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论文_杨增萍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论文_杨增萍

杨增萍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成为经常被教育者提及的热点词汇,并且核心素养俨然成为教育发展新时期的标志。也就是说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思想,会对高中生提升个人素质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会推动高中生在地理课堂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提升高中生的整体素质,为高中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文本就主要讲述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伴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改革和进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也要相应的作出不断的转变。核心素养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和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了高中地理日常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贯彻和落实培养高中生高素质行为能力的体现。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重视和积极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思想,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飞跃。

一、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思想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人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区域地理、地理的实践知识和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的思想为主线,进行地理知识的日常教学,才会让学生正面的学习地理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接受地理知识,同时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一)能够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价值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感受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欣赏外面的世界,从而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品位和对社会的体验,增进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用"地理观"正确的审视人类的活动,从而提升人类的命运和价值,促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环境、对未来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

(二)能够更多的完成地理教学的目标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从一次的考试成绩中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败,并从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方式不够全面,不够正确,培养学生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才能够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因此地理核心素养也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2]。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的核心素养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趋势,主要研究的内容主要以全球性的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师要明确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任务,积极做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不仅需要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还要不断更新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识构成,成长自己的教学智慧及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思想的主要方式

(一)培养学生人与地理之间的观念培养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内涵,了解人类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与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习掌握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主导做作用,在地理学习中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素养思想意识。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知识点"水圈与水循环"本堂课主要讲解的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主要是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人类破坏水资环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从自身做起,爱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思想。

(二)培养学生在地理中的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要地位,这样才能调动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助于教师在地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综合发展进步[2]。

例如:在教学地理知识点"区域发展阶段的人类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讨论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地理学习中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从大的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进步的体现,实现了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地理核心观念的培养

地理核心观念培养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地理核心观念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同同学要进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一,老师必须对核心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白其对同学们完成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一直警示自己要把地理核心观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上面;其二,老师应该帮助同学了解核心素养对他们地理学习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主动进行核心素养提高,如此一来就让核心素养培养充斥到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里。

(四)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

以以往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对课本内容进行机械式的记忆。然而在课程改革以后,地理教育也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学习方式也更加丰富与科学,学生不用机械记忆也能很好的完成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对近年来高考文综试卷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变化,它对考试素材与信息进行了更新,更加注重对学生搜集与理解地理信息水平的考查。所以,老师针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在同学们地理学习能力提升以后,同学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加强学生学习信心。

(四)地理理性思维的培养

理性思维是学生们进行地理学习、地理问题解决中不可或缺的思考形式,同学们需要结合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理性思维。所以,同学们理性思维的养成同样是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进行理性思维养成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帮助同学们建立理性思维,同时让同学们在理性思维建立的过程当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让同学们能够大胆的进行发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教师要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光新.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环球人文地理,2017(7).

[2]郭芳英.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23-25.

论文作者:杨增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论文_杨增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