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小议论文_叶倩

小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小议论文_叶倩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215122

摘要: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察,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它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的交往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教学、统一的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主体意识;互动式教学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普及英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小学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是教师的必然选择。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特点

互动式教学主要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互动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学生与老师地位平等的开放式教学,不存在“教和受”的区别,大家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就不能只就单个学生展开互动,需要每位同学、每位教师都参与进来,对于少数不参与的同学,可以采取引导或主动邀请的方式,争取达到全面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员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员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员要留给学员“空白地带”,让学员去质疑、解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推动互动式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确立学员的疑问意识。

二、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注意的问题

1、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

所谓有效互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安排,通过教师的“导演”,学生与教师一起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只有是有效的,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然而,现实中有许多英语互动课堂往往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没有参与其中,结果是学生开始认真讨论,随着问题难度的深入,学生讨论受阻,甚至出现学生用汉语交流、讨论,这样的英语互动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实际上是一种热闹的场面,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无效互动课堂,脱离了教学目标,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全面发展,达不到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目标。

2、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应创设真实情景

在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积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真实情景,贴近学生英语学习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学生的中枢神经调到兴奋状态,通过感知、实践和互动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室的环境布置对师生互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教室布置朴素、严肃,是以教师为中心,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师生交流。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增添温馨气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要使得每一教学步骤难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例如,进行小组互动时,小组内应该有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否则就会出现课堂热闹、混乱,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出现“搭便车”现象,课堂教学有效性降低。

三、师生互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努力开发课程资源,配合教学。只要教师给予学生简单而明了的指导,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教师要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

儿童学习外语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充当旁观者和模仿者的角色。学生们需要自己的舞台,自编自导,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则充当顾问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互动的过程。

3、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四个(优等生一人、中等生二人、后进生一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

4、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互动式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硬性教学模式,通过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合作的学习精神,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所以我们应注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上教学效率不断上升、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袁美花.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2010(7).

[2]朱玉荣.小学英语师生互动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校园英语,2012(9).

论文作者:叶倩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小议论文_叶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