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下注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记录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湿热下型证跟痛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跟痛症;湿热下注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101-02
跟痛症主要是指跟骨跖面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前缘骨质增生。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部分患者病程慢性,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影响生活。我们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湿热下注型跟痛症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60例跟痛症病人均来自我院骨科门诊,均符合湿热下注证:主要症状足跟疼痛拒按,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夜间跳痛,下肢困重,可出现跛行,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或滑数。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系统疾病者;足跟部软组织化脓感染和骨结核、骨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8岁(22~65岁),平均病程1.2年(6个月~4年)。单侧发病26例,双侧发病4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7.6岁(23~68岁),平均病程1.5年(5个月~6年)。单侧发病24例,双侧发病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卧位,局部进行严格消毒,明确最强疼痛点,抽取泼尼松龙注射液25mg+2%利多卡因2ml,围绕此点进行局部封闭治疗,1次/周,共3次为一疗程。试验组另给予中药内服,方药:石膏15g,知母10g,牛膝10g,生地黄15g,黄柏10g,苍朮10g,赤芍10g,白芍10g,薏苡仁30g,没药10g,陈皮9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一年内患者复发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制定。临床痊愈:跟痛消失,无压痛,可自由行走。显效:跟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行走无困难。有效:跟痛轻度,压痛不显著,部分恢复工作,尚不能久行。无效:跟痛无好转,行走困难。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复发率比较
一年内试验组复发2例(6.67%),对照组复发7例(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跟痛症目前以推拿、封闭、理疗等保守治疗为主,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但患者剧烈活动后可能出现复发[1]。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多以中医外治居多,内服方药治疗本病报道较少[2]。我们主要通过辨证论治,以内服方药联合局部封闭以观察临床疗效。
湿热下注型跟痛症或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或由于寒湿或风湿之邪郁久化热所致。湿热浸淫足跟,经脉不通,故足跟疼痛拒按;湿热交蒸,故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热;湿性粘滞重着,故下肢困重;湿热阻遏气血运行,足跟失去濡养,难以维持其正常功能,故可见跛行,入夜阴盛阳弱,气帅血行的功能减退,湿热阻遏更甚,故有夜间跳痛;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或滑数亦为湿热之象。我们采用玉女煎去麦冬,生地黄易熟地合四妙散加赤芍、白芍、没药、陈皮、甘草而成。方用石膏、知母、牛膝、生地黄清热滋阴;苍朮、黄柏、薏苡仁清热燥湿,疏筋通络;赤芍、白芍、没药通经缓急止痛;陈皮、甘草调气和中。全方共收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之效。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内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湿热下注型跟痛症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两种治疗方法有协同作用,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利忠.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跟痛症50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3):169-170.
[2]唐传其,陆强益,梁燕芳,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跟痛症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36(6):936-939.
论文作者:郑玮,张志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湿热论文; 疗效论文; 局部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