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_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_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城乡论文,化与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4)03-0082-05

中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任务,但是中国在二元工业化格局下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时,不仅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实现工业现代化,而且重点要发展农村工业化,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因此,面对中国二元工业化的特征,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协调发展。

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即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工业部门在生产中使用再生性资本,有较高的劳动边际生产率;而传统农业部门在生产中不使用再生性资本,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这就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分层次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指标对二元经济进行综合考察。(1)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部门的收入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比重。(2)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由于比较劳动生产率恰当地反映了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使用状况,所以将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作一对比,就能很好地反映经济的二元化程度。本文以1952年的价格为基期,通过对1978年到2001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中国二元经济的测度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显示1978-2001年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过程的特征:(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体现了经济转型的特征,即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农业产值比重大致成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4212%下降到2001年的15.669%,体现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产值比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78年为44.6656%,1990年为38.1982%,随后又上升到2001年为44.3074%。而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虽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1年的50%,但比重仍然很大,体现了城市化滞后的特征。工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则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1年的22.3%,基本体现了工业化的大致方向。(2)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依然很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显然高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了。在1978-2001年这15年内中国的二元对比系数一直在0.15-0.25之间徘徊,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0.31-0.45;二元反差指数也处于0.18-0.27之间,并且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中国经济的二元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加剧阶段,并且形势严峻。通过上述统计测度来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然很明显,现代部门以现代农业、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生产规模大,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而传统部门是以传统农业和一部分服务业为主,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

形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的原因有两方面:(1)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是造成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原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分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1978年以前的近30年中,中国城乡的产业分工泾渭分明,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这就人为地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间各种产业的自然联系。并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按照“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牺牲农业,补偿工业;对农业征高额税,积累大量资本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资非常有限,2002年对农业的投资额为14883亿元,仅占全国总投资额的14.53①。这些造成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商品化、专业化程度很低,农民收入下降,生活水平长时间无法得到改善。而对城市,政府利用计划体制的力量以财政、金融、价格、福利等种种方式进行投资,加快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2)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是二元经济结构强化的制度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为了使工业利润集中于政府手中兴办更多的工业项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了对城市工商业的垄断经营和城乡隔离体制等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城市中的国有工业企业;同时采取措施来严格控制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使城乡形成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互不流动的两个分隔市场。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农村生产的许多农产品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农村又是工业产品销售的大市场,城市与农村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商品交换实现协调发展。但是这些强制性的制度使得农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很难向城市流动,只能在农村内部组合,发展农业;而城市过剩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也不能向农村转移,因而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因,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另外,中国经济转型的“双重演进”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迟缓的体制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城乡隔离制度有所松动,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二条道路,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的二元格局:一元是按照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以重工业为核心,以城市为基础,由国家直接推动的工业化道路;另一元是以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代表,以农村的乡镇为基础,由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积极推动的农村工业化。

二、城乡二元工业化分割的基本特征

1.工业化空间分布的二元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进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在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业化空间分布的二元性:城市工业集中于城市,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事专业化经营;农村工业分散于乡村和小城镇,由“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居民进行分散化经营,形成了工业化在空间分布上的二元性。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不但合理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这些非农产业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乡就业压力,这种典型的农村工业化特征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办工业,农村办农业”的传统格局。农村发展工业使我国的工业化走上了工业空间布局的“二元工业化”道路。

2、工业化实现路径的二元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我国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0年城市国有工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3.8%;而2002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18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为65%,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为22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8%。非国有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形成路径,由单一的国家工业化变为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与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民间工业化同时发展的状态,对推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多年来民间投资迅速增长,年均增长26.7个百分点,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还一度弥补了国有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3.工业化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单一的计划手段,通过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办工业企业的方式发动和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计划手段在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减弱,而市场机制在工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逐步增长。计划逐步从工业化的微观活动中退出,而只关注于宏观上的调节,市场机制在工业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形成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发挥作用的工业化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是与中国经济转型相伴随的,在二元性资源配置手段下,我国的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企业的生产不再是完成计划目标,而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生产经营。与此相适应,我国工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工业化产业层次的二元性。我国的二元工业化不仅表现在空间分布、实现路径和资源配置手段上,而且表现为工业化产业层次上的二元性,即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和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同时并存。可见,在我国的工业化产业层次中,既有以电子通讯及信息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又有增长速度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的传统工业,形成了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产业层次的工业化。

三、城乡二元工业化分割的负效应分析

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1.造成了城乡工业的产业趋同,形成了城乡工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城乡工业的主导部门存在着高度的重合性:机械工业、冶金工业、食品饮料工业、纺织及服装业、化学工业、建材业构成了城乡工业的主体,其中机械工业产值在城市工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为31.3%;而机械工业在农村工业总产值占比例也是首位,为17.5%。产业结构趋同化及产品的同质性造成了城乡工业间的过度和无序的竞争,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特别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市场导向的比较利益驱使下,由于产业的趋同,在资金、原材料、市场和人才方面,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一方面,产业趋同导致了对能源、原材料、技术的争夺。农村工业大部分的原材料和能源、技术是来自于城市,且农村工业发展迅速,需要不断地吸纳劳动力和资源,甚至会引发工业生产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布局的变化;而城市工业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向高级化演进,进一步导致了对这些工业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产品的同质性导致对商品销售市场的争夺。产业趋同导致了产品的同质,因此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扩大市场份额,只能从降低价格上做文章,而这种竞争最终只会使企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中。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走出了短缺状态,市场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由“异端”力量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工业之间的竞争。

