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中心医院,湖南 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剥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和双极电凝等两种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常规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缝合组和双极电凝组,每组各52例,缝合组患者采用单纯缝合对患者术中创面进行止血,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对患者术中创面进行止血。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AFC)水平,记录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术后2年调查患者的自然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FSH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FSH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且双极电凝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缝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AFC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AFC水平在其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缝合组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剥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和双极电凝等两种不同止血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但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大,术后患者月经改善和妊娠情况并不理想,而采用缝合止血的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妊娠率较高,卵巢功能保留较好。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卵巢功能;双极电凝;缝合止血
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是妇科育龄女性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疼痛、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不育等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研究报道,约有30%~50%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患者合并不孕不育症[1]。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医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常优先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但任何手术治疗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包括微创优势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2]。腹腔镜手术常用的止血方法是缝合止血和电凝止血,但由于囊肿自身的特性导致术中止血困难,再加上缝合技术受腹腔镜的限制,电凝止血成为多数临床医生的首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日益增多,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下降,甚至早衰的报道也随之增多[3],成为近年来临床手术治疗的热点、焦点话题。本研究主要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双极电凝止血两种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检查确诊为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既往有卵巢手术史者及合并患有内分泌疾病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缝合组和双极电凝组,每组各52例。缝合组患者平均年龄(27.34±2.78)岁,平均月经周期(26.48±3.22)d,其中单侧囊肿31例,双侧囊肿21例;双极电凝组患者平均年龄(27.57±2.66)岁,平均月经周期(26.51±3.53)d,其中单侧囊肿29例,双侧囊肿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准备,术中取头低臀高位,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后,按腹腔镜常规操作进行三点穿刺并将腹腔镜置入,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子宫及卵巢情况,观察病变卵巢是否存在黏连。切口位置选择在组织较薄且血管分布较少处,将瘤体分离并取出后,及时处理剥离面创口出血。缝合组使用2-0可吸收缝线,根据创面出血及位置等情况,采用锁边、连续、间断等缝合方法将卵巢髓质与皮质对应缝合,以便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形态;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法止血,电凝功率设置为40W~50W,电凝时间为2s~4s。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AFC)水平,记录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及术后2年内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入院时FSH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FSH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且双极电凝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缝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AFC)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入院时AFC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AFC水平在其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及2年内妊娠率对比 经治疗后缝合组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患者(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多为育龄女性,其病情不稳定且发病率较高,对女性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需尽早进行有效治疗。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创伤面愈合快等优点而成为临床医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患者也广泛认可此治疗方法[4]。但近年来,该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的报道越来越多 [5],而育龄女性患者均有保留生育能力的要求,因此尽可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是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问题。
行腹腔镜手术时,由于患者卵巢囊肿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分界模糊,操作难度大,稍有不慎则会导致患者大量出血,有研究指出,影响患者卵巢功能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手术过程中的止血方法[6]。因此,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是手术治疗的关键问题,双极电凝因具有止血效果明显、创伤面结痂少等优点而被较多临床医生所采用,但其热损伤效应往往被忽视,双极电凝止血时产生的热效应对患者血管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甚至会引起创伤组织继发性反应,从而降低卵巢功能,进而导致患者不孕不育[7-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入院时FSH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FSH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且双极电凝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缝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AFC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AFC水平在其术后第1次月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双极电凝止血产生的热效应对患者卵巢功能有明显的损伤。经治疗后缝合组患者月经改善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缝合止血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不调,对患者妊娠率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剥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和双极电凝等两种不同止血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但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大,术后患者月经改善和妊娠情况并不理想,而采用缝合止血的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妊娠率较高,卵巢功能保留较好。
参考文献
[1]王静静,刘雅红,应小燕. 卵巢创面电凝和缝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10):877-881.
[2]李芳,刘建华. 腹腔镜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7(05):479-480.
[3]胡敏.不同止血方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1):4014-4015.
[4]刘秋颖,王亚萍,赵秋妍,韩璐,刘玲,宋光耀,李广慧.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卵泡丢失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06):415-419.
[5]黄晓花,韩毓,韦佩佳,赵海燕,谢招娣. 不同腹腔镜剥离术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2017,23(05):74-78.
[6]李芳,程明军,叶玉梅,甘晓卫,曹云桂. 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03):235-237.
[7]王静静,刘雅红,应小燕. 卵巢创面电凝和缝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10):877-881.
[8]曹欢欢,黄淑娴,刘琼花. 不同止血方法应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离术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7):118-121.
论文作者:彭奇利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月经论文; 卵巢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个月论文; 囊肿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