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解放军71887部队医院 山东烟台 265609;
2.中国人民解放军蓬莱第二干休所 山东烟台 265609
摘要:目的: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乳腺结节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乳腺结节增生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95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在乳腺结节增生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创手术;乳癖散结胶囊;乳腺结节增生;临床疗效
乳腺结节增生是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一种乳腺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乳腺压痛、增生部位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等症状,该病主要由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将两种 方式联合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5例乳腺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6-59岁之间,经B超检查可见明显实质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乳液外溢或导管扩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95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此前均无乳腺癌病史,无哺乳期妇女或月经不调患者,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实验前签署知情书,本次实验报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观察组51例,平均年龄(48.4±2.5)岁,单侧乳房结节增生47例,双侧乳房结节增生4例,病程在5-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0.2±1.5)月,对照组44例,平均年龄(46.9±2.8)岁,单侧乳房结节增生41例,双侧乳房结节增生3例,病程在3-1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0.1±1.7)月,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切除术,患者术前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根据病灶所处部位选择手术切口,病灶位于乳腺外象限或内象限者,分别选择乳腺外缘和乳晕边缘作为手术切口,当病灶直径大于1.5cm者选择8G以上旋转刀,麻醉完成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病灶切除,先期对病灶表面的乳腺组织分离,使用止血钳固定肿块后进行切除,缝合前再次使用超声进行病灶部位检查,以确定病灶组织被完全切除。观察组在此以上基础上饭后口服乳癖散结片,每次口服4粒,每日口服3-4次,连续服药4-6周,服药期间出现月经时停止服药[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根据临床症状及肿块消失情况将疗效分为四类,治愈是指术后乳腺肿块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后未见复发患者,且术后乳房疼痛、腰酸肢冷、月经紊乱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是指术后肿块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未见复发,有效是指术后肿块消失,但术后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随访未见复发,无效是指术后临床症状未见缓解[2],随访3个月复发,将治愈、显效和有效视为总有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便秘、恶心呕吐、术口感染等。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月经周期紊乱1例,月经量异常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51),对照组术后月经周期紊乱2例,月经量异常3例,便秘1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8/44),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患者1例,复发率为2.0%(1/51)),对照组术后复发患者5例,复发率为11.4%(5/44),观察组术后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乳腺结节增生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腺结节增生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且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内分泌失调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学界共识,内分泌失调的具体病因包括黄体素分泌量降低、雌激素分泌量增多等,这些病因会刺激乳腺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不断增生,最终发展成为乳腺结节增生,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病灶处压痛明显、乳液外溢或导管扩张等症状。乳腺结节增生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可快速消除病灶,但术后存在易复发、乳房外观变形等副作用,为此本文将乳癖散结片联合手术治疗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更低。本文所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方式,此类手术模式所引起的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康复较快,而且微创手术对乳房外观的影响较小,相比传统手术而言,微创手术的美观满意度明显更高,因此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乳房的手术治疗中。中医认为乳腺结节增生属于“乳痹”的范畴,病因源于肝郁气滞、乳络阻塞及痰疲凝结所致,临床治疗应以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理气疏肝功效的药物,因此中医常将乳癖散结片应用于“乳痹”治疗中,该药的基本组方包括僵蚕、川芎、牡蛎、柴胡、赤芍、玫瑰花、当归、莪术、鳖甲、延胡索及夏枯草,组方中药物具有散结软坚、消肿止痛、理气疏肝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乳癖散结片还具有降低雌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等功效,从而发挥内分泌调节作用[3],在乳腺结节增生的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海军,王亚辉,赵辛,等.超声刀联合中药免煎颗粒祛痰散结协定方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药结合杂志,2014,23(17):1848-1850.
[2]纪太芳,刘德华.手术联合乳癖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结节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2):93-94.
[3]汤莹.手术联合乳癖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结节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光明中医,2017,32(1):77-78.
论文作者:窦尧春1,马祥江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术后论文; 乳腺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论文; 病灶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论文;