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备战2008——从2007年高考地理答卷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鉴往知来论文,答卷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山东省作为首批新课程试验省区实施了新的高考方案——“3+X+1”方案,并且是实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自行命题。那么吸引社会眼球,牵系学子情肠,凝聚学者思虑的高考试题有何特点?参加首届新高考方案的学生大体情况表现如何?2007年高考对于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怎样的启示?作为一名参加高考阅卷教师,我针对高考地理试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试题构成统计
二、试题基本特点
纵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地理学科试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新课改、新高考,体现在新颖上
首先体现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地理学科试题组成上。文科综合科目的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其中,第Ⅰ卷全部为必考题;第Ⅱ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选考题部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凡列入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其次试题背景新颖。图表资料全部是原创,回避不同版本教材问题情境,消除了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地区教师和学生的顾虑。再次试题命题思想新颖。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运用发散性、开放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Ⅱ卷26题的(4)小问,要求开放作答,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
(2)难度适中,平稳过渡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山东实行新课改的首届毕业生参加的高考,首次采用新的高考方案——“3+ X+1”方案并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首次自行命题,所以山东省命题中心考虑衔接、适应、过渡的问题,以平稳过渡、循序渐进为命题指导思想。从考试中心命题到地方自行命题,既要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几年来形成的命题改革思路,又要有些地方特色,稳中求变、稳中求新。2007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山东卷)地理学科试题就表现出了“难度适中,平稳过渡”的特点。
(3)强调主干知识,考查思维过程
试题选材强调学科主干知识。有基础性的,如地形区、等值线图的判读;有原理性的,如自然地理的地球运动、人文地理的工业区位选择;还有能力性的,如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等。很少有教材上知识点的重复,都是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思维过程的考查。在情景设置方面也有很多创新设计,为我们的复习备考提供了新思路。
(4)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考查图象判读与空间定位
2007年地理试题,明显地表现出了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考查图象判读与空间定位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图、图象、图表在表达立意、设置情景、启发设问等命题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①文综卷中的原理示意图比例较少了,表明运用地理规律分析说明问题的要求似乎有所减少。②在统计图表中人文地理的比重增大了,反映出对人文地理内容的关注。③系统联系框图等多种形式的图象尚未出现,此类图象常常反映多项思维过程,设计较难,过去已出现过的系统框图多为教材上或其他资料上的原图,范围有限,考查图象的设计大有潜力,尚待开发。④对空间定位的考查依然是今年地理高考的重要方面。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其中等高线地形区图、地质地貌图、地区专题图、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表等是值得重视的较新设计。
(5)考查信息的提取处理,强调知识的重组迁移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命题日趋成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越来越重视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试题资料有文字(包括文言文)、地图、图象、图表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选择题题组的中心问题,往往是用资料来概括提示;非选择题的背景介绍,所提供的资料往往不止一项,文字和地图兼而有之。这就对审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考生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包括问题的实质、要点、情境的关键、解答的条件、思考的提示等。一定要认真审视,反复思考,有所“感悟”:问题的关键点;命题设计思路和意图;考查的角度和能力要求;解题的思维过程;作答方法等。回答文综题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提取处理新信息的思考过程。把提取出来的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加工,变成解题的有用条件,需要迅速调集已储备好的有关知识信息,就是进行不同知识的重组,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同知识的归纳等思维活动。平时学习深刻理解,建构联系,考时答题才能迁移重组,综合运用。这正是当今高考试题的鲜明要求。
(6)考查知识综合,重视人文内涵