2.形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既具有经济转型时期的非规范性,又具有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从转型时期的非规范性来看,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性。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劳动力不完全是按照市场来配置的,其工资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而在城市现代部门中,劳动力通过市场原则来配置,其工资是按照劳动力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中,城市市场与农村传统部门市场之间存在着一个“商品点”。从二元经济和二元工业的特征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形成了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四级特征:整个劳动力市场分为二元,一元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另一元是农村劳动力市场。而在二元市场中,每一元又分为两层,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正规部门(一级市场)和非正规部门(二级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分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四级市场)和非农产业部门(三级市场)。在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特征下形成了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二元工业化格局的存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人才不能自由流动,得不到合理配置,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只占15.2%[4],而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却占总就业劳动力的44.01%,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2.3%[5]。尽管2001年大约有33%的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就业,但是仍有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等待着就业。

3、导致了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滞后发展,降低了农村工业化的集聚效应。农村工业的发展能够加速农业生产要素和工业部门生产要素的双向转移,也带动了城市生产要素和农村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但是传统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做法,致使乡镇企业布点分散,并且根植于农村。农村工业以农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要雇员,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市场,造成了企业资金短缺,自身综合素质低,不能快速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很难进行专业化经营和规模生产,农村工业也就不能发挥它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况且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它还伴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经济结构、居民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而城乡分离使城市人口、资金、物资、信息和技术等各种要素不能向农村地区扩散,城市文明也难以向农村推广和普及,这就大大延缓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为57.6%,而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47%。从1978年至2001年,全国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18个百分点,而城市人口份额只上升了14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二元工业化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发展,这种滞后发展的城镇化,不仅不利于工业现代化,而且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四、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促进城乡二元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由于乡镇企业的兴起而引起的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形成了我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中期的“二元工业化”格局。农村工业化成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二条道路,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格局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生产和发展的规模不经济效应。因此,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进程中,在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同时,也要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关系,促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1.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遇到了来自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挑战。因此,在协调城乡二元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1)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信息化是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面对世界信息化的浪潮,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一方面要加快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前瞻性产业;另一方面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提高工业产业内部的信息化、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用信息化创造智能型生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工业发展战略。(2)提高工业产业的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研发机构的规模和投入的大小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程度都与工业企业的规模有关。在我国工业化中,工业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企业。要提高工业化的技术水平,当前必须提高工业企业的规模;而规模的提高是通过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来实现的;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依赖于产业组织的调整。因此,在促进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压力来进行工业产业组织的调整,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节的作用,为工业产业组织的调整创造政策条件和体制环境。通过工业产业组织的调整,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并购和联合,提高包含了私人产权的股份公司的比重,在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的集中度。(3)提高工业的研发能力。研发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的产业化能力,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通过提高研发能力使大型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不断增加研发费用,使部分工业领域的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提高传统工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工业产业升级。我国工业领域中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中,要坚持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能力。(1)以技术进步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进步,使工业化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上档次。不仅要在总量上保持优势,而且要使一些行业进入世界前列,使一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走到世界的前列。要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内,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的制造能力,提高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2)通过技术改造使传统工业企业实现现代化。我国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高,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在新型工业化实现中要重视对传统工业产业的改造:一是在继续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快传统工业产业领域中的产权改革步伐。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传统的工业企业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传统工业产业的技术改造提供动力,使传统产业中的工业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之下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进步等措施提高竞争能力;三是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组织创新,通过组织创新完善法人治理机制,为技术改造提供组织支持。(3)完善对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支持。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衰退产业的退出和新兴产业的成长,有效促进工业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和维护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市场机制对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调节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既包括完善工业结构政策、工业组织政策、工业技术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也包括完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提高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调节力度。

3.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从结构转化的角度来看,工业化的过程既是农业比例的下降和工业比例的上升过程,也是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工业从业人员增加的过程。我国目前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在二元工业化的背景下要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化任务的完成。(1)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改造的目标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改造的途径是解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创业权、扩大农村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2)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开放式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根据城乡不同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比较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3)建设小城镇,改善农村工业的投资环境。建设小城镇,使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特性,把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到乡镇企业中去,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克服以前乡镇企业过于分散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企业集中可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且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所以要用乡镇企业的工业化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4)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大市场,协调城乡关系。城市和农村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个板块,城市家庭居民户和农村居民户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两个组成部分,要协调城乡关系,首先要协调城乡两大市场和两大经济主体的关系;而协调这些关系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为此需要解决城乡市场的分割和城乡市场体系的不对称问题,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重点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产品市场的发展,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对接。通过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非正规部门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扩大投资范围,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育的基础条件。在城乡统一大市场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城乡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促使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农村扩散,带动农村工业的发展。采取科研生产联合、技术承包、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的技术进步,促进城乡之间根本制度的变革和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组织的成长,为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标签:;  ;  ;  ;  ;  ;  ;  ;  ;  ;  ;  ;  ;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_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