进一步应用配比为1:2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抹平。如果缺陷面积过大,或者出现钢筋外露现象,则需要将其表面混凝土凿除,使用钢丝刷对其进行清理,然后拌制强度一致的混凝土实施修补作业,并对其进行再次振捣,确保其整体性[4]。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改进混凝土浇筑,强化温度控制,提升抗裂性能,改进模板拆除,完善后期维护能够确保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内推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发展,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强.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6(32):73-73.

[2]赵晓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J].居业,2016(9):85-86.

[3]张弓,刘新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17(5):83-83.

[4]戴生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10):40-41.

论文作者:傅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傅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