近年来的文科综合试题在学科内综合方面越来越成熟,高考更强调会应用,所以在知识综合方面已经发挥了正导向作用。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的综合联系已经被广大地理教师所公认,在全面复习、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专题的复习,以及知识的联系综合、融会贯通。人文地理的知识更易于联系实际,运用其知识、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案例更多,所联系的实际问题内容广泛。人文地理的内容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和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人类在和自然相处过程中的教训和反思,因此这部分内容中观点方法更重要,也体现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地理学科中的“地域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人地协调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全球变化的观点以及全球化的观点”等,以及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都是应该注意的。从以上几套试卷中也可看出,人文地理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有些题材新颖,立意独特,设问灵活的试题,切入点很新。
三、从高考阅卷报告看学生答题情况和失分原因
抽样样本:25个考场,735份试卷。
从以上两份抽样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结合阅卷中观察到的情况,我认为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和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考核。面对考试的变化,有的考生不作正确、客观、全面地分析,错误地认为考试不考书上的,看书没用,整天忙于做题与模拟考试之中。殊不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各种能力都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从谈起,能力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字上,所以遇到选择题不知如何选择,开放性、主观性试题会说不会答,许多基础性的试题失分严重。例如第1-3题,要求依据自然地理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对12项地理事物的描述做出正误判断。从10000份抽样结果来看,考生的正答率较低。再如第26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给出的图文资料“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从卷面看许多考生无从答起,说明考生对“水文特征”这一概念不甚明晰。
2.审题不清,抓不住关键词,盲目答题
考试固然讲究做题速度,但没有质量,速度又有何意义?有的考生惟恐做不完,草草审题,在没有弄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又匆匆做答。因为理解不透彻、不到位,造成答题不全,失分很多,甚至发生审题错误,结果一分不得。例如:“认识不正确的有或认识正确的有”,虽有一字之差,答案却完全不同。特别是那些做过的似曾相识的题,稍不注意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考试试题开放性、主观性逐渐加强,是高考趋势。答案非确定性、非惟一性,是该类试题的特点。只要把题审清,答错的可能性很小。区分度就在于答题要点的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少。有的考生在没有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反复推敲下,便洋洋洒洒答了许多,动笔之前没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答不中要害,失分必然很严重。例如26题第(2)问,要求考生回答“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但许多考生将“河流开发方向”与“流域开发方向”混淆,或者忽略了“不同”这一关键词,同样问题也出现在选择题部分第6题,许多学生忽略“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条件,导致简单问题大量失分。
3.观察分析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地图不能进行正确、客观、全面、细致、敏捷的观察,洞察地理事物的特征,马虎、盲目,片面;不能边观察边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观察的方法不正确,不能根据位置由近及远,时间由先到后,事物由表及里,或按发生顺序,演变过程,及比较,综合等方法,进行科学有效观察。从整体试卷来看,许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没能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图表和文字信息,导致错答或漏答。例如回答26题时,部分考生经分析得不出“A支流河水含沙量较大”的结论,原因在于没有将图12、13对照观察,只要通过10年前后的对比就会发现A支流入湖的河口附近出现了淤积现象,从而说明河水含沙量较大问题。
4.答案组织缺乏条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规范
考试时考生心理紧张,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大大降低书写的速度和质量,再加上考生做题时间安排不科学,后面大题留的时间不够用,在考虑不周的情况下,边写边答,书写潦草,乱勾乱画,造成整个卷面不整洁,给评卷教师留下很坏的第一印象。这类试题评分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丢冤枉分是理所当然的。有些考生做答量很大,但得分很少,原因在于思路不清楚,答案组织混乱,对于一些过程性描述缺少必要的环节,或者就问题的某一方面一再重复,缺少更多的思考角度。在语言表达方面不能够熟练地使用地理术语,概括能力有所欠缺,答案有失简洁,导致更多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书写上。
四、2008年复习备考建议
1.适应形势,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选拔优秀人才”。要培养不死背书本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中学就要实施素质教育,高考就要考查综合能力,新课标新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就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在这种形势下的高考复习备考,就必须以“培养综合能力,适应考查能力需要”为指导思想,改变“应试”观念,改进复习方法。
2.牢固基础,综合知识,构建联系
复习备考当然首先还要以主干知识为主,教材上的内容仍然是基础,而且要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这就要结合对知识的整合加工,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就要了解知识的属性,梳理知识规律(理出层次脉络,绘出系统结构),整理知识结构(把主干知识的组成要素及相互联系画成联系框图),总结知识规律 (地理知识有运动规律、演变规律、分布规律等),分析知识联系 (地理知识有延伸、发展、演变、传递等纵向联系;影响、制约、拓展、交流等横向联系;多层次、多角度等多项联系),归纳知识特征(地理要素的综合反映),比较知识异同(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特别注意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等),以便能提取运用。有些思维的线索也需要构建,让知识形成网络,地理知识可从空间、时间、区位因素、人地关系等方面构建联系线索。要掌握重点知识的解题关键,无论命题的方式、图形、设问怎样变化,某些问题的基本点或关键内容是不会变的。以上这些显然都需要在复习过程中来完成,此外还要适当关注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实际问题,联系说明和解释,为实践应用寻找机会,在运用知识中获取能力。
3.重视读图,强化判读,学会表达
地理复习中特别要强调地图的掌握,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有些分布规律、空间联系等,一定要非常熟悉,以主要经纬线作为参照,牢牢掌握。复习中不仅要多记图,还要多进行图象的联系叠加或组合练习,无论是地图的全部或局部、平面或剖面、单项或综合,都应了然于胸,通过分析判断确定是什么地方,描述其自然特征,说明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并研究对策等。同时还应注意运用地理学科的科学语言练习表达,独立编制答案,作到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教学生学会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地理现象,概括地理原理,把握事物内涵,这是图表教学的关键环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对图表中出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不浅尝辄止,不一知半解;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以图激趣,以图启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如正反比较,数据分析,观点提炼,存同求异等等。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图表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图上的地理数据、事物、规律、原理,而且能探求地理成因;能摆脱思维定势,善于从新视角提出新问题;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知识和能力迁移。这是图表教学的最高境界。
只要我们平时突出图表教学,强化读图训练,讲究训练的科学有效性,学生在高考时,面对各种图表,就不再束手无策,心慌意乱;就一定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4.培养能力,单项做起,逐步提高
地理学科在《考试大纲》中有10项能力要求,历年试题均有体现,且层次逐年提高。但这些能力要求毕竟是终极性的,即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何去达到,必须有过程性目标,在复习过程中一步步训练以获取这些能力。因此应把这些要求分解为单项能力,结合知识逐步进行练习。如:对地理事实要求实记和空间定位;对地理概念要求正确解释和区分;对区域地理要求掌握特征和差异,以及认识和理解国情;对地理事物的结构联系发展变化要求能描述、概括、理解;对地理规律原理观点要求能理解、运用、推导、说明;对地理资料信息要求能使用、分析、提取、认定、判断、反思;对地理问题和现象要求能比较、分析、评价、解释、解决;对地理图象图表要求能判读、使用、填绘。此外,还有计算、表述、逻辑推理等。这些单项能力要求需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有关知识设计问题进行训练。例如: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可根据等高线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进行分析描述,逐步形成能力。单项能力要求是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能力体系的基础,必须予以重视。针对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观察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概括等思维能力。
5.结合生产生活,注重实际应用
这是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是开展地理科学观测活动。具体包括气象观测、天文观测、地震观察、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等。地理科学观测活动是发展学生地理智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而也是高考试题切入的重要载体;二是开展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它包括工农业生产条件与布局调查,市政规划与建设调查,人口分布与流动的调查、环境质量与污染的调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调查等等。开展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试题的主要联结点。开展地理科学观测活动的社会调查活动,除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外,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三种能力:一是培养地理观察力。通过野外观测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发现信息,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野外观测和社会调查,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创造,得出新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地理观测和社会调查活动中,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需要从多学科、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开展地理科学观测和社会调查活动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要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要强调科学性,突出地理性。二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有深刻的体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三是地域性原则,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教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设计地理活动,要使形式、目的、效果达成一致。
6.仔细研读课标,适度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建设、